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山镇区至碧山组团、荆谷组团的内部交通道路可结合区域性道路(金潮路、韬港路)统一考虑。
9、城乡客货运规划
农村客运线路主要布置一条专线和两条环线。一条专线主要用于连接陶山镇区和马屿镇区。两条环线主要利用瑞枫公路、中心路和金潮路形成环线,利用陶马公路和韬港路形成环线。
八、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教育机构规划
采用“撤、并、建、扩”等途径,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规划共设置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4所,小学4所。 2、文体科技规划
文化体育设施主要集中布置在陶山主镇区,为镇域提供文化休闲服务功能,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以及体育中心等。
农村新社区规划图书室和全民健身设施场地(含篮球场),文化活动室(含科技服务点)规划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图书室建筑面积50—100平方米;全民健身设施结合小广场和集中绿地设置,用地面积不少于420平方米。
3、医疗保健规划
在镇区设置综合医院,在四个组团设置卫生服务中心,在农村新社区布置社区卫生服务站。
4、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规划
农村新社区各规划1处菜市场,按服务人口规模估算,用地面积不少于0.2平方米/人。可单独设置,也可附于其它建筑,宜相对集中。
九、镇区性质、规模和用地布局
1、镇区性质
陶山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旅游服务接待基地。 2、镇区规模
陶山镇区人均建设用地按70平方米/人左右控制;至2020年镇区人口7.0万人,建设用地4.90平方公里。
3、镇区空间发展方向
陶山镇区在原有建设区的基础上向东扩展是其主导发展方向。
;.
.
4、镇区空间总体布局
基于对镇区人口规模及经济产业发展的研究,通过对综合现状的分析和解读,确定了镇区“凭水望东南、对山成三轴、两轴通南北、一轴贯西东”的总体规划结构。
(1)、“凭水望东南、对山成三轴”
镇区的发展以金潮港支流为界,向东、南方向发展,控制向西、北发展。利用镇区内部及周边的三座山体,形成三条功能景观联系轴,相互串联旧区和新区各功能区,并形成具有风格特色的新的核心区。
(2)、“两轴通南北、一轴贯西东”
利用三条交通干道(利用陶马公路和和韬港路连接镇区的南、北,利用中心路连接镇区的东、西),形成三条重要的交通联系轴,通过交通联系轴可使各组团能更快更便捷的共享主镇区的公共配套设施。
十、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建设重点区域
完善镇区中心功能,重点打造镇区新中心,同时积极推进宾馆、酒店等项目的建设。加快农房集聚与居住新区(社区)建设,有效疏解旧区人口,为旧区改造创造条件。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启动镇区新中心商贸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一处示范公园。
推进新中心的行政管理设施、文化娱乐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3、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陶山工业组团(原名碧山工业区)的建设,对现有已建成工业区(点)近期予以保留,远期逐步迁至规划工业组团,规划不宜再扩大用地规模。鼓励现状工业点内的小企业合并扩大,对于无污染企业,如食品加工、服装生产等企业在进行环评论证后予以保留。
4、交通设施
加快连接镇区至各组团之间的道路网建设,初步完成镇区骨干性道路建设与打通断头路。
5、市政设施
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雨水、污水分流,加快镇区综合管网建设。近期内在镇区内实施建设垃圾中转站。
6、生态建设
实施水源保护地生态建设,加强大气、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防治水土流失。
;.
. 推进镇区山地公园、滨河公园等公共绿地建设;进行平原绿化工程,在镇域范围内启动“绿道”建设。 文件附件清单: ? ;.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