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年级的认数,从“数”开始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2-83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6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的认、读11-20各数。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在认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 11-20的数数和认数。 四、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瞧,谁来了? 生:小猪佩奇。
师:佩奇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这是一把会变的神奇的尺子,
看(课件上尺子一点一点变长,缓缓露出数字0-10)一起来读。 (学生从0读到10)
师:在这把尺子上,还藏着许多许多的数字,谁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 指名回答。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在10的后面还藏着许多的数等着我们去学习,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11-20各数。(板书课题) 【评析:新颖的导入,从一把神奇的尺子开始。这里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生长点,让学生意识到今天学习的内容也是跟自己熟悉的知识有关系,同时产生对新知的好奇心。】 (二)数数认数
1.体会10个一是1个十。
师:佩奇今天邀请大家来进行摆小棒比赛,看谁摆的又对又快。
屏幕呈现:3、5、8。(师说,生摆) 同桌互相检查。
师:摆好了吗?老师也想在黑板上摆出10根。 提问:老师摆了几根?是怎么摆的?
(1根1根摆的),对,1根小棒是1个一,2根呢?5根就是?那10根呢?
对,是10个一(边说边板书)
在数学上,为了记数更加的简便和快捷,通常情况下,我们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老师将10根小棒捆成1捆)这里的一捆有多少根?(10根),对,刚才的10根捆在一起,就变成了1个十,(板书:1个十)
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的小棒,让他们发现左边和右边虽然摆的方式不一样,但都是10根。 (补充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引导学生比较,左右两种摆法,你觉得哪种更简单? 师:你会把10个一变成1个十吗?(学生自己将10根小棒捆成1捆)捆好了举起来给小朋友们看看。这里有多少根?是几个十。
小结:在数学上,每满10根小棒,我们就要把它们捆成一捆,这样不仅拿起来很方便,数起来更方便, 2.1个十的应用
师:10个一变成1个十,为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多方便的地方,(课件出示)看:这盒铅笔共有10支,一盒就是1个十。一箱桃子有10个,一箱就是1个十,一筒羽毛球有10只,一筒就是1个十。像这样把10个包装在一起,在生活中数起来很方便。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多了,小朋友们课后可以自己再去找一找、看一看,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评析:10个一是1个十,这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摆、说、看、捆等活动,让这些内容在孩子们
的心里生根发芽,对他们的后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认识11-20
(1)尝试摆12根小棒
师:好,我们已经学会把10个一变成1个十,现在再来进行摆小棒比赛,请大家快速拿出12根小棒。 师观察学生完成情况,随机发放数字小花。
师:老师发现这个小朋友摆的最快,告诉大家你的秘诀。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摆法) 师问:为什么只要拿出1捆和2根呢?
还有一些小朋友跟小猪佩奇摆的方法一样,(课件,1根1根摆的),
你能一眼看出是12吗?
比较一下,引导学生说出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体会到1个十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2)体会十几
师:你们都是爱学习会学习的小朋友,下面的摆小棒游戏,你们也会像这样摆一摆吗?
请学生快速摆出11和15根小棒。
师:在心里想一个十?祝?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把它摆出来。(强调:摆一个十几)
提问:你摆了十几?举起来看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摆的?(18:一捆加8根)摆得不一样的请举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