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关于二极管电路的计算处理中,以下回答正确的是: ( D ) A、理想二极管模型能处理所有的二极管电路问题,结构简单,求解方便; B、恒压降模型处理精度最高,数学运算比较简单些,因为是恒压处理的;
C、折线模型处理精度最高,因为它用三个线性器件去模拟实际二极管的电特性;
D、用什么模型要根据作用信号强弱来决定处理的精度范围,小信号模型相对来说精度较高。
四、计算作图和其他分析题:
1、 根据所给电路画出u0的近似波形,( 设:二极管
为理想器件)。其中:u i = 12sin?t ( V ) ,稳压
管DZ的稳定电压VZ = 6V ,E = 2V 解:
2、图示分压式带射极偏置电阻Re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Rb1=60KΩ、Rb2=20KΩ、Re=2KΩ、Rc=4KΩ、Vcc=16V、β=60 。负载电阻RL=4KΩ 。试求出: (1) 估算电路的静态Q点;
(2) 画出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3) 不考虑RL接入时的电压增益AvO; (4) 考虑RL接入时的电压增益AvL; (5) 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解:VB?Rb220K?VCC??16V ?4V
Rb1?Rb260K?20KRE2K VE?VB?VBE?4V?0.7V?3.3V I?VE?3.3V?1.65mA?I
EC IB?IC?1.65mA?27.5?A VCE?VCC?IC?(RC?RE)?16V?1.65mA?(4?2)K?6V
?60
rbe?200??(1??)?200??61?26mVIe
26mV?1.2K?1.65mA
?Rc60?4K????1.89
rbe?(1??)Re1.2K??61?2K??RL60?2KAvfL??????0.98
rbe?(1??)Re1.2K??61?2K?Avfo??第5页 共9页
3. 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和所示各元件的参数值,试写出输出电压υO与输入电压υ
表达式。
解:A1为反相比例放大器 VO1??i1
和υ
i2
的分析
R21Vi1??3Vi1 R1 A2为反相比例积分器
VO2??11?Vi2dt???Vi2dtR2C10
??0.1?Vi2dt A3为反相加法器
Vo??R23RRVo1?(?23)Vo2??23(Vo1?Vo2)R3R3R3
??1?(?3Vi1)?(?0.1?Vi2dt) =3Vi1?0.1?Vi2dt
?
4.图示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的直流稳压电源。电源的负载电压U O=30 V , 负载电流 I0
=150mA 。已知交流频率为50HZ
(1) 、试确定选用二极管,以及滤波电容的参数; (2) 、若D3反接或开路,情况将如何? 解:Uo?1.2U2
U2?Uo30V??25V 1.21.2IoiD1?iD2??75mA
2VBRMAX?2U2?2?25V?35.35V
取工作电流为100mA、50V耐压的整流二极管。
RL?UO30V11T??200? RLC?(3~5)?2T T???0.02s IO150mAf50Hz2C?2T0.04s??200?F RL200?取耐压50V,容量为250?F的滤波电容器。
若D3反接或开路,信号正半周信号部分没有输出,变压器副边线圈短路,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烧坏电路元器件。
第6页 共9页
5.如图为一个具有滞回特性的电压比较器电路,其参数已在图中标出,设UZ = ±6V ,输入电
压是最大值为15V的正弦波,运算放大器的±Vom=±12V。试求出VT+ 、VT- 后,再画出输出电压波形。
解:
VT??R3R2VREF?[?VOM] R2?R3R2?R3?1V?6V?7VVT??R3R2VREF?[?VOM] R2?R3R2?R3?1V?6V??5V
6、如图放大电路,设FET的互导为gm ,rd很大;BJT的电流放大系数为β,输入电阻为rbe 。
试说明T1 、T2各属于什么样的放大组态,求电路的电压增益Av 、输入电阻R i及输出电阻R o的表达式。
解:T1为源极输出器,电压跟随器AV1=1 T2为共射放大器,AV2???RC rbeAV?AV1?AV2?AV2???RCrbe
Ri=Rg=5.1MΩ RO=RC=180Ω
7、图示电路中,当电路连接点P点分别与图中A 、B 、C三点连接时,(图示 P点已与C点连接)试分析电路在这三种情况下所处的工作状态,若BJT作为功放电路中的一个单管,则它在A 、B 、C 三种工作状态时的导通角分别为多大?哪一状态时的电路效率最高? 解:A点连接时Ib?12V?40?A 设β=50
300K? Ic??Ib?2mA Vce?Vcc?Ic?Rc?4V 甲类工作状态,导通角为±360゜ 效率35%~45%
B点连接时:Ib?12V?20?A
600K? Ic??Ib?1mA Vce?Vcc?Ic?Rc?8V
第7页 共9页
丙类工作状态,导通角为<±180゜,效率75%。
C点连接时:Ib?Ic?0 Vce?Vcc?Ic?Rc?Vcc?12V
乙类工作状态,导通角为=±180゜,效率78.5%,效率最高。
8.请用运算放大器以及数个电阻,试设计一个运算放大电路,可以实现如下的运算方程:
V0 =-6Vi1 - 3Vi2 + 5Vi3
Rf1R1解:设
?6?3 ?4Rf4R4Rf5R5Rf2R2Rf3R3?1
?1
9.用运放电路组成加法器,使其能完成UO = - ( UI 1 + 0.5UI 2 + 2UI 3 + 4UI 4 ) 的运算。若R f = 100 KΩ,试作出加法器电路图,并求出各电阻R1 、R2 、R3 、R4 和平衡电阻R5的阻值。
Rf100k解:运放作放大器组成反向加法器,
RRRRFVO??(FVi1?FVi2?FVi3?Vi4)
R1R2R3R4R1RfR??100k?12
Rf100k ??2R350k
Rf100k??4 R425k
R5?R1R2R3R4
?100K200K50K
?13K
10.请正确连接A 、B 、P 、N 四点,使之成为RC桥式振荡电路并能正常工作。 ( 1 )、电路的每个部分名称是什么? (2)、电路的振荡频率是多少 解:运放作放大器,连接工作电源。 R1、R2负反馈网络
C1R3C2R4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
电路正确连接是A 连接P 点,B 连接N点。 电路的振荡频率:
100k?0.5200k25Kfo?11?=9.7HZ
2?RC2??820K??0.02?F第8页 共9页
11.判断图示电路中的反馈元件或网络,并写出每一反馈元件或网络的反馈类型的名称。
解:RE1是T1本级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RE1是T1本级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RE2是T2本级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RE2是T2本级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RF是大环交直流电流串联正反馈 RE3是T3本级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RF
是大环交直流电流并联负反馈
12.判断图示电路能否形成振荡电路,如果不能形成振荡,请根据振荡条件改正电路的错误之
处,使它成为正确的振荡电路。并简单说明其中的晶体振荡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解:放大器T是共基极电路组态
选频谐振电路为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晶体振荡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等效为电感元件 不能形成振荡。
可修改为下图共基极电路组态的振荡器 电路也可改为共射极电路组态的振荡器
第9页 共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