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11:33: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问题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基础,也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安全问题应当是最先考虑和始终保证的一个问题。就目前而言,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移动通信安全、移动终端安全、手机病毒的威胁和移动运营商的商务平台的安全等。同时,我们还缺乏对移动电子商务的法律反面的思考。 移动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目前,几乎没有移动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传统的商务和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用移动电子商务。为保证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有法可依,应该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工作。

信用缺失仍严重阻碍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与传统电子商务一样,信用仍是制约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难题。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中央电视台2009年“3.15晚会”对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安全隐患的曝光影响最大,认同率达到36%.如何建立用户移动交易安全性的信心,需要进一步规范环境、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和培养观念。 移动终端的丢失问题

移动终端的丢失意味着别人将会看到电话、数字证书等重要数据,拿到移动终端的人就可以进行移动支付、访问内部网络和文件系统。所以,应该努力减少移动终端丢失的概率,并最小化移动终端丢失后带来的风险。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身份认证,从而降低移动终端丢失后带来的损失,是移动电子商务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移动支付体系仍不完善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手机话费直接扣除,因受到金融政策管制的限制,目前只能提供小额支付解决方案。二是通过手机将信用卡与银行卡进行绑定,支付过程中直接从用户的银行账户扣款,以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和中国联通的“手机银行”提供服务为主。移动支付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仅相当于一般移动数据业务,移动运营商对于培养用户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而第三方支付厂商培养用户的能力受限,用户应用场景严重不足,主要业务集中在查缴手机话费、购买数字点卡、电子邮箱付费、公共事业缴费等,距离真正的移动电子商务尚有很大差距。

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不清晰

构建安全灵活的移动支付机制是完善商业模式的关键环节。根据中国银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08年12月,手机钱包注册用户超过了5000

9

万。但是从中国网民用户群和互联网的支付量以及手机支付的发展模式来看,手机支付业务模式仍在探索阶段。安全性问题是移动支付发展的关键瓶颈,产品服务单一是移动支付缺乏用户基础的主要原因。 移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存在断层

企业在面对B2B电子商务仍存在人才缺口,尤其是中小企业。虽然每年有大量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走出校园,但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往往是有一定行业背景和营销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人才不足也是影响中小企业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章、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必须结合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移动电子商务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以寻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也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才能充分提高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从而全面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全面快速发展。

完善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一方面,政府应当认证研究我国商务法律现状,完善移动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成立相关部门,积极宣传绿色移动电子商务以及严厉打击利用移动电子商务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另一方面,移动系统终端方面也必须规划谨密的资料安全与补救措施,以便在系统故障或遭受到他人的攻击时做出第一时间的应对。 建立健全的信用机制

为使得交易公平有效,应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并设计了一整套调查和评估消费者个人信用的指标,包括可靠性、信用等级、偿付能力、人品以及一般信誉。以银行为商品交易的核心,和买卖双方建立起一种三角形的稳定关系,以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形式,把交易建立在以信用、担保为基础的平台之上。 加强身份认证,减少移动终端丢失

移动终端的丢失意味着别人将会看到电话、数字证书等重要数据,拿到移动终端的人就可以进行移动支付、访问内部网络和文件系统。所以,应该努力减少移动终端丢失的概率,并最小化移动终端丢失后带来的风险。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身份认证,从而降低移动终端丢失后带来的损失,是移动电子商务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0

构建完善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

移动电子商务属于新事物,商业模式还需要逐渐完善,而构建安全灵活的移动支付机制是完善商业模式的关键环节。要构建安全高效的移动支付机制,各电信运营商以及银行之间必须加强联系和合作,消除支付障碍,在提供高速网络服务的同时不断增强客户终端的功能。电信运营商和银行还要降低移动支付的手续费,从而使移动用户更方便地选择购物或者支付。其次,可将原有的各个不同支付服务、支付方式进行系统化整合。 积极培养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

移动电子商务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商务活动的有机结合,需要大量的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应当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移动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只有重视人才的培养或人才培养滞后,人才短缺等问题,才能推动我国移动电子商务更好地发展 第五章、移动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经历了3代。

第一代移动电子商务

第一代移动商务系统是以短讯为基础的访问技术,这种技术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实时性较差,查询请求不会立即得到回答。此外,由于短讯信息长度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查询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这些令用户无法忍受的严重问题也导致了一些早期使用基于短讯的移动商务系统的部门纷纷要求升级和改造现有的系统。

第二代移动电子商务

第二代移动商务系统采用基于WAP技术的方式,手机主要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来访问WAP网页,以实现信息的查询,部分地解决了第一代移动访问技术的问题。第二代的移动访问技术的缺陷主要表现在WAP网页访问的交互能力极差,因此极大地限制了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此外,WAP网页访问的安全问题对于安全性要求极为严格的政务系统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使得第二代技术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新三代移动电子商务

新一代的移动商务系统采用了基于SOA架构的webservice、智能移动终端和移动VPN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移动访问和处理技术,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第三代移动商务系统同时融合了3G移动技术、智能移动终端、VPN、数据库同步、身份认证及Web service

11

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前沿技术,以专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为电子商务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快速的现代化移动商务办公机制。

移动因特网应用

移动因特网应用和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技术不断涌现,主要包括:无线应用协议(WAP)、移动IP技术、蓝牙技术(Bluetooth)、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移动定位系统(MP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移动电子商务提供的服务。

如今,移动电子商务仍在继续的深化发展,新的经济神化,又在悄悄地筹划中诞生,电子商务在经过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改观下,正向一个完美的方向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未来几年,会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的先锋军,企业移动电子商务又会得到更大的挑战,三代移动电子商务的变化也预示着这一势头将会来者不善 第三代移动通信

(1)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概念

所谓第三代移动通信(3G,The 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实际上是一种新的通信技术,但与互联网结合的更为紧密,对应于互联网的物理层和网络链路层。

所谓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主要指蜂窝式模拟通信技术,技术特征是蜂窝网络结构克服了大区制容量密度低、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

所谓第二代移动通信 是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使蜂窝系统具有数字传输的种种优点;但第二代移动通信带宽不足,传输效率较低。

第三代移动通信按目前通行的概念是宽带多媒体蜂窝系统。它主要采用使用频率和效率更高的体制,能提供高质量的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能实现全球覆盖。

(2)3G标准是国际电联(ITU)所制定的,有如下特点:

a. 提供高速率和多种速率支持多种业务,如从话音到分组数据到多媒体的业务,特别是Internet,能根据需要来提供必要的带宽。其最低无线传输要求是:

快速移动环境 最高速率达114 kbit/s 步行环境 最高速率达384 kbit/s 室内环境 最高速率达2 Mbit/s 12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nvc11qxkp1xu1x81dzc4m0xd0pwbf00nl5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