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为侨服务 道德高尚,献身医学防病为民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9:04: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进个人和中国侨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属省部级劳动模范),也是全国高校唯一的先进工作者,2004年,他受到胡锦涛总书记和全体政治局常委的接见。

二、刻苦钻研,顽强拼搏,地方病防治科研工作成就辉煌。

钟南山院士的话“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是对王治伦教授工作成就的最好诠释。作为留学归国学者,王治伦教授深入地方病一线奋斗近四十个春秋,把毕生精力献给地方病防治研究事业,做出了国际一流的杰出成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编写著作10余部、教材3部;承担国家、部省及国际科研项目40多项;研究出“一补四改”和硒盐防治大骨节病的方法,在病区广泛推广,有效控制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为地方病防治做出重大贡献;因科研成果卓著,荣获了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克劳斯?施瓦兹”金奖、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和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等13项科技成果奖。他注重人才培养,主办了我国首批地方病高级专业班;为西藏、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多次举办地方病培训班;培养了30多名博硕士,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他评审了我国20多个地方病国家标准,为我国地方病学界培养了一批骨干技术力量。作为陕西省地方病学会主任委员,他组织的学术活动连年获全省第一,该会被评为省先进学会。

为研究地方病病因和防治方法,他足迹遍及黑龙江、甘肃、云南、西藏、四川、青海和陕西等省区;在工作中他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给别人;在病区工作时摔成“椎间盘脱出症”,因常年劳累患上严重胃病和反流性食道炎,隐瞒病情,继续工作,连母亲去世还在病区奔波,连续8年春节没有回家过,许多地方病区的干部群众都说,像他这样拼命工作从来就没有见过。为实现孔繁森同志嘱托,他不顾妻子有病和家庭困难,坚持带病10次进藏搞地方病防研工作,第一次就病倒途中送医院抢救;深入海拔五千多米的大骨节病区工作,与严重高山反应顽强斗争;他的援藏事迹受到西藏自治区卫生厅、拉萨市政府和国际组织多次表彰。他身兼多职,是大忙人,从无节假日和双休日,废寝忘食,每夜12点后睡觉,几乎每晚在办公室工作;他又是热心人,常帮大家解决困难。他大公无私,十多年来把数万元奖金用于扶植年轻同志成长、解决老一辈专家的困难和同志们的福利事业。

为申报成功教育部环境与疾病重点实验室,他作为专职副主任,积极引进资

金、技术和人才,不顾年长多病,呕心沥血,终使该室通过教育部验收,建立了中国西部唯一的教育部医学重点实验室。作为卫生部地方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地方病研究所所长,为搞好地方病重点实验室和地方病研究所建设,他争取到国际组织及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近千万元援助,并用自己的上百万元科研费购置了许多科研设备,他把地方病学科建成了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他领导的单位荣获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集体和重点科研基地先进单位,2007年卫生部地方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卫生部验收。

王治伦教授全心全意为侨服务二十年道德高尚,献身毕生防病治病四十载事迹感人,他的实际行动说明了他完全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民日报》、《健康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五十多次报导了他的先进事迹。他先后三十多次荣获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属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科技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全国、省、市、校、县各级先进称号,其中5次荣获全国性先进称号,两次被评为省部级劳动模范。

为侨服务 道德高尚,献身医学防病为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oon42snmd47le14llg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