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冲浪:
1. 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使填进去的字前后搭配恰好组成一个地名。 至高无( ) ( )底捞月 人才济( ) ( )征北战 语重心( ) ( )暖花开 一步登( ) ( )津有味 2.把诗句中描写的事物和相对应的诗句相连。
小草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柳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梅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雨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庐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鹂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3、俗语
好朋友赛过亲兄弟。 牡丹花虽好,还得绿叶衬。
时常批评你的人不一定是对头,时常恭维你的人不一定是朋友。
4、趣味语文
有一次,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要求大家用“我在圆上添几笔,画出了什么”说一句话。朋友们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纷纷举手发言。
金琳说:“我在圆上添几笔,画出了一个给人带来好运气的摇奖大转盘。” 李翔说:“我在圆上添几笔,画出了一只农民伯伯见了眉开眼笑的大风车。”
寸欣说:“我在圆上添几笔,画出了一只祝贺外婆六十大寿的生日蛋糕。”
聪明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
阅读训练:理解词语在语句中的意思
听别人讲话或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理解他所使用的每一个词语。理解词语,主要是理解词语的意义以及词语所蕴含的感情。
所谓理解词语的意义,主要是指理解它在一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词语的具体意义,很多时候就是它的固定意义,即概念意义;有时则是语境临时赋予的意义,即临时意义。
理解词语的临时意义更离不开语言环境。我们知道,词语的意义本来是固定的但是用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有些词语可能会产生一种语境所赋予的新的临时的意义,引申出来的。
解释短文中的词语意思,主要介绍三种方法:1、用日常生活中的体会和经验来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语言中的意思;3、用近义词来理解。
阶梯训练第一级
林海(节选)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
(1)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大兴安岭的 多。 (2)“盛气凌人”的意思是: 。这个词本来是写人的,而作者在这里把 当成人来写,突出大兴安岭的 。
(3)“温柔”的意思是: 。在这篇短文中,用“
温
柔
”
来
描
写
大
兴
安
岭
的
岭
,
意
思
是
说 。
阶梯训练第二级
摔坏小提琴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声名显赫的小提琴家将在某地演奏。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美元。有一些听众简直惊呆了。为了看一看那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把引人入胜的小提琴发出了异常美妙的琴声,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具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过身来,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摔一下,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说:“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坏的,并不是五千美元的,而是七十美元的普通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这样做,这个嘛,各位是会清楚的。现在,要以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来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场,那和刚才差不多美妙的琴声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就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着演奏者的技艺了。是的,琴声是否美妙,不在于乐器的贵贱,而在于演奏者是否有高超的技艺。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 ) 昂贵——( ) 绝妙——(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声名显赫: 引人入胜: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四座震惊的原因是 (5)请用“——”画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句。
深入挖掘中心思想
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有他的目的,当我们能够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故事情节时,我们就可以深入地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了。阅读文章时,我们如果把作者在文章中阐明的道理、主张,流露的思想情感概括起来。我们就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了。中心思想揭示了“为什么而写”的问题。只有通过剖析——主要内容,才能看到本质——悟出中心思想。通常我们采用的办法有: 一、抓住中心句,概括中心思想;
二、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体会其中的道理; 三、分析人物形象,提取中心思想。
分解训练一:抓住中心句,把握中心思想
方法点拨:我们所读的文章中,有些议论的句子明确地反映出文章的主旨,这样的句子就是中心句。阅读文章时,我们只要找到这样的中心句,就能较容易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
奶牛和猫
奶牛的美德在动物中间传颂着: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奶??大伙都非常尊重它。
一天,一只猫敲响了奶牛的家门。
“尊敬的奶牛大婶,让我来照顾你的生活,学习你的品德吧!”
从此,猫就在奶牛的家中住下了,它每天都认真按照奶牛的吩咐,把牛奶分发给老弱病残的动物们。
一连几个月,奶牛挺满意猫的工作,渐渐地放心让猫去安排牛奶的分配和使用。
“真是个好小子!”奶牛满意地嘟囔着,从此便只顾产奶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