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目标导航 1.明确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会用假说解释自由组合定律。3.明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4.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都是黄色圆粒,这说明黄色和圆粒是______________,绿色和皱粒是______________。
(2)孟德尔又让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但奇怪的是在F2中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同样对F2中不同的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比例为________。
(4)孟德尔还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圆粒和皱粒比为________,黄色和绿色比为________,都遵循了分离定律。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假设豌豆的圆粒、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这样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亲本黄圆豌豆产生______配子,绿皱豌豆产生________配子。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
(3)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_____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________。这样F1可以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________________,比例接近于________________。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_____种
;
遗
传
因
子
的
组
合
形
式
有
________
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表现有______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测交验证:让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杂交。
2.测交验证的作用:测定F1配子的__________________,测定F1的
_________________,判断F1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3.测交验证的结果:与预期的设想相符,证实了:F1是____________,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为________,F1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
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________________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__________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__________________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
5.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4)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遗传规律的完善 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孟德尔选择了________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获得成功的首要原因。因为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__________;严格________________;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2)孟德尔从____________________着手研究,再研究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3)孟德尔运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是获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
(4)孟德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这一科学研究方法。 2.遗传规律的完善
(1)发生时间:形成________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的。
(3)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____。 3.概念辨析
(1)遗传因子与基因:遗传因子是指在生物体内相互独立,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能控制生物性状的物质。遗传因子是由____________最先提出的概念。基因与遗传因子是同种物质,是1909年由丹麦科学家____________最先提出的。
(2)基因型、表现型及其相互关系: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一般地说,表现型相同,基因型__________相同;基因型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型________。
知识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个体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
( )
A.9/16
B.6/16 D.3/16或1/16
C.3/8或5/8
2.黄色皱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yyRr)豌豆杂交,F1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 ( )
A.4种,1∶1∶1∶1 C.2种,1∶1
B.3种,1∶2∶1 D.4种,3∶1∶3∶1
知识点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合多对相对性状
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 )
A.杂种后代中性状自由组合
B.杂种后代性状表现的数量比是9∶3∶3∶1
C.杂种后代产生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D.杂种后代产生的配子自由组合
知识点三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遗传规律的完善 5.下列哪一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
A.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
B.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C.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D.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6.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环境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 )
( )
D.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基础落实
1.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与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下列哪项能体现出不同性状的自由组合
( )
A.F2中有黄圆、黄皱、绿圆、绿皱4种表现型 B.F1全部是黄色圆粒
C.F2中出现了黄皱和绿圆2种类型 D.F2中黄圆和绿皱各占总数的3/16
2.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性状表现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性状表现的比例 ④F1性状表现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3.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
A.1/4
( )
B.1/8 C.1/16 D.1/9
4.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个体占的比例为
( )
A.1/3 C.1/9
B.1/4 D.1/16
5.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
B.yyrr和YyRr D.YyRr和YyRr
A.yyRR和yyRr C.yyRr和YyRr
6.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下列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
C.测交结果中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比例为3∶3∶1∶1 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为1∶1,甜与非甜比例为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