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3:1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莆田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1—18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2)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3) ,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4)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 (5)此中有真意, 。(《饮酒》) (6) ,责臣逋慢。(《陈情表》)

(7)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京口北固亭怀古》) (8)锲而不舍, 。(《劝学》)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王叔玠为人雅正,交不苟合。太宗召其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 叔玠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叔玠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曰:?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 王叔玠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

·1·

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王叔玠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叔玠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释其性命,引臵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王叔玠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曰:?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 正:正确 .B.叔玠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存:想着,思念 .C.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 贼:杀害 .D.伎不进,数被让 让:责备 .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叔玠“为人雅正”的一组是(3分)( ) ①叔玠推诚纳善,每存规益 ②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③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④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⑤彦博惧,谢罪,叔玠不谢 ⑥时王叔玠与玄龄等同辅政。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叔玠评论朝中大臣之才时,向太宗坦言自己多方面不如他们,而自己的长处就是能“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表现他谨慎谦虚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2·

B.王叔玠任谏议大夫之职以来,无论是引喻规劝,还是直言相谏,抑或是犯颜廷争,他都以诚待上,以理服君,因而深得太宗的赏识与器重。

C.王叔玠发现太宗有纳庐江王美姬之意,便以郭公因善恶不分而致灭亡的史实作类比,劝谏太宗汲取教训,采纳善言,知恶而去之,终使太宗心悦诚服。

D.王叔玠与温彦博替祖孝孙辩解,致使太宗大怒。王叔玠毫不畏惧地直言,自己因报效皇上知遇之恩,且受命尽忠职守才这样做,过错不在自己而在皇上。 5.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3分)

译文: (2)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3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北宋著名画家。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曾贬官均州、颖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1)“小雨初晴回晚照”起笔富于象征意味,请简要分析。(2分)

(2)本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3·

二、文学名著与文化经典 (一)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赵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七进七出,左右冲杀,连斩曹操五十多员大将。曹操感叹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B.司马懿夺取街亭后,直逼西城。时孔明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全部运粮草去了,此种情形下,诸葛亮以空城计巧妙退敌。

C.刘备被赵云所救,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兵追击,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幸亏得到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引领,才得以从生门逃脱。

D.诸葛亮病危,禳星祈寿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蒋琬,并推荐姜维、费祎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

E.司马昭收川后,封为晋王,正欲篡位,突然中风而死。其子司马炎在贾充和裴秀的协助下,逼迫魏主曹奂重修受禅坛,退位禅让。 8.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5分)

(1)却说司马懿正忧闷间,忽哨马报说:?蜀兵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人不大劳,牛马不食。?懿大惊曰:?吾所以坚守不出者,为彼粮草不能接济,欲待其自毙耳。今用此法,必为久远之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

请问司马懿想出了什么计策?结果如何?

(2)关羽在何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请简述相关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4·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p1p31l80h1is530736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