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一、单选题
1、( )是过程型激励理论。 C、期望效价论 2、( )是决策程序的起步。 D、情报调研 3、( )是内容型激励理论。 A、双因数理论 4、( )是人的期望的心理基础。 B价值观 5、( )是性格发展的环境因素中最基本的单元。 A.家庭 6、( )对人的动机模式有决定影响作用的三大因素之一。 A.嗜好与兴趣 7、( )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 A、古典管理理论 8、( )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A、需要层次理论 9、( )认为,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好方法。 D.权变理论学派 10、( )指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 C、孟子 11、( )主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B.个性心理特征 12、挫折是一种( )状态。 C、情绪状态
13、根据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气质又可分为( ) A、内向性和外向性 1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 )。 C、问卷法
15、霍桑实验提出的( ),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 B、人际关系理论 16、“经济人”假设对应于( )理论。 B、X理论 17、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 )。 D、内在动力 18、价值观是人的( )心理基础。 A、期望
19、科学管理理论中,有影响且在实践中成功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 ) D.厄威克 20、领导行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最重要的是( )。 B、人群关系行为 21、目标管理是( )的激励理论。 B、过程型
22、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 )在《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的。 A、德鲁克 23、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 )1954年提出的。 C德鲁克
24、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 )理论。 D期望
25、能力有一般和特殊之分,其中特殊能力包括( )音乐能力、数学能力等。 A专业能力 26、群体动力理论是( )心理学家勒温 D、美国 27、企业价值是( )。 C、社会效益最优价值 28、气质是人的( )特征之一。 A、个性心理 29、人的本质在于( ) D、社会关系的总和
30、人的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 ) C挫折 31、人的需要从性质上分有( )需要。 B.心理和生理 32、“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 ) 人性观。 A、马克思 33、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基础。 C.自然
34、提出( )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积极成果。 A、“社会人”理论 35、“态度决定一切”系指态度影响个人的( ) A行为
36、性格的( )特征主要表现为行为活动的习惯方式。 D.意志 37、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 )过程和意志过程。 B情感 38、兴趣以( )为基础。 D、需要 39、需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等。 D. 麦克利兰 40、预测研究是( )过程的重要环节。B、决策 41、勇敢、顽强是性格的( )特征。 C意志 42、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 )。 C、稳定性
43、依赖成性的人,其价值观属于( )的。 B部落型 44、欲壑难填是指欲望的( ) A.无限性
45、在汉代有人认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 )理论。 D、Z理论 46.、美国心理学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 ()理论D、期望
二、多选题
1、产生疲劳的因素:( )。 A、生理因B、心理因E、工作能力曲线
2.1直觉思维又称()。A、顿悟思维B、灵感思维
2、创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 A、创新主体 C、创新过程 E、创新结果 3、创新技法基本分为( )。 A、联想法 B、类比法 C、组合法 E、臻美法 4、创新心理过程( )。 A、定向 B、准备 C、孕育 D、明朗 E、验证 5、挫折行为的表现主要有( )。 A、攻击 B、不安 C、冷漠 D、退化
6、德鲁克曾经设计了八个目标项目的选择,其中最重要的是( )B、革新C、市场地位D、社会负担 7、戈登提出四种类比方法( )。 A、拟人类比 B、直接类比 C、象征类比 E、幻想类比 8、格雷夫斯把价值观分为七个等级,如( )。 A、反应型 B、部落型 9、管理心理是指( )。 A、激励行为 C、劳动者心理 E、创新行为
10、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内四种体液,将气质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
11、个性的特点( )。 A、独特性 B、综合性 D、稳定性
12、个性倾向包括(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E、信念 13、个性心理包括( )。 A、人的个性 B、人的需要 C、人性管理
14、各种激励理论可归纳为( )。 A、内容型 B、行为改造型 C、过程型 E、综合型
15、领导班子结构指( )。 A、年龄结构 B、知识结构 C、智能结构 D、素质结构 E、专业结构 16、领导者必须学习和具备( )三种技能。 A、技术技能 C、人文技能 E、观念技能 17、雷曼认为情绪健康的人有如下特点( )。 A、情绪安定 B、有自信 C、善于生活 18、青年人心理障碍:( )。 A、人际关系障碍 B、人格障碍 C、婚恋障碍 D、神经官能症 19、麦克利兰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 B、成就需要 C、权力需要 D、情谊需要 20、人的动机可以分为( )。 A、生理性动机 C、衍生性动机 D、优势动机 21、人格因素包括( )。 A、性格 C、气质 D、世界观 E、人生观
22、人类行为特征主要有( )。 A、自发的行为B、有目的的行为 C、持久性的行为D、可改变的行为 23、适应挫折的防卫方式( )。 A、表同作用 B、投射作用 C、反向作用 24、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是( )。
A、社会系统学派 B、决策理论学派 C、经验主义学派 E、管理科学学派 25、性格的特征( )。 A、复杂性B、独特性C、持续性
26、性格发展的因素( )。 A、遗传 B、体格 C、性别 D、文化 27、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
A、身体智利情绪十分调和 B、适应环境 C、有幸福感 D、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28、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 )A、需要层次理论 B、X理论 C、Y理论 D、群体行为理论 29、需要层次理论分为那几个层次( )。 A、生理需要 C、社交需要 D、安全需要 30、中国古代医学家把人分成( )。 A、太阳型 C、太阴型 D、少阳型 E、阴阳平衡型 31、自我概念的构成要素( )。 A、物质自我 B、社会自我 C、精神自我 32、欲望有以下几个特性()。 A、无限性 B、关联性 D、竞争性 E、反复性
33、熊彼特创新内容可以概括为C、经营管理创新D、技术创新 E、制度创新
三、名词解释
1、管理行为:
包括激励、决策、领导、组织和创新,这些重要的行为环环相扣,构成整个管理行为的基框架。 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因研究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 工厂进行,后人称为霍桑试验。 3、决策:
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换言之,决策时决策者 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所做的决定。 4、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贯穿着管理的全过程,强调决策者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有关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准则、程序 化的决策和非程序化的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决策过程的联系等理论原则。 5、激励:
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6、价值观:
是人的期望的心理基础,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 7、科学管理理论:
以泰勒为首倡导的科学管理,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经济管理问题。目的是在解决如何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问题。
8、领导生命周期:
有效地领导行为,要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结合起来考虑,生命周期理论便是反映工 作行为、关系行为和成熟度之间的曲线关系的。 9、领导行为要素:
包括支持、促进相互关系、强调目标、协助工作;支持,指领导重视与支持职工的价值观及感情的行为。促进相互关系,指领导善于促进职工间密切合作互相满足的关系,并不断发展此种关系的行为。强调目标,指领导善于激发职工努力达成组织目标的行为。协助工作,指领导能协助职工拟订工作计划,调整工作关系,提供工作的知识等,使其便于工作,并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行为。 10、目标管理:
就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 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指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 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11、群体动力理论: 12、人性的假设:
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 13、人性管理理论:
研究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这种理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雇主和职工的矛盾和冲突, 为西方一些后起的企业所采用。 14、素质:
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胜利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的特性。 15、心理过程:
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 16、智慧结构:
领导的知识化及其效能与他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关。智慧结构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