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业面。
表2 施工供水设施表
序号 1 2 3
4.3 施工供电
施工用电主要为1.1kW潜水泵和下游3t起重缆索运行供电。在左岸桥台上方起重缆索操作平台旁布置一台50kW柴油发电机,经动力电缆引电至各用电部位。 表3 施工供电设施表
序号 1 2 3 设施 柴油发电机 动力电缆 配电柜 型号 50kW 50mm 单位 台 m 个 数量 1 200 2 备注 设施 水泵 供水支管 水箱 型号 1.1kW φ20胶管 62.8L 单位 台 m 个 数量 1 50 1 备注 5. 施工重难点分析
(1)材料运输难度大。目前杨房沟索桥及右岸临时便道仅供施工人员通行,砌筑浆砌石所需所有材料及设备均需通过下游起重缆索吊运至右岸桥台,吊运前后均需采用人工装卸,运输难度大且耗费人力多。
(2)施工场地狭窄。右岸浆砌石挡墙位于岩石边坡与桥台已浇筑混凝土之间,施工作业面十分狭窄,没有足够的空间堆放材料,需采用边施工边运料的方式进行,导致无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大大降低施工效率。
(3)主要依靠人力施工。因场地实际条件限制,无法采用机械设备辅助施工,每道工序施工均需采用人工进行,施工效率比较低,进度缓慢。
(4)安全风险较大:桥台边坡岩石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弱风化,桥台上下游外侧均为高陡坡且临江作业,在基础开挖砌筑阶段,施工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需安排专职安全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现场实时监督。
6. 施工方案
6.1施工准备
下游3t起重缆索桥是左右岸桥台之间材料运输的唯一方式,故在左岸桥台附近适宜的位置设置一个临时堆放点,以存放块石、砂、水泥以及水箱等材料,同时在右岸桥台与锚板间的适宜位置用编织袋铺设一个存料平台,用于材料堆放和拌合砂浆,在右岸引线隧洞洞口清理出一块平整地,放置水泥、水箱。 6.2材料需用与运输
浆砌石所用块石在左岸桥台上游约100m处原村名房屋拆除弃石堆回采,采用反铲挑选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表面无污垢等杂质的花岗岩。挑选好的块石集中堆放在原料回采区附近,再利用反铲倒运至左岸桥台。待缆索吊到位后,通过人工搬放到起重缆索吊物板上,由缆索吊吊运至右岸,人工搬运卸至右岸堆石区。
水泥取自中转料场水泥仓库,砂取自中转料场砂石骨料生产系统,砂浆采用已批复的M10砂浆配合比在中转料场拌制干料,采用自卸汽车转运至左岸桥台临时堆放点,待缆机到位后,人工装运到起重缆索吊板上,吊运至右岸并人工下放到已铺设好的铁皮上。砌筑时,按配合比加水现场拌合,随拌随用。 6.3施工工艺及流程
施工流程:基础测量放线→基坑开挖→拌制砂浆→基础处理及砌筑→挡墙砌筑→压顶砂浆。
(1)基础测量放线:根据现场工程技术事项联系单所附设计图纸(文号:NO:2013-041号),对挡墙基础位置进行放样。
(2)基坑开挖:挡墙基坑采用人工开挖。基础的部位尺寸、形状埋置深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础开挖完毕,人工清理浮渣并整平。基坑刷底时预留10%反坡(内低外高),预留坡底的作用是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墙体向外滑动。
(3)基础处理及砌筑:挡墙基础开挖后清洗干净局部不平整位置采用砂浆找平,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砌筑挡墙基础。砌筑前,首先将片石中的风化石,杂质等清理干净,砌筑块石顺序先砌“脚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选择比较方正的大石块,先行试放,必要时加以修凿,再在基础面上铺一层3~5cm厚的砂浆,然后摆放石块。
(4)砂浆拌制:砂浆干料在中转料场根据已批复的M10配合比拌制好后,转运至右岸临时存料平台,砌筑时,现场加水湿拌。湿拌时间不得少于45s(或3遍)。砂浆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70~90mm),一般宜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合,已超时或凝固的砂浆不得使用。
(5)墙身砌筑:
a.砌筑前应将石料表面泥垢清理干净,并用水湿润,砌筑时必需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
b.砌筑方法采用坐浆法。用较大的平毛石,先砌转角处、交接处,再向中间砌筑。砌前应先试摆,使石料大小搭配,大面平放朝下,外露表面要平齐,斜口朝内,逐块卧砌坐浆,使砂浆饱满。基础砌筑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镶嵌,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做法。
c.砌筑顺序以自下而上分层砌筑为原则,以2~3层石块为一个工作层,每个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找平,分层砌筑时,应先角石,后边石或面石,最后填腹石,面石应选用有较大平面的块石,使表面整齐,不得使用小石块镶垫。
d.砌筑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预埋3排Φ100PVC管,排水管间排距1.5m×2m,管口采用土工布包裹,排水孔向外横坡为2%,最底层泄水管距地面高度110cm。 e.浆砌石挡墙两端应同桥台和岩石边坡相接,顶部应与桥台顶端平齐。
(6)压顶砂浆:浆砌石墙在砌筑完毕后需用M10砂浆对墙顶抹面,抹面厚度为30mm。 6.4 施工技术要求
(1)砌筑挡墙应保证砌体宽(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挂线位置。
(2)外圈定位和转角石选择形状方正,尺寸相对较大的片石,砌筑时,长短相间并与里层石块咬紧,上下层竖缝错开,缝宽不大于4cm。
(3)较大的砌块应用于下层,石块宽面朝下,石块之间均要有砂浆隔开,不得直接接触,竖缝较宽时可在砂浆中塞以碎石块,但不得在砌块下面用小石子支垫。
(4)砌筑处露面应选择有平面的石块,使砌筑表面整齐,不得使用小石块镶垫。 (5)砌体中,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牢固,较大及较方正的片石应宽免朝下,石块之间应用砂浆填灌密实,不得干砌。
6.5 浆砌石养护
浆砌石砌筑完成后应及时用草袋或土工布进行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期不少于7天,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或承重。
7. 施工资源配置
7.1 施工机械配置
表4 拟投入机械设备
序号 1 2 3 4 5
7.2 劳动力计划
表5 拟投入人员
工种 管理人员 技术员 质检员 安全员 测量员 缆索操作工 人数 2 1 2 3 2 3 工种 汽车司机 缆机驾驶员 砌筑工 普工 修理工 人数 2 2 10 10 1 设备名称 发电机 起重缆索 潜水泵 自卸汽车 对讲机 规格 50kW 3t 1.1kW 20t 单位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1 1 1 3 备注 8. 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8.1 质量保证措施
(1)对进厂材料严把质量关,不合格材料不许进场,按规范要求,按时、按批、按生产厂家检验进场材料各项指标。
(2)砂浆拌制严格按照已批复的M10砂浆配合比进行,拌制完成,在2小时内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