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化学】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8:51: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合电荷守恒进行验证。

7.有一包白色粉末,由Na2SiO3、BaSO4、BaCO3、Na2S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生成白色沉淀D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B.BaSO4一定不存在,NaOH可能存在

C.Na2SiO3、BaSO4、BaCO3、Na2SO3一定存在,NaOH可能存在 D.气体B和气体E均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探究实验流程可知,白色滤渣A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B,则A为CaCO3,B为CO2,无色溶液C与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C中含Na2SiO3、Na2SO3,白色沉淀D为硅酸,气体E为SO2,由上分析可知,一定存在Na2SiO3、Na2SO3、CaCO3,不存在BaSO4,无法判断NaOH,以此来解答。 【详解】

A. 生成白色沉淀D为硅酸,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A项正确; B. 由分析可知,BaSO4一定不存在,NaOH可能存在,B项正确; C. 由分析可知,BaSO4一定不存在,C项错误;

D. B为CO2,E为SO2,均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项正确; 答案选C。

8.常温下,pH=1的某溶液A中含NH4+、K+、Na+、Fe3+、Al3+、Fe2+、CO32-、NO3-、Cl-、I-、SO42-中的4种,且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有上述离子中的NO3-、Al3+、SO42-、Cl-四种离子 B.实验消耗Cu 14.4 g,则生成气体丁的体积为3.36 L C.沉淀乙中一定有BaCO3,可能有BaSO4

D.一定没有Fe3+,但是无法确定是否含有I- 【答案】A 【解析】 【分析】

pH=1,说明溶液显强酸性,说明有H,CO3一定不存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H4)2CO3溶液,Fe3+和CO32-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红褐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Fe3+,但溶液乙中加入Cu和硫酸,产生气体丙,气体丙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气体丁,因此,丁为NO2,丙为:NO,说明原溶液中有NO3-,但是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因为Fe2+、I-具有还原性,因此不能大量存在,因此白色沉淀甲为Al(OH)3,原溶液中含有Al3+,根据溶液显电中性,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总物质的量浓度为3n(Al)+n(H)=3×0.1+0.1=0.4mol·L-1,而NO3-所带电荷数为0.1mol·L-1,又因为各离子浓度为0.1mol·L-1,因此原溶液中含有SO4、Cl,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pH=1,说明溶液显强酸性,说明有H+,CO32-一定不存在,

A.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H4)2CO3溶液,Fe和CO3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红褐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Fe,但溶液乙中加入Cu和硫酸,产生气体丙,气体丙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气体丁,因此,丁为NO2,丙为:NO,说明原溶液中有NO3,但是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因为Fe、I具有还原性,因此不能大量存在,因此白色沉淀甲为Al(OH)3,原溶液中含有Al,根据溶液显电中性,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总物质的量浓度为3n(Al3+)+n(H+)=3×0.1+0.1=0.4mol·L-1,而NO3-所带电荷数为0.1mol·L-1,又因为各离子浓度为0.1mol·L-1,因此原溶液中含有SO42-、Cl-,故A正确; B.题目中没有说标准状况,因此无法计算气体体积,故B错误;

C.因为加的是过量的(NH4)2CO3,所以有Ba+CO3=BaCO3↓,根据A选项的分析,原溶液中有SO42-,因此也就有Ba2++SO42-=BaSO4↓,因此沉淀乙一定是BaCO3、BaSO4,故C错误;

D.根据A选项的分析,原溶液中一定没有I,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2+

2-

3+

2+

3+

3+

2-

2-

3+

2-

9.离子互换反应的实质是“永远向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下列反应不符合这一实质的是

A.AgCl + 2NH3·H2O →[Ag(NH3)2]Cl + 2H2O B.CuSO4 + H2S → CuS↓+ H2SO4 C.KCl(l) + Na(l) → K↑+NaCl(l)

D.2[Ag(NH3)2]Cl + Na2S → Ag2S↓+ 2NaCl + 4NH3 【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则离子浓度减小,向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据此分析。

【详解】

A.AgCl难溶于水,NH3?H2O为弱电解质,生成络合物[Ag(NH3)2]Cl, A正确; B.生成CuS沉淀,硫离子浓度减小,B正确;

C.KCl和Na为熔融状态发生反应,反应时离子浓度不变,C错误; D.生成Ag2S沉淀和氨气,硫离子浓度降低,D正确; 答案选C。

10.某废液阳离子只可能含有:Na+、NH4+、Ba2+、Cu2+、Fe2+、Fe3+、Al3+中的某几种,实验设计了下述方案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已知:步骤①中,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产生的沉淀会部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步骤①中的现象,说明废液中一定含有Al3+ B.步骤②,由红棕色固体可知,废液中一定存在Fe3+

C.取溶液丙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Na+ D.该废液一定含有NH4+、Ba2+、Cu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沉淀甲灼烧后为红棕色固体,该红棕色固体为Fe2O3,则沉淀甲可能为Fe(OH)2或Fe(OH)3,说明废液中可能含有Fe2+或Fe3+;溶液甲中加入过量硫酸溶液,产生固体乙,则固体乙为BaSO4,说明废液中一定含有Ba2+;溶液乙中加入过量铁屑,产生红色固体,该红色固体为Cu,说明废液中一定含有Cu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由步骤④可知,废液中一定含有Cu2+,而沉淀甲中没有Cu(OH)2,说明加入NaOH溶液

++

后,Cu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甲中,则废液中一定含有NH4,Cu元素以[Cu(NH3)4]2

形式存在于溶液甲中,因此步骤①沉淀部分溶解,不能说明废液中一定含有Al3+,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废液中可能含有Fe2+或Fe3+,故B错误;

C.由于步骤①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因此溶液丙中一定含有Na+,焰色反应显黄色,不能说明废液中含有Na,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废液中一定含有Ba2+和Cu2+,由选项A的分析可知,废液中一定含有NH4+,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Na+、Fe2+、Fe3+、SO32-、SO42-,且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

量相等,将此溶液分为两份,一份加高锰酸钾溶液,现象为紫色褪去,另一份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了难溶于水的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则可能含有K+ B.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则一定含有K+ C.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和SO42- 【答案】B 【解析】 【详解】

向溶液中加高锰酸钾溶液,现象为紫色褪去,说明溶液中含有还原性微粒,可能含有Fe2+或SO3;另一份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了难溶于水的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SO3或SO4;若溶液中阴离子只有SO3,SO3与Fe2+会发生双水解,因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以及SO3会与Fe3+反应,因此阳离子为K+、Na+;若溶液中阴离子为SO4,则阳离子为Fe2+(不能含有K+、Na+,否则溶液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若溶液中阴离子为SO3、

2-2-2-3+2+SO2-4,Fe、Fe与SO3不能共存,故溶液中阴离子不可能同时含有SO3、SO4;综上

2-2-2-2-2-2-2-2-所述,答案为B。 【点睛】

本题推断较为复杂,需要对于离子共存相关知识掌握熟练,且需依据电荷守恒进行分析,注意分类讨论。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CaA1(OH)3↓+2BaSO4↓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 (OH)2至刚好沉淀完全:

2??OH??HCO3??CaCO3??H2O

B.往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Al3+完全沉淀: A13++2SO42-+2Ba2++3OH-

H??SO42??Ba2??OH??BaSO4↓?H2O

D.向含有0.1 mol溶质的FeI2溶液中通入0.1 mol的Cl2:2I— +Cl2【答案】CD 【解析】 【分析】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点:沉淀、气体、弱电解质、金属氧化物不拆;有过量、少量时,少量物质要遵循物质构成比例书写;氧化还原的强弱规律等。 【详解】

A.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则氢氧化钙少量,反应系数要遵循组成比例,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

A1(OH)3↓+BaSO4↓,故B错误;

,故A错误; I2+2Cl--

B.往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Al3+完全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13++SO42-+Ba2++3OH-

C.NaHSO4溶液中滴加Ba (OH)2至刚好沉淀完全,两物质1:1反应恰好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正确;

D.还原性:碘离子>亚铁离子,碘离子优先参与反应,故D正确; 答案为CD。

13.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钠粒:2Na+2H2O=2Na?+2OH?+H2↑

B.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呈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C.用漂白粉溶液吸收尾气中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向含氯化铝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氧化镁:2Al3++3MgO+3H2O=2Al(OH)3↓+3Mg2+ 【答案】BD 【解析】 【详解】

A. 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钠粒,氢离子优先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A项错误;

B.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呈中性,则硫酸根过量,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B项正确;

C. HClO有强氧化性,会将CaSO3氧化为CaSO4,C项错误;

D. 含氯化铝的氯化镁溶液发生水解,溶液显酸性,加入氧化镁,离子方程式为:2Al3++3MgO+3H2O=2Al(OH)3↓+3Mg2+,D项正确; 答案选BD。 【点睛】

本题易错点在C项,判断离子方程式时,一定要分析反应过程,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不会同时存在于产物之中,会进一步发生反应。

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14.一种“氢氧化锶-氯化镁法”制备“牙膏用氯化锶(SrCl2·

(1)锶与钙元素同主族。金属锶应保存在_______中(填“水”、“乙醇”或“煤油”)。 (2)天青石(主要成分SrSO4)经过多步反应后可制得工业碳酸锶。其中第一步是与过量焦炭隔绝空气微波加热还原为硫化锶,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工业碳酸锶中含有CaCO3、MgCO3、BaCO3等杂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8H2O纯度及产率的影(4)“重结晶”时蒸馏水用量(以质量比mH2O:mSrO表示)对Sr(OH)2·

8H2O产率响如下表。最合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当质量比大于该比值时,Sr(OH)2·减小,其原因是_____。

【化学】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p5ca4kuez4n7xz5eecp3x5if1klmb00aw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