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东省韶关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0:33: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韶关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测

地理试题

高铁无轨站是一种公铁联运新模式,指在没有高铁线路经过的城市,设置具有购票、取票、候车、物流等功能的铁路站点,通过开通专线大巴与就近的高铁站无缝对接,实现公路与铁路零距离

换乘,保证乘客的快捷出行;高铁无轨站打通铁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满足市民方便快捷乘高铁出行的需求。目前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偏远山区县市已开通数十个高铁无轨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目前我国高铁无轨站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偏远山区县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 ②地形 ③人口密度 ④资源状况 A. ①③

B. ①④

2. 高铁无轨站选址最适宜

A. 利用现有汽车站,降低建设成本 C. 靠近高速路出口,方便乘客中转

。C. ②③

D. ②④

B. 靠近城市中心,客流量大 D. 位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

B. 生物制药

C. 旅游业

D. 采矿业

3. 高铁无轨站开通后,可能显著促进当地发展 A. 电子商务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站点布局的因素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高铁无轨站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主要是方便这些地区的部分对于高速便捷交通出行旅客的需求,而气候条件对于出行影响不大,山区地形较为崎岖,出行不便,且人口密度较小,出行需求量不大,与资源状况无关,故选C。 【2题详解】

由于高铁无轨站设置地区,没有高铁站点,出行人口数量不大,站点建设适宜利用现有汽车站,以降低建设成本,A对。城市中心地区布局,与市内交通交叉,互相影响,不利于快速到达高铁站点,B错。广大偏远山区市县,高速公路分布也较少,不很发达,多数为从山区到无轨站地区乘车,所以不宜布局在高速出口附近,C错。城市边缘地区,交通条件较差,不利于旅客转乘,D错。故选

A。

【3题详解】

高铁无轨站开通以后,实现了高铁与地方的无缝链接,打通了铁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加方便了人们方便快捷出行,且偏远山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故选C。

世界上海拔最高(5000多米)的引力波探测望远镜目前已经在西藏阿里地区建成观测站,预计于2020年开启全天候对原初引力波的追寻。西藏阿里观测站建成后,与南极极点观测站、智利阿塔卡玛沙漠观测站成为国际原初引力波探测的三大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与南极极点观测站相比,西藏阿里观测站的显著优势是 A. 水汽含量少 C. 信号干扰少

B. 大气透射率高 D. 便于观测设备维护

5. 与阿塔卡玛沙漠观测站相比,西藏阿里观测站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 防噪音 C. 防滑坡

B. 防高温 D. 防地震

6. 与西藏阿里和智利阿塔卡玛沙漠的观测站相比,南极极点观测站观测的 A. 精度更高 C. 时间更长

【答案】4. D 5. B 6.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 【4题详解】

南极点附近,受极地高压影响,气候干燥,水汽含量少,A错。由于南极点附近降水少,人类活动少,大气更加洁净,透射率高,且信号干扰较少,西藏阿里观测站不具优势,B、C错。由于西藏阿里地区离我国其他天文台及科研机构相对较近,比南极点附近交通便利,有利于观测设备的维护,D对。故选D。 【5题详解】

西藏阿里观测站附近人口较阿塔卡马沙漠人口较多,噪音会干扰观测,A错。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阿塔卡马沙漠地区气温高,所以阿里观测站设计施工不需要考虑高温影响,B对。阿里地区地形破碎,位于包括交界附近,地震活跃,多滑坡等地质灾害,C、D错。故选B。

B. 天区范围更固定 D. 波段范围更宽广

【6题详解】

观测精度主要与仪器性能有关,A错。南极点附近观测到的天区范围更加固定,B对。由材料可知,阿里观测站可以实现全天候追寻,南极点观测站不具优势,C错。波段范围与仪器有关,D错。故选B。

根据用户的需求个性化定制产品已成为制造业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如果能大规模的改造生产制造系统,使之都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那么就可以把更多的制造业留在中国。柔性生产是指主要依靠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在制造业中推进柔性生产的根本动力是 A. 技术

B. 资金

C. 管理

D. 市场

8. 与传统的刚性规模化生产相比,柔性生产的优势是 A. 提高产品质量 C. 降低生产成本

9. 为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供应链柔性化,可依托于 A. 智能机器人 C. 仓储自动化

【答案】7. D 8. B 9.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知识及发散思维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柔性生产是依靠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最终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也就是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非标准化的生产,在制造业推进柔性生产的根本动力是市场需求,故选D。 【8题详解】

与传统规模化生产相比,柔性生产,更能体现市场对产品产量的影响,对于产品质量提高没有影响,A错、B对。由于生产规模减小,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升高,C错。柔性生产只是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更加接近市场需求,对于技术含量要求不高,D错。故选B。 【9题详解】

由于缺乏供应链协作则导致企业间信息闭塞、无法了解上游供应能力、企业间的供应链计划存在巨

B. 提升产品市场适应性 D. 增加生产过程技术含量

B. 大数据平台 D. 交通高速化

大差异,为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供应链柔性化,可依托于大数据平台,以增加信息量,及时获取供需信息,进而满足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与交通及仓储等无关,故选B。

牡蛎适宜生长在温暖、咸淡水混合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较长时间被泥沙覆盖掩埋会窒息死亡。牡蛎幼体固着在成体之上直立向上生长,循环堆积成原位生长的牡蛎礁。牡蛎礁体中常有多层水平夹层(牡蛎呈水平分布,数量少,个体小,含有大量泥质沉积物)分布。图示意渤海湾西北部牡蛎礁分布(右图)及某礁体剖面(左图),礁体Ⅰ-Ⅴ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在牡蛎礁从Ⅰ到Ⅴ的形成过程中,该区域海岸线 A. 间歇性向陆地推进 C. 间歇性向海洋推进

11. 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的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A. 处于温暖期,河流植被覆盖度高 C. 处于气温上升期,海平面上升快 【答案】10. C 11.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图文信息的解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从Ⅰ到Ⅴ牡蛎礁的位置逐渐向东南演变,说明该时间段内,海岸线从西北向东南海洋方向推进,但是推进过程为间歇性的,因为形成的牡蛎礁并非是自西北向东南延展的,故选C。 【11题详解】

B. 在海陆间反复进退 D. 位置基本保持不变

B. 处于河流洪水期,泥沙淤积多 D. 处于气候寒冷期,食物来源少

广东省韶关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okjw7eu163y3j84vsq02xzhu2kzfw009v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