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瓦斯抽采效果达标评判
4.1预抽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界定
对评价区域钻孔有效控制范围圈定的方法、依据进行描述,界定出具体的有效控制范围。 4.2预抽钻孔均匀程度评价
对评价区域内抽采钻孔是否均匀布置,钻孔间距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存在空白带;是否采取了重新补孔或其他补充措施等进行描述、分析,对抽采钻孔布孔均匀程度是否满足设计和抽采达标评判有关要求作出评价。 4.3 预抽达标评判单元划分
描述评价单元划分的依据、理由,最终确定出的抽采达标评判单元具体范围,对评价单元划分是否符合设计和有关要求作出说明。
4.4计算预抽瓦斯效果指标
对同一评价单元的瓦斯抽采量进行单独计量,统计钻孔累计抽采瓦斯纯量,计算出抽采达标评判单元抽采后的煤层残余瓦斯含量、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和煤的可解吸瓦斯量,对是否满足规定的预期达标指标进行评估,经评估达标方可进行预抽瓦斯效果指标实测。
4.5实测预抽瓦斯效果指标
描述进行现场实测的机构、人员、组织方式、实测方法,现
— 9 —
场测点布置位置、检测钻孔施工过程中有无喷孔、顶钻、卡钻等其他异常现象等情况以及每个测点实测出的煤层残余瓦斯含量、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和煤的可解吸瓦斯量等指标参数,对实测的机构、人员、组织方式、实测方法和现场测点布置等是否满足有关规定,实测指标参数是否达标作出明确结论。 4.6瓦斯抽采效果达标评判
明确采掘工作面评价单元划分情况。(根据地质条件和瓦斯参数实际情况划分一个或若干个单元)
1)防突效果达标评判(突出矿井突出煤层):
对于突出煤层,当评价范围内所有测点测定的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或残余瓦斯含量都小于预期的防突效果达标瓦斯压力或瓦斯含量、且施工测定钻孔时没有喷孔、顶钻或其他动力现象时,则评判为突出煤层评价范围预抽瓦斯防突效果达标;否则,判定以超标点为圆心、半径100m范围未达标。
2)预抽瓦斯效果达标评判:
采煤工作面:分为瓦斯涌出量主要来自于开采层和瓦斯涌出量主要来自于邻近层或围岩的这两种情况。
①瓦斯涌出量主要来自于开采层的采煤工作面:评价范围内煤的可解吸瓦斯量满足规定的,判定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达标。
— — 10
②瓦斯涌出量主要来自于邻近层或围岩的采煤工作面:评价范围内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参照邻近已开采的工作面抽采量率评判)满足规定的,其瓦斯抽采效果判定为达标。
掘进工作面:预抽效果满足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要求,判定为达标。
3)工作面风速:依据工作面最小风量、最大风量和需风量计算结果,对工作面计划配风的风速是否超过4m/s进行评判。不超过4m/s,判定达标。
4)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参照邻近工作面采掘期间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计算该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对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是否低于1%进行评判。瓦斯浓度低于1%,判定达标。
— 11 —
第五章 瓦斯抽采达标评判结论
根据瓦斯抽采基础条件达标评判结果、瓦斯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及均匀性评价结果、瓦斯抽采效果评判结果等,结合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打钻期间的喷孔、卡钻、顶钻等异常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对评价单元瓦斯抽采是否达标给出最终评判结论。 附图:
1.评判区域平面图、全煤岩综合柱状图
2. 评判区域预抽钻孔设计、竣工验收图(平、剖面),评判单元划定图。
3. 现场实测(检验)点布置钻孔竣工图(可与区域预抽钻孔竣工验收图合并)。 附表:
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压力测试报告单。
备注:各瓦斯抽采矿井参照本提纲编制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时,可结合自身抽采、防突情况对提纲内容进一步补充完善。
— —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