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婚姻的功能
A:性爱功能 B:生育功能 C:扶助功能
(三)女性在对待爱情、婚姻问题上应注意的问题: 1、把爱情、婚姻当作女性生活的全部 2、视婚姻为爱情的坟墓 3、同性恋、同性婚问题 4、如何看待贞操问题
A B 5 6
1 2 3 1 2
1 1店 1997
2店 1998
3:外来的暴力侵害不影响本身的纯洁性
:生命的价值视最高的,奋不顾身不可取,要奋而顾身 、爱情与道德
、同居问题
二、女性在婚姻中的权利 (一)婚姻自主权
(二)婚姻关系中夫妻人身权利 (三)财产权利
(四)在离婚问题上对妇女的特别保护 湖南商学院《女性社会学》教案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第八讲 妇女运动与妇女解放 使用课时三课时 授课时间第八周
教学目的、要求:
、 了解世界妇女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认识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过程 、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教学重点、难点:
、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过程 、中国妇女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提问,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思考题、作业:
、中国妇女运动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进程及影响?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王政、杜芳琴主编: 《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杜芳琴主编:《赋知识以社会性别》,\妇女与社会性别\读书研讨班专
辑 2000
4、骆晓戈主编:《女性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荒林、王红旗主编:《中国女性文化》(NO.1、NO.2),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2001
6、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啜大鹏主编:《女性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第八讲 妇女运动与妇女解放 一、世界妇女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历史背景
世界妇女运动是从近代开始的,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妇女运动的第一次浪潮这是一场以要求政治平等、争取妇女选举权为主要目标的斗争,运动的结果是为欧美妇女赢得了选举权、继承财产权、受教育权和经商权。但是,20世纪20—60年代,当西方妇女获得了选举权等一系列看得见的权利和解放后,妇女解放运动却在经历了第一次高峰后,走向了它的衰落。
2、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
一般认为,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的60-70年代,最早兴起于美国。也有人认为,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一直持续到80年代。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宏大,波及全球
(2)理论大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妇女运动进入了一个理论大发展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妇女理论家,妇女争取权利的斗争进入了理性思索阶段。一般认为,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探索划分为两个阶段。
(3)形成了一个妇女研究的热潮,诞生了妇女学。
妇女学形成的标志是系统的妇女研究课程进入了大学讲坛。 二、无产阶级妇女运动
1、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基本概念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理论的重要论述 (2)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第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德国的发展。
第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俄国(1923年7月13日起改称苏联)的实践
2.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异同 三、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妇女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2)五四运动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和发展 (4)新民主主义妇女运动评析
3、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1) 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妇女解放运动实践
(2)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妇女解放运动评析 湖南商学院《女性社会学》教案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第九讲 当代女性热点之一:重新创造女性美
第十讲 当代女性热点之二:两性携手反对家庭暴力 第十一讲 当代女性热点之三:直面性骚扰
第十二讲 讨论与总结(略)使用课时十二课时 授课时间第九周至第十二周 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到什么是女性美、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让大学生对现代家庭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大学生建立和谐家庭的意识 3、让大学生对性骚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女性美,正确的审美的树立 2、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3、家庭地位与家庭经济地位的关系 4、何谓性骚扰,如何应对性骚扰 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提问,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思考题、作业:
1、 你认为什么是真实的女人真实的美?
2、 家庭暴力究竟有何危害?
3、 校园中的性骚扰形式及其防范措施?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王政、杜芳琴主编: 《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 1997
2、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 1998
3、杜芳琴主编:《赋知识以社会性别》,\妇女与社会性别\读书研讨班专辑 2000
4、骆晓戈主编:《女性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荒林、王红旗主编:《中国女性文化》(NO.1、NO.2),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2001
6、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啜大鹏主编:《女性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第九讲 当代女性热点之一:重新创造女性美 ——女性的身体与性
如今,愈演愈烈的各式选美风潮以及无孔不入的怂恿女性改头换面再造自己形象的大小广告轰炸,使社会对女性身体美的苛求和女性自己对体重和外表的迷恋达到了极致。尽管关于减肥整容修身美体行为造成的恶性事件的报道不绝于耳,许多女性为此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但仍没能阻止住女性飞蛾扑火般地加入减肥整容和丰乳肥臀大潮的步伐。有些女性还喊出了“生命不息减肥不止”的豪言壮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问题是,人们的审美情结为什么偏偏对女性的体貌而不是对男性的体貌情有独钟?是什么力量驱使一些女性那么义无返顾地走上险象环生的身体再造之旅?我们将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分析关于女性身体美的文化是怎样控制了妇女的生活方式,是怎样地再现了历史上存在久远的审美关系中的两性权利和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如何从病态的审美文化中突围?
在任何社会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文化指令的支配和控制,可以说,人是文化建构的产物,身体也不例外。在对身体的“文化移入”和控制中,关于女性身体的审美文化比关于男性的审美文化发挥的作用要更广泛、更深远。 一、 身体美是女人的价值所在
人们对女性体貌的关注远远多于对其能力的关注,正如许多研究和观察发现的,现今最引人注目的女性不是商界女强人、学界女专家,更不是芸芸众升中的平凡女性,而是影视明星、歌星和模特。有人说,现在是一个“眼球经济”的时代,美女充斥市场,让美女作秀,既饱了商家的钱袋也肥了美女自己的腰包。身体上的优势使美女区别于一般妇女,因此其价值也就不同一般了。对妇女来说,一个清楚的信息就是:你长得什么样就说明你是什么人。女人的价值是由相貌决定的。美女是与金钱、地位、成功、荣耀、享受、自信、人格完整、婚姻幸福等等联系在一起的,美可以帮助女人实现全方位的人生价值,这样的诱惑谁能抗拒呢?
传媒不失时机地引导和营造着女性审美文化的走向,不断表现和引导着男女两性如何提升自己的魅力,夸大着男女气质与发展空间的区别。将女性与男性的关系界定在女性以美丽、温柔、依顺、性感得到男性的呵护和欣赏,将女性的价值定位在美丽的身体及其后隐藏的性器官。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越来越急功近利的人们失去了验证“路遥知马力”的耐心,只要一望便知的美丽。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赢得了男人就赢得了世界”等流行时尚中,讨男人喜欢和嫁个好男人就成了许多女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追求。所以美丽的外表对这些女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资本,“难怪一般女子更将容貌与曲线作为自身的财产了”。 许多证据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胖。生活中大腹便便、身体横着长的男士比女性多的是,可我们很少听到哪个男士因此而自卑,如果他们有减肥的打算,也多是出于健康和行动方便的考虑,而不主要是为了博得女人的眼光。男士的体貌不太被人看重,是因为社会没有对男性身体提出过多要求,他们的价值展现是身体以外的东西:地位、事业、金钱等等。而女性,不管你身处西方还是东方,不管你是尊贵还是卑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对体貌的重视上,或者说,在被要求去重视自己的体貌上,是相同的。
可见,美好的体貌对于女性来说,不再仅仅是自身的虚荣要求而且是一种社会需要。女性的身体承担着社会文化和欲望的表达,在不断的身体再造中完成了女人的物化过程。而这种物化的过程和结果,用一位女士的话说,“是社会给逼的”。 二、对身体美的追求成为一些女性极端的生活方式
为了追求人造美丽,女人们吸脂隆胸、消斑拉皮、割眼隆鼻、打针吃药、换肤漂色、按摩挤压、甚至喝毒汁。曾被用于生化武器、毒性仅次于炭疽杆菌的肉毒毒素也因为对美容有奇效,1999年在美国开始用于美容业,现已成为世界美容界的新宠。台湾有2万多人接受过注射。这种产品用不好,会使人面部肌肉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在中国古代,妇女用砒霜美容,也有的把铅粉、水银粉当粉擦,甚至把猫粪当美容品往脸上抹,方法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历史发展了几千年,人类文明也历经沧桑巨变,但女性对美容的追求——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却有如此惊人的历史承继性!可悲的是,当她们中一些人摇动着麦毛一样的枯黄的头发,扭动着杨柳一样细软的腰肢,高挺着驼峰一样耸立的乳房,展示着水彩画一样缤纷的面容,体味着被众人喝彩的满足时,有谁想到她们究竟为次付出了什么代价?这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