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国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不同种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感受祖国传统艺术和文化丰厚底蕴。 2过程和和方法:
通过对比欣赏,了解中国画作品题材,种类,风格,初步掌握中国画欣赏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对中国画的兴趣,珍视中国画艺术,增强名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及形式美感,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画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加以描述。 教学过程: 二.导入:
1.播放视频(上海美术制片厂水墨动画牧笛) 师:,它带给你怎样的美感,?
生:(墨遇水可以有很多变化,非常的美妙) 师:肯定学生,并作补充说明、
师:你们觉得这样美轮美奂的墨色变化会和我们一边的那副作品有关系呢?(出示不同画种的绘画作品,如版画,油画,素描,装饰画,水粉画,国画)
生:判断并作出决定,说出理由。 师:你知道我们把这类画成为什么画?
师:我们之所以把这种独特的绘画艺术称之为中国画,是因为在我们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土生土长出来的艺术形态。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事情。
师:那今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和了解中国画。 出示课题:“认识中国画”
课件出示作品:《韩熙载夜宴图》 《泼墨仙人图》 《出水芙蓉图》 《荷花》。
师: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这几幅作品,你能判断出它使用什么工具材料完成的么?
生:(毛笔,纸,墨汁 等)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它就是用老师手中的这几样工具完成的,出示 (事先准备好的工具材料)笔、墨、纸、砚。我们把这四样工具成为“文房四宝”。是我们学习书法和国画常用的工具。
师:一张纸、一支笔、一碟墨、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些生动的画作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国画作品。
生欣赏作品 小组讨论:
师: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你能否将这几幅作品归类。请小组代表谈谈你们是怎么归类的。有几种方法?
(生:方法一《韩熙载夜宴图》和《出水芙蓉》为一类。《泼墨仙人图》和《荷花》为一类) 师:谈谈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生:(第一类都比较的细致,有颜色。第二类比较随意,笔法没有太细致。学生集思广益)
师:对答案给予肯定,并作补充说明。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就像同学们所说第一类很精美,还设色所以我们这类中国画叫做工笔画。 工笔顾名思义就是工整,严谨。工笔画注重形似,讲求精致逼真,有细腻感。把画的东西的形态很精细的体现出来,颜色也符合真实的色彩。 第二类: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用色比较单一,并且感觉很简单 所以这一类绘画作品我们也有一个名称叫“写意”他有什么样的绘画特点呢?
小组讨论完成师做补充说明
(写意注重神似,画的时候讲究随心所欲,把所画的意境体现出来,有豪放感,颜色一般不花哨,主要以墨色为主)所以我们按表现技法可以讲国画分为: 板书:工笔
写意
请同学们完成此表格
师:除了这种分法你还可以怎样归类?
(生:方法二《韩熙载夜宴图》和《泼墨仙人》为一类。《出水芙蓉》和《荷花》为一类。 师:谈谈它又有什么共同点。
生:小组代表发言(前两张作品都有人,后面的都是植物) 师:我们按表现内容的不同又可以把中国画分为: 板书:人物画 花鸟画 山水画
师:《富春山居图》属于山水画,(可以穿插一个小故事)同学们仔细读图,这幅作品是怎样来表现远景和近景的? 生:观察思考 师;出示更多的写意作品,
问,为什么这些作品只用了墨色,却让画面如此生动自然。究竟隐藏了什么小秘密? 生:(墨色的深浅变化)
师:示范墨色的变化(焦、浓、重、淡、清) 生:观看示范
师:小结,一幅生动的写意国画,一定要控制好墨色的浓淡清重。而光有墨色的深浅变化还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为了画面的更加美观同学们看看这几幅作品中又多了什么?他们带给你怎样的美感呢?
出示课件:中国画的形式美 作品欣赏
生:欣赏并思考(多了字,还有章) 诗、书、画、印
师: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一种独特变现形式 欣赏不同的画作的形式美,诗配画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独特的艺术之美。 艺术实践:
选你最喜欢的一副绘画作品,从作品的题材、笔墨、用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描述,用大约150字的短文写出你的感受,并在小组交流。
总结:中国画是我们中华名族绘画艺术的主体,有着悠久的名族传统和历史源远。它是土生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璀璨文化所以作为我们中华儿女更应该学会以欣赏美,发现美,弘扬我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课后反思及总结:
本节课属于欣赏评述,由于中国画这节课信息量和知识量较大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