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705-2007
g) 筒体与器头非螺纹连接的灭火器; h) 器头存在裂纹、无泄压结构等缺陷的; i) 水基型灭火器筒体内部的防腐层失效的; j) 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灭火器; k) 结构不合理的(如筒体平底的);
l) 没有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的(含铭牌脱落,或虽有铭牌,但已看不清生产厂名称;出厂年月,钢印无法识别的);
m) 灭火器被火烧过的;
n) 按GA 402的规定应予报废的1211灭火器; o) 推车式灭火器车架断裂或严重锈蚀的; p) 不符合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 q) 按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予报废的灭火器。
7.3 报废灭火器或贮气瓶,必须在确认内部无压力的情况下,对灭火器筒体或贮气瓶进行打孔、压扁或锯切,报废情况应有记录。
7.4 1211灭火器的报废应符合GA 402的规定。 8 试验方法
8.1 外观质量及结构检查
用目测方法观察灭火器外表及维修合格证,观察灭火器外部配件是否齐全、有效。 8.2 水压试验 8.2.1 筒体
按GB4351.1-2005中7.8.1或GB8109-2005中7.8.2的方法进行。 8.2.2 器头
将器头的螺纹安装在专用试验装置上,然后开启水压试验泵,缓慢加压到水压试验压力,保压1min,器头不应有破裂或肉眼可见的变形。 8.2.3 推车式灭火器喷射软管及接头
将灭火器软管组件一端阀门关闭,另一螺纹端口与水压泵出水口连接(如一端无法关闭,则用螺纹堵头封死),缓慢加压至试验压力,保压1min,软管组件不得有泄漏和破裂。 8.2.4 残余变形率的测定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应按照GB/T9251的规定进行残余变形率的测定。 8.3 灭火剂充装量检查
先称出灭火器总重,确认灭火器内压力泄空,卸下器头,倒出灭火剂。再装上器头,称出灭火器空
10
DB34/705-2007
重,将灭火器总重减去灭火器空重即是灭火剂充装量。 8.4 灭火器气密性检查
8.4.1 对于二氧化碳灭火器和贮气瓶式灭火器,卸掉喷射软管组件,将已充装灭火剂的灭火器浸没在50℃ ——55℃的清水槽中,保持30min并注意观察,试验结果应无可见的泄漏气泡。
8.4.2 对于贮压式灭火器,卸掉喷射软管组件,将已充装灭火剂的灭火器浸没在清水槽中,保持30min并注意观察,试验结果应无可见的泄漏气泡。 8.5 操作机构检查
8.5.1 保险装置解脱力试验按GB4351.1-2005中7.10.1的方法进行。 8.5.2 操作力试验按GB4351.1-2005中7.10.2的方法进行。 8.6 20℃喷射性能检查
按GB4351.1-2005中7.1或GB8109-2005中7.1的方法进行。 8.7 灭火剂质量检查
灭火剂质量检查应按相关灭火剂国家标准的试验方法进行。 8.8 手提式灭火器振动试验
按GB4351.1-2005中7.5的方法进行。 8.9 灭火试验
按GB4351.1-2005中7.2、7.3或GB8109-2005中7.2、7.3的方法进行。 8.10 压力指示器示值误差检验
按GB4351.1-2005中7.16.2的方法进行。 9 检验规则 9.1 检验类别
维修灭火器的质量检验分为灭火器维修出厂检验和灭火器维修能力检验。 9.2 维修出厂检验 9.2.1 检验项目
灭火器维修出厂检验项目应按表4的规定进行。 9.2.2 样本抽样方案
手提式灭火器的检验样本可以从不大于25具为一批的已维修完毕、提交入库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推车式灭火器的检验样本可以从不大于10具为一批的已维修完毕、提交入库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9.2.3批的接收与拒收的判定
本检查规定的批质量是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表示的。
当检查项目中各类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各合格判定数Ac时,则接收该批;当各检查项目中某类不
11
DB34/705-2007
合格数大于或等于各不合格判定数Re时,则应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拒收该批。 9.2.4 不合格批的处理
对于检查项目判定为不合格的批,应拒绝入库,经过对该批单位产品逐具返工或返检,剔除不合格品后,允许再次提交检查。
对于在检查时抽取的样本,按维修程序进行再充装,然后放入下一批重新检查,合格后才能入库;对在检查中抽取的样本仍是完好的,该样本仍应放入下一批重新检查,合格后才能入库。
表 4
合格判定 序号 检验项目 样本数 A类不合格 B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Ac Re Ac Re Ac Re 1 外观质量及结构检查 3 0 1 0 1 1 2 2 水压试验 (1) 0 1 3 推车式灭火器喷射软管组件(1) 0 1 水压试验 4 灭火剂充装量检查 (2) 0 1 0 1 1 2 5 灭火器气密性试验 (3) 0 1 注: 样本数带括号的可用序号1检验后的样本。
9.3 维修能力检验
9.3.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灭火器维修能力检验: a) 具备灭火器维修条件的单位开展灭火器维修业务前;
b) 维修企业厂址变更时; c) 停止维修半年以上恢复维修时; d) 维修工艺或配件发生重大变化时;
e) 正常维修满一年时; f) 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12
DB34/705-2007
9.3.2 灭火器维修能力检验项目按表5的规定进行。
9.3.3 维修能力检验的样本在经灭火器维修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9.3.4 维修能力检验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检查项目中各类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各合格判定数Ac,则判维修能力检验为合格; b) 当各检查项目中某类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各不合格判定数Re时,则判维修能力检查为不合格。
表5
合格判定 序号 检验项目 样本数 A类不合格 B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Ac Re Ac Re Ac Re 1 外观质量及结构检查 2 0 1 0 1 1 2 2 水压试验 (2) 0 1 3 推车式灭火器喷射软管组件(2) 0 1 水压试验 4 灭火剂充装量检查 (2) 0 1 0 1 1 2 5 灭火器气密性试验 (2) 0 1 6 操作机构检查 (2) 0 1 1 2 7 20℃喷射性能检查 (2) 0 1 0 1 1 2 8 振动试验(手提式灭火器) 2 0 1 1 2 9 灭火试验 3 0 1 10 灭火剂质量检验 (1) 0 1 0 1 注1: 样本数带括号的可用序号1、8、9检验后的样本。 注2: 灭火试验的灭火级别按灭火器标志中的规定进行。
9.4 不合格分类
灭火器不合格分类见表6。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