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水资源公报2009年
云南省水资源公报2009
我省2009年入秋以后,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严重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明显不足,随着温高少雨的持续,旱灾逐步蔓延、扩大,最终发展成为2009—2010年秋、冬、春、初夏连旱的严重旱灾,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历史罕见。旱灾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大旱暴露了我省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异常严重等问题,也给我省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仅是解决我省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事关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本期《云南省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为云南省水利厅发布的第十四期《公报》。《公报》以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09)要求的内容和技术标准为编制依据,以水文部门的实测水文数据和水利部门的统计资料及各州(市)报送的供用水资料为基础,并收集统计、气象、农业和城建等部门的有关资料,经汇总和综合分析后编制而成,《公报》的主要内容有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耗排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质量、重要水事等。
批 准:周运龙
审 定: 陈坚
审 核: 张明 李苦峰
责任编辑:伍立群 此里能布
副编辑:王红鹰 朱远高 唐浩波
编辑人员:曹矿君 朱学安 胡 涛 李 菊马绍雄 毛建忠
综 述
孔桂芬
2009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963.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3691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4.7%,为有资料以来平均降水量最少的一年,属特枯水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57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8.7%,比上年偏少31.9%。产水模数为41.1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3450立方米。全省入境水量1321亿立方米,出境水量2829亿立方米。
2009年全省水利工程年末蓄水总量54.81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2.2%;九大高原湖泊年末容水量283.8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7%。
2009年全省河道外供水量152.6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45.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4.323亿立方米,其他水源(污水处理回用及雨水利用)供水量2.573亿立方米。全省河道外用水量152.6亿立方米,其中,生产用水量134.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4.73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3.155亿立方米。全省用水消耗量88.94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58.9%。
全省水力发电用水量1997亿立方米。
全省废污水排放量17.60亿立方米(不包括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排放量)。 2009年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334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24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值、不含火电)用水量100立方米,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492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125升/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70升/日。
2009年全省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较,河流及水库水质略有好转,但大部分污染严重的河段水质仍未得到改善;水源地水质状况较上年略有下降;九大高原湖泊基本持平。
2009年全省共评价河长12252.7千米,水库54座、九大高原湖泊及主要供水水源地34处。水质符合地表水资源质量Ⅰ~Ⅲ类水质标准的供水水源、水库、河段长分别占评价数的91.2%、74.1%和79.6%。在九大高原湖泊中,泸沽湖、
抚仙湖、洱海水质符合Ⅰ~Ⅲ类,其余湖泊水质为劣Ⅴ类;藻细胞密度最小的为泸沽湖,其次为抚仙湖;滇池的藻细胞密度最大,其次为杞麓湖。
图1水资源分区图 表1水资源分区表
水资源量
一、 降水量
2009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963.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3691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4.7%,比上年偏少27.8%,属特枯水年。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降水量最大,为1524.0毫米;楚雄州最小,为615.4毫米。与常年比,昆明、保山、文山、楚雄、曲靖5个州、市年降水量偏少35.9%~30.6%;怒江、德宏、昭通、玉溪、大理、红河、临沧7个州、市偏少28.9%~20.6%;西双版纳、迪庆、丽江、普洱4个州、市偏少18.3%~14.6%。
与上年比,文山州偏少41.4%;昆明、楚雄、昭通、大理、保山、曲靖6个州、市年降水量偏少38.0%~30.0%;西双版纳、玉溪、红河、怒江、迪庆、德宏、临沧7个州、市偏少29.1%~20.2%;普洱市和丽江市分别偏少16.3%、11.1%。
图2 2009年行政分区降水量与常年比较
水资源分区中,伊洛瓦底江年降水量最大,为1580.0毫米;赤水河最小,为619.6毫米。与常年比,乌江、怒江(上)、盘龙河、南盘江、澜沧江(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