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实施方案-正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0:46: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效地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形成学生参与期待。学生通过教师提示、自读课题、观察插图等,进行猜想质疑,并自主学习尝试朗读,通过朗读课文,自主解答猜想质疑问题,疏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基本操作】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 抓课题、插图进行猜想设疑。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尝试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初步对话。

(3)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尝试朗读。 (4)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目的意义】

(1)设情激趣,奠定情感基调,使学生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进行探究,使自学更扎实有效。

(3)教师巡视,能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或动作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达到读正确,不添字,不少字,不颠倒,有句读;自主释疑,疏通课文,了解字词句的基本意思和课文大意,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注意事项】

(1)创设适宜的环境,要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奠定情感基调,唤醒学习直觉,激发学习兴趣;要保护学生心理安全,排除学习心理障碍,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思考。

(2)学习提示要明确。要清楚地告诉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要求和时间。

(3)学习活动要多样。以个体学习为主,同桌互助、教师指导

13

为辅。要调动学生眼、脑、手多感官参与,通过读、写、批注、补充、想象、体验等,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4)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意给学生一个静心学习、思考的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5)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保证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时间够用。 (6)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以中差生为主。

此环节建议用时:课文学习总时间的20%左右。也可以根据学生基础作调整。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朗读指导,在熟练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围绕学习目标,大胆质疑;师生共同梳理学习提纲,明确学习的重难点问题。

【基本操作】

(1)检查自学情况。原则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重点指导,强化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互动,大胆质疑。

(3)师生归纳整理问题,形成探究的重点、难点问题。 【目的意义】

(1)完成了第一环节,学生的阅读期待基本得到满足,学习兴趣就会下降,阅读积极性就会减退,通过质疑深入,学生提出深层次问题并得到认可,就会产生成就感,形成深入探究的兴趣和动力,再次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学习的重难点目标,对本节所

14

学知识进一步深化。

【注意事项】

(1)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机会朗读实践、思考提问。学生的质疑都有着落。

(2)要抓住重点、难点紧密结合文本和学生实际,进行朗读技能,技巧指导。指导要持之以恒,循循善诱。

(3)质疑范围要明确。质疑范围要根据课题,课文体裁,学段要求,学生实际来确定;是从内容,还是思想感情方面,是从语言文字,还是从表达顺序方面来质疑,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避免模式化。

(4)注重质疑方法的指导,质疑不是胡乱猜疑,要疑得有理,疑得有长进,就必须坚持不懈,注重质疑方法。要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难点处求疑,关键处求疑,困惑处求疑,矛盾处求疑,看似无疑处生疑;抓住课题质疑,关键词质疑,中心句质疑等,让学生习得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能力。

(5)重视质疑过程。要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归纳-提炼-聚焦核心问题?的思维过程,在过程中获得质疑能力。

(6)朗读与质疑结合,在朗读中质疑,在质疑、解疑中提高朗读水平。

(7)质疑问题处理要灵活。不同的问题要随机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疏通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堂互答,教师解释,直接解答;探究性问题,需要仔细研读文本才能解决;鉴赏性问题,要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表达方式,认真品析,才能体会得到;延伸性问题,是读懂课文后,想知道的有关课外的知识;评价性问题,是对课文的不同看法,是对课文的深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那些和学

15

习目标有密切关系的、值得深入探讨的探究性,鉴赏性,评价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进行探究。其他那些与目标联系不是很密切的问题,略作引导、解释,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法解决。要杜绝?批评训斥?,?臵之不理?,?糊涂应付?等不良做法。

本环节建议用时:课文学习总时间的30%左右。 三、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就是在学生初步达成一般阅读目标的基础上,把阅读指向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变自读阶段学生的独立活动为师与生、生与生全方位的集体交流活动,把学生通过自读探究所形成的朗读体验与思考发现的结果及其过程展示出来,有针对性地提供给集体分析、比较与评价,教会学生会读、会思、会评和会辩,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从求异走向求同,形成比较科学的认识,积累比较完善的实践经验。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评价、追问、点拨,提供必要的资料,解释难度现象问题,适时组织同桌间、小组间、班级内交流等,在有效的对话中,层层深入,分析问题,完善答案,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全面达成目标。

【基本操作】

(1)围绕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2)学生自主探究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学习体会

(3)教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析、鉴赏、诵读,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读中解决重难点问题。

(4)对共性的、特别疑难问题,教师作精要讲解。

16

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改革实施方案-正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p1a82y9w547le14llfg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