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吡虫啉中间体-戊酯合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6:32: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0811-79 0814-80 0815-82 0816-83 103.7 95.68 98.93 101.34 701 MHQ MHQ MHQ 1.40 1.5 1.36 1.42 86.77 84.87 79.72 80.56 83.34 79.26 79.14 82.48 79.76 75.88 74.45 77.96 结论:当烯胺收率稳定在100%左右时,在烯胺精馏过程中添加两种阻聚剂对最终戊酯收率的影响差别不大,与在精馏过程中不添加阻聚剂相比,戊酯收率增加不明显,因此,本实验在烯胺精馏过程中采用不添加阻聚剂的工艺。 4.2.9环化工艺优化 4.2.9.1 丙烯酸甲酯用量 A、第一轮

取生产烯胺含量65.11%,小试继续脱出吗啉18.15%,得含量82.18%的烯胺用于实验。

批号 32# 26# 29# 27# 28# 30# 37# 38# 甲酯/烯胺mol 1.05 1.1 1.15 1.2 1.4 1.1 1.1 1.05 环化物(归一%) 2.05′ 3.39 4.3 5.28 7.65 4.48 5.88 4.74 5.4′ 3.57 2.8 2.11 3.51 2.77 2.22 2.64 9.6′ 12.82 12.1 13.41 12.0 12.65 10.21 9.93 11.48′ 9.29 10.24 9.36 8.59 11.1 10.53 10.89 11.8′ 66.96 67 66.51 64.7 65.43 64.75 65.13 戊酯收率% 68.16 70.99 / 70.7 71.09 71.37 粗76.61 粗75.22 注:30#环化先室温保2hr,再升温105℃保温6hr。37、38投烯胺含量80.17%。

7570戊酯收率e605550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甲酯:烯胺/mol12

B、第二轮

取生产烯胺含量78.85%,小试继续脱出吗啉9.4%,得烯胺用于实验。

批号 0712-43 0712-44 0713-45 0713-46 0716-47 0813-195 甲酯/烯胺mol 1.1 1.08 1.15 1.05 1.05 1.05 环化条件 105-106℃,6hr 104-106℃,6hr 105-106℃,6hr 104-106℃,6hr 室温2hr,105-107℃,6hr 粗戊酯 含量% 88.23 84.54 85.52 84.38 85.26 83.74 收率% 79.97 85? 81.06 78.59 81.65 86.5 精戊酯收率% 72.94 73.2 73.03 72.65 未精馏 80.5 结论:

从小试结果看,丙烯酸甲酯用量1.08~1.4对戊酯收率影响不明显;而甲酯用量降至1.05,戊酯收率出现下降趋势。若丙烯酸甲酯的用量为1.05,在室温搅拌2hr,再于105~110℃保6hr,戊酯的收率恢复正常。 4.2.9.2 环化物热储 A、环化物分析

批号 0618 0619-19-6hr 0619-19-8hr 0620-20 烯胺含量% 81.53 84.45 82.34 环化物(归一%) 2.05′ 4.4 6.86 6.12 9.34 5.4′ 3.01 3.05 2.46 1.64 9.6′ 11.3 5.76 6.45 5.52 11.48′ 8.98 12.05 11.87 13.47 11.8′ 69.21 68.84 69.9 64.52 注:9.6′峰为吗啉与丙烯酸甲酯反应产物。

B、 将环化物料在120℃保温,取样气谱归一分析。

8584838281环丁物?79787776012345678时间/hr

13

4.2.9.3环化副反应

小试将吗啉和丙烯酸甲酯在环化条件下发生反应,并将副产物提纯,既验证了过量的吗啉与丙烯酸甲酯的反应,同时为分析提供了含量99.9%的副产物,为环化反应的分析提供帮助。 4.2.9.4 环化温度优化

批号 0806-72 0807-73 0809-77 烯胺收率(wt%) 生产烯胺 生产烯胺 生产烯胺 环化温度(℃) 105~106 120 120 粗戊酯 含量(%) 88.34 88.58 84.54 收率(%) 80.65 79.13 77.19 精戊酯收率(%) 76.16 71.35 69.46 结论: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环化温度的升高,戊酯收率呈下降的趋势,说明环化温度过高对反应不利,且从降低能耗角度考虑,应尽量降低环化保温的温度,但环化温度过低,所需的保温时间就越长,因此,本实验的环化温度控制在105~110℃范围内。 2.9.5 丙烯酸替代丙烯酸甲酯

第0822-87、0823-88、0825-90批是用丙烯酸代替丙烯酸甲酯制备环丁物的实验,在滴加过程中放热明显,料液颜色加深、粘稠,转入油浴中升温至100℃,保温8hr后料液呈棕黑色,基本无流动性。 4.2.10 水解工艺优化

取生产环丁物进行水解工艺优化,希望简化操作、提高收率或者降低能耗。 2.10.1基础实验

A、苯甲酸+水+吗啉反应,蒸馏脱水和吗啉,吗啉回收10.3%,釜料结固,加水溶解呈中性。

B、丁二酸+水+吗啉反应,蒸馏脱水和吗啉至液温200℃,吗啉回收49.8%,釜料结固;继续加热至230℃,无料蒸出,釜料加水溶解PH4-5。

C、吗啉+水通CO2,料液PH7-7.5,蒸馏脱水和吗啉,吗啉回收率>90%,最高97%。 4.2.10.2 水解实验Ⅰ

批号 0722-1 0722-2 0724-3 0724-4

水解工艺 水,68℃5hr 水+D72树脂 水+TS-1 水+ZSM-5 水解液组成(归一)% 吗啉 15.31 12.4 17.54 16.14 14

戊酯 2.72 9.06 2.34 4.03 吗啉副产物 19.36 16.66 17.06 20.51 其它 高沸点杂质峰多 0731 0801 通CO2,加压 粗戊酯含量49.5%,收率20% 粗戊酯含量47.9%,收率<20% 4.2.10.3 水解实验Ⅱ

批号 0801-67 0730-65 0801-68 0802-69 盐酸含量 % 202.2 30.82 20.2 30 戊酯水层 g 564.1 392.8 557.4 389.8 粗戊酯 g 273.5 307.9 285.38 320.06 含量% 85.36 72.64 88.04 78.86 精戊酯收率% 75 78.46 80.5 80.05 备注 自制环丁物 结论:

⑴ 环丁物+水在D72树脂、分子筛的催化下反应效果很差,主要是副反应;有机酸+吗啉成吗啉盐酸盐,受热不能释放出吗啉,仍需加碱中和,不能简化吗啉的回收。 ⑵ CO2通入吗啉水溶液中生成碳酸盐,受热分解放出吗啉;但碳酸酸性较弱,CO2通入吗啉水溶液至料液PH7-7.5,达不到水解的酸度要求,即使进行加压水解,效果不明显,戊酯收率较低。

⑶ 用30%盐酸替代20%盐酸水解,戊酯收率正常,萃余废水量减少30%;用30%酸水解所得粗戊酯质量多、含量低,戊酯精馏釜残增加。 4.2.10.4 环丁物水解时间优化

烯胺 批号 0911-110 0915-118 0921-126 滴加温度(℃) 生产烯胺 -6 烯胺收率(wt%) 107 102.1 水解时间 (hr) 2.5 5 3 粗戊酯 含量(%) 90.4 91.2 85.84 收率(%) 87.8 86.5 81.74 精戊酯收率(%) 82.7 81.6 77.0 结论:环丁物在20~25℃范围内滴加稀盐酸,控制终点pH在4.8~5.1之间,滴毕放入油浴中升温至65~70℃保温,从实验结果看,保温时间可以缩短至2.5~3hr,有待进一步验证。 4.2.11 回收吗啉验证

生产回收吗啉淡棕色,归一98.49%,水分0.64%。 生产废回吗啉淡棕色,归一99.39%,水分0.37%。

生产精回吗啉淡棕色,归一81.97%,水分3.23%,含烯胺15-16%。 4.2.11.1 戊酯实验

投料:回收吗啉:新吗啉=3:1wt

15

搜索更多关于: 吡虫啉中间体-戊酯合成 的文档
吡虫啉中间体-戊酯合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oks61wqnt6trx0166b3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