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
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
①②③
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④――→4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④
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并且他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
A.BbCc C.bbCc
B.Bbcc D.bbcc
9.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IiYy)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
A.3∶1
B.13∶3
C.1∶1
D.15∶1
( )
10.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
A.2∶1
3
4
B.9∶3∶3∶1 D.1∶1∶1∶1 5 6 7 8 9 10
C.4∶2∶2∶1
题号 答案 1 2 11.南瓜果形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据此判断,______________为显性,______________为隐性。
(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依据实验结果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_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定律。
(4)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以上实验结果的解释,测交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预测测交子代性状分离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
基因项目 组合 鸡冠形状 杂交组合 A、B同时存在(A__B__型) 核桃状 A存在、B不存在(A__bb型) 玫瑰状 B存在、A不存在(aaB__型) 豌豆状 A和B都不存在(aabb型) 单片状 甲:核桃状×单片状→F1: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 乙:玫瑰状×玫瑰状→F1:玫瑰状、单片状 丙:豌豆状×玫瑰状→F1:全是核桃状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组杂交F1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____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________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________。 答案知识清单
一、1.(1)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2)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3)9∶3∶3∶1 (4)3∶1 3∶1 2.(1)YYRR yyrr (2)YR yr YyRr 黄色圆粒 (3)彼此分开 自由组合 YR、Yr、yR和yr 1∶1∶1∶1 (4)随机 16 9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4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9∶3∶3∶1
二、1.F1 双隐性类型 2.种类及比例 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 遗传因子(基因) 3.杂合子 YyRr YR、Yr、yR、yr 4.分离和组合 配子 遗传因子 遗传因子
三、1.(1)豌豆 性状 自花传粉 (2)一对相对性状 多对相对性状 (3)统计学 (4)假说-演绎法
2.(1)配子 (2)互不干扰 (3)彼此分离 自由组合 3.(1)孟德尔 约翰逊 (2)不一定 相同 对点训练
1.C [具有两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有两种情况:一种是AABB×aabb,另一种是AAbb×aaBB。其子一代均为AaBb,第一种情况子二代有四种表现型:A__B__∶aaB__∶A__bb∶aabb=9∶3∶3∶1,其中A__bb、aaB__属于性状重组类型,占(3+3)/16=3/8。第二种情况子二代中也有四种表现型,其中A__B__、aabb属于性状重组类型,占(9+1)/16=5/8。]
2.A [Yy与yy杂交,F1基因型种类有2种,比例是1∶1;rr与Rr杂交,F1的基因型种类有2种,比例是1∶1。故Yyrr与yyRr杂交,F1的基因型种类有2×2=4种,比例为
(1∶1)×(1∶1)=1∶1∶1∶1。]
3.D [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是:(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因此,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结果及其解释归纳总结的,也适合多对相对性状,所以,A选项错误。]
4.C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种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出现性状的自由组合,4种性状表现的数量比为9∶3∶3∶1,但这些都不能从本质上解释自由组合定律,性状的自由组合实质上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5.C [ 孟德尔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统计分析,获得了成功。选项C是孟德尔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假说。]
6.B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课后作业
1.A [亲本性状为黄圆与绿皱,A中既出现了亲本性状组合,又出现了新的性状组合黄皱、绿圆,体现了不同性状的自由组合。]
2.B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性状表现只有一种,F1产生的配子为YR、Yr、yR、yr,比例为1∶1∶1∶1。F1测交后代中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Yyrr、yyRr、yyrr 4种,性状表现也为4种,比例均为1∶1∶1∶1。]
3.B [由教材中的知识可知,F2中重组性状类型有两种,黄色皱粒(1/16YYrr,2/16Yyrr)和绿色圆粒(1/16yyRR,2/16yyRr)。因此能稳定遗传的(YYrr,yyRR)占2/16=1/8。]
4.B [由图可知,子代黄色、绿色各占1/2;圆粒、皱粒分别占3/4、1/4。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所以子代中黄色皱粒占1/2×1/4=1/8,绿色皱粒占1/2×1/4=1/8。杂交子代中新表现型为黄色皱粒与绿色皱粒,所以共占1/8+1/8=1/4。另一简单方法:子代中出现的皱粒即为新表现型,由图知皱粒占粒形总数的1/4。正确答案为B。]
5.C [子代基因型中Yy∶yy=1∶1,故亲本为Yy×yy;子代基因型中RR∶Rr∶rr=1∶2∶1,故亲本为Rr×Rr,组合即得亲本基因型。]
6.C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显性纯合子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得F1,其基因型是AaBb。让F1自交,F2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双显性性状和双隐性性状分别占9/16和1/16,就一对基因看,显性∶隐性=3∶1;让F1测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例为1∶1∶1∶1,就一对基因看,显性∶隐性=1∶1。]
7.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C [将后代表现型综合为两组分离定律结果,即直毛∶卷毛=(3+1)∶(3+1)=1∶1,黑色∶白色=(3+3)∶(1+1)=6∶2=3∶1。按基因分离定律,当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时
应为测交情况,而当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时,应为杂合子自交情况。因题干中已告知亲本之一的基因型为BbCc,故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为bbCc。]
9.B [由题干分析可知,要表现黄色必须具有Y,同时不能具有基因I,即凡含基因I,表现为白色,不含基因Y也表现为白色。]
10.A [由题意知,基因型为AaBb×AaBb的亲本交配,子代共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A__B__∶3A__bb∶3aaB__∶1aabb,由于3AAB__、3A__bb、1aabb的胚胎死亡,所以存活的个体的6AaB__(黄短)、3aaB__(灰短),表现型比例为2∶1。]
11.(1)扁盘形 长圆形 (2)扁盘形∶长圆形=3∶1(3)两 自由组合 (4)AaBb×aabb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1∶2∶1
解析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长圆形),出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扁盘形)。如果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就会出现性状分离,其比例是显性∶隐性=3∶1,也就是扁盘形∶长圆形=3∶1。写遗传图解时要注意使用规范的符号和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如果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出现的性状比例是9∶6∶1,与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性状的子二代的比例9∶3∶3∶1相似,说明其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而且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通过比较9∶6∶1与9∶3∶3∶1可以推知,两对等位基因中存在两个显性基因时是扁盘形,都是隐性基因时是长圆形,只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是圆球形。测交实验就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交配,即让AaBb与aabb交配,其后代中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的比例关系是1∶2∶1。
12.(1)测交 1∶1∶1∶1 (2)核桃状∶豌豆状=2∶1(3)80 (4)6 1/4
解析 (1)先根据题意写出甲组亲本已知基因型:A__B__×aabb,然后根据后代表现型推导出亲本基因型,后代有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四种表现型,则核桃状亲本必为AaBb。亲本的杂交方式为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2)同理推导出乙组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1/3AAbb、2/3Aabb)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aaBB)杂交,杂交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① 2/3Aabb×aaBB ↓
核桃状1/3AaBb 1/3aaBb豌豆状 ② 1/3AAbb×aaBB ↓ 核桃状1/3AaBb
则核桃状∶豌豆状=(1/3+1/3)∶1/3=2∶1。
(3)丙组子代全为核桃状A__B__,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F1基因型都是AaBb,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即AaBb×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9∶3∶3∶1,已知玫瑰状冠的有120只,则豌豆状冠的也有120只,其中豌豆状包括1/16aaBB和2/16aaBb,杂合子理论上占2/3,即80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按分离定律对每一对分别求解:Aa×Aa,子代3种基因型,纯合子为1/4AA、1/4aa;Bb×bb,子代2种基因型,纯合子为1/2bb。所以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2×3=6种,后代纯合子为1/4AA×1/2bb+1/4aa×1/2bb=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