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
【摘 要】新农村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许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新农村的建设特别是合乡并校后所引发的教育问题也非常突出,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已经提到了农村工作的发展日程上。
【关键词】新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探讨
一、学前教育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2005年12月31日,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又两次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渠道和基础工程。
2、建设新农村,幼儿教育是关键
幼儿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学前教育是人的真正教育的开始。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大量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认知社会.为儿童入学学习和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义务教育的效益,对于生长在经济困难家庭的儿童来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包括托幼机构教育和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前教育名存实亡
学前教育在农村长期以来因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未能得到重视和发展,致使相当数量的乡村两级农村教育中,学前教育名存实亡。就拿我原籍那个村来说吧,全村约有700人,自从合相并校后,如果孩子要上学就必须在孩子最多四周后去几里地之外的村中学校去上。(还在执行七周入学制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