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丝点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详解】CD段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加倍,表示一条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单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内不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有丝分裂前期DNA已经复制完成,故基因型为AAaaBBbb,而分成两个子细胞后基因型恢复为为AaBb;初级精母细胞的AAaaBBbb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故为AAbb或aaBB,B正确。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由2变为1,是由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的,此时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分离,C正确。若XY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分离,DE段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若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DE段的细胞中含有2条Y染色体,D正确。故选A。 9.与果蝇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相比,果蝇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 部分染色体片段的交换 B. 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C.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与分离 D. 核仁、核膜的消失与重建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接着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果蝇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该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分离,其典型特征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部分交换,有丝分裂过程,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也能发生部分交换,A错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即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与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都会出现消失和重建的现象,D错误。
10.下图是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YyRr)的一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丁细胞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有两种类型 B. 乙细胞分裂后将直接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C. 丙细胞通过异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可形成丁细胞
D. 丁细胞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答案】D
【解析】分析题中细胞图:甲细胞分为上下两套大小形态和颜色都相同的染色体,但每一套染色体中存在两对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细胞中左数第一对上下两条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中存在R和r基因,说明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乙细胞由于细胞质分裂不均等,细胞内染色体上下两套染色体正好是2对同源染色体在分离,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卵母细胞;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两条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细胞含三条染色体,无染色单体,其中有两条大小、形态相同,颜色说明来源不同(父母各一条),
高考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综合练习8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第(5)页
说明该细胞是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或第二极体,但由于存在同源染色体,说明形成该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出现异常(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形成甲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形成乙、丙细胞发生过基因重组,形成丁的过程发生过染色体变异,A错误;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后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B错误;丙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的异常分裂最终可形成丁细胞,C错误;丁细胞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D正确。
【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变化规律应十分熟悉;其次是能根据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区别细胞是否发生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0.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细胞c和细胞g都可能发生了染色单体分离 B. 细胞d、e、f中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 细胞g和细胞b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 细胞a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 【答案】A
【解析】图中细胞a中染色体数和DNA数都是N,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属于生殖细胞,细胞b中染色体是N,DNA是2N,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c中染色体和DNA都是2N,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和e细胞的DNA处于2N和4N之间,说明细胞处于间期DNA复制时期,f细胞中染色体2N,DNA是4N,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细胞g中染色体和DNA都是4N,则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细胞c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g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两个时期都会发生了染色单体分离,A正确。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d、e处在间期DNA复制的时期,B错误。细胞b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本题用的是蝗虫的精巢,因此细胞a不可能是卵细胞,D错误。
【点睛】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即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对于本题分析图形找准各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并且熟练掌握并运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物质变化规律,找准各细胞所处的时期极其关键。
11.C1、C2、C3是某动物体的3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C1可能是C3的子细胞 B. C2不一定是C3的子细胞
C. C1、C2、C3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
高考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综合练习8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第(6)页
D. C2、C3核DNA分子比值可以是1:2 【答案】A
【解析】动物一般为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的细胞可能是体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为N的细胞应是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为4N的细胞应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详解】A、C1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C3的子细胞,A错误;B、C2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不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C3的子细胞,B正确;C、动物的性腺中可以同时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1、C2、C3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C正确;D、C2、C3若分别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核DNA分子比值是1:2,D正确。故选A。 12.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细胞,在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细胞为极体,图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B. 甲、乙两图中各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C. 图甲细胞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图乙细胞会发生染色体变异 D. 甲、乙两细胞分裂完成后可产生4种不同基因型的生殖细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甲和乙细胞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图甲细胞为极体细胞,图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甲、乙两图中各有1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B错误;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应该相同,图中不同,故图甲细胞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正常情况姐妹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平均移向两级,故图乙细胞会发生染色体变异,C正确;生殖细胞只有一个是卵细胞,D错误;答案是C。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3.一般情况下,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 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消失
C.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相同,染色体数目变化不相同 D.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各不相同 【答案】A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经过一次DNA复制,但减数分裂连续分裂两次,有丝分裂只分裂一次,故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只有体细胞一半。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姐妹染色体,染色单体数变为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详解】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
高考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综合练习8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第(7)页
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姐妹染色体,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单体消失,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而有丝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若不考虑突变,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细胞的两个细胞基因型一般相同,D错误。故选A
14.某种二倍体高等动物(2N=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某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③和④分别代表X和Y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移接 B. 该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 该细胞含有0个四分体,但至少有12个DNA分子
A
D. 该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为aBX、aBX、AbY、bY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此时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此时有姐妹染色单体,据此可知此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显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片段交换即易位,该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该雄性个体基因型为AaBb,结合图示可知易位之后的A基因所在染色体应为X染色体,据此分析。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一条染色体含有A基因片段移接到了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上,A正确;该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而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B错误; 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开始分离,因此不含四分体,此时有12个核DNA分子,此外细胞质中还有少量的DNA分子,因此至少有12个DNA分子,C正确;根据图中
A
信息可知,该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为aBX、aBX、AbY、bY,D正确。
【点睛】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三个主要来源,属于可遗传变异。其中,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5.如图1是果蝇体细胞示意图,图2、3是果蝇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Ⅱ、Ⅲ、Ⅳ中的一条染色体和X、Y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 若图1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组成为bcXDXD,则其余的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BCYd、BCYd、bcXDXD
C. 图2所示的果蝇细胞中A、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高考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综合练习8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第(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