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精选2019-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
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拔高训练八十八
第1题【单选题】
下图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读图完成:
山西省
从“六五”期间围绕能源开采,构造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电─钢④煤─铁─钢⑤煤─气─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图为浙江省 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以下问题。
1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目前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以( ) A、可再生能源为主 B、生物能源为主 C、清洁新能源为主 D、化石能源为主
为建设“两美浙江”,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现阶段可行的措施是( ) 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 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③ 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④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2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3题【单选题】
山东省济宁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目前,该市在煤矿塌陷地上建起的太阳能实验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据此,济宁市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②土地、资金与技术条件的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④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⑤推动塌陷地的综合开发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3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下图是“2011年三省(市)单位GDP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总量/GDP)。读图完成下题。对于吉林和广东两项数据的比较结果,合理的解
释是( )
A、广东单位GDP电耗高是因为广东人口多、工业总产值高
B、吉林单位GDP能耗高而电耗低,主要是常规能源充足而节省了电量 C、吉林单位GDP电耗较低,所以吉林更需要发展电力工业以满足经济需求 D、单位GDP电耗较低说明吉林比广东采取了更节省能源的生产工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答案】:
【解析】:
4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6题【单选题】
下图为 2007-2017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 题。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能源分别是 ( ) A、石油、煤炭、水电、天然气 B、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 C、石油、煤炭、天然气、水电 D、煤炭、水电、天然气、石油
关于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表述正确的是( ) A、新能源比重下降 B、处于前煤炭时代 C、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D、以化石能源为主
【答案】:无 【解析】:
5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7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天然气 B、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年比重最高 C、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绝对优势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于水电的比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 1 煤—电—钢 2 煤—焦—化 3 煤—气—液 4 煤—电—铝 A、1 2
6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B、3 4 C、1 3 D、2 4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示内容显示,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秸秆打捆作业,打捆后的秸秆集中回收后可作为饲料出售。这种生产方式有利于落实我国的( )
①人口战略 ②资源战略 ③环境战略 ④稳定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7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D、①④
图中所示的地理环境最不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辽河平原 C、河西走廊 D、云贵高原
图示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 ) A、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B、增加就业机会 C、减少大气污染 D、推动循环经济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保护性开采,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B、加大稀土资源开采规模
C、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D、禁止开发稀土资源
8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2题【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为德国示意图。
9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图1
材料二:图2为甲地的气候直方图。
图2
材料三:在乙城市郊区推行一个农业项目——“绿腰带项目”,该项目特别注重生态农业发展。如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是绝对禁止的。
L工业区“移铁就煤型”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当地______(矿产)资源丰富,及便利的______,邻近国家______(矿产)资源丰富。
当地钢铁、化学、机械等工业集聚生产,其优势是______。
10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甲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该地的自然带是______。
说出在乙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绝对禁止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使用的意义。
【答案】: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 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区城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煤炭储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均名列前茅。
11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图示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
从交通、市场两方面分析图示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______。
从内蒙古全区看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2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资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上图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______;分析其变化的原因:______。。
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13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省属于长江中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省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著称,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引发了水土流失、酸雨等环境问题。下图为湖南省简图。
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湖南省建设有色金属基地的有利条件。
湖南省要促进有色金属基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14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简述建设水电站对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 【解析】:
15 /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