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免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3:52: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8.__________________于1945年首先报道了在胚胎期移植排斥反应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多发性硬化症 接触__________________抗原所致免疫耐受现象。他观31.诱导耐受可采用的方法 察到异卵双胎小牛在胚胎发育期由于_______________A.切除成年鼠的胸腺 B.切除成年动物的脾脏 C.注相互融合,出生后两头小牛体内可同时存在两种不同血射适量佐剂 D.注射大量单体分子E.注射大量聚体分型抗原的红细胞,构成__________________。 子 19.外周器官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抗原在_______________32.中枢耐受形成的机制是 细胞表面不表达,因此体内存在针对组织特异性自身抗 A.克隆无能 B.克隆消除C.免疫忽视 原的T、B细胞克隆,但它们通常处于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20.与免疫耐受有关的的抗原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1.外周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和信号传导途径调控因子的影响。 三、选择题A型题 22.关于免疫耐受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现象 B.T和B细胞都可发生免疫耐受 C.免疫耐受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应答 D.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 E.中枢免疫耐受状态可持续终身 23.B细胞形成免疫耐受的特点是 A.需低剂量TI抗原诱导 B.需低剂量TD抗原诱导 C.需较大剂量抗原诱导 D.所需诱导时间较短 E.耐受维持时间较长 24.诱导免疫耐受宜采用的方法 A.皮内注射凝聚的抗原 B.静脉注射颗粒性抗原 C.肌肉注射含佐剂的抗原D.静脉注射可溶性蛋白单体 E.皮下注射抗原和丝裂原 25.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消除的主要原因是 A.骨髓基质细胞缺陷B.胸腺内引发的阴性选择过程 C.组织特异性抗原的存在 D.组织细胞不表达B7等协同刺激分子E.自身抗原量表达太少 26.易被诱导形成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A.B细胞 B.巨噬细胞 C.单核细胞、 D.T细胞 E.NK细胞 27.引起中枢耐受的抗原是 A.任何抗原B.外源性抗原C.颗粒性抗原 D.各组织表达的共同自身抗原E.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 28.大剂量抗原诱导形成免疫耐受的原因是 A.抗体形成速度慢,而代谢速度快B.抗原过剩,可中和相应抗体 C.不足以激活T及B细胞 D.应答细胞处于免疫忽视状态E.调节性T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应答 29.不能通过建立免疫耐受进行防治的疾病 A.骨髓移植排斥反应B.I型超敏反应C.类风湿性关节炎 D.非肥胖型糖尿病 E.肿瘤 30.可通过打破免疫耐受进行治疗的疾病是 A.慢性病毒性肝炎 B.I型超敏反应 C.骨髓D.Ts细胞活化 E.耐受分离 33.诱导B细胞耐受 A.所需抗原量较高,耐受持续时间较长 B.所需抗原量较低,耐受持续时间较短 C.所需抗原量较低,耐受持续时间较长 D.所需抗原量较高,耐受持续时间较短 E.比诱导T细胞耐受容易 B型题 (34~37) A.重症肌无力 B.I型超敏反应 C.肿瘤D.新生儿溶血症 E.交感性眼炎 34.可通过脱敏治疗的疾病 35.与胸腺微环境基质细胞缺陷密切相关的疾病 36.不能通过建立免疫耐受治疗的疾病是 37.免疫隔离部位抗原释放所致疾病是 (38~41) A.克隆消除 B.克隆无能

C.免疫忽视 D.耐受分离 E.高带耐受 38.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缺乏活化第二信号可导致淋巴细胞

39.自身应答性T细胞在胸腺中经阴性选择后导致 40.口服抗原获得局部粘膜免疫,却导致全身免疫耐受的状态称为

41.自身应答性T细胞与相应组织特异性抗原并存,但不引发自身免疫病的状态称 四、问答题 1.简述免疫耐受的特点及生物学作用。 2.试述后天接触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主要影响因素。

3.试述免疫耐受的主要形成机制。 4.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建立免疫耐受? 有哪些措施? 5.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打破免疫耐受? 有哪些措施? 第十三章 超敏反应 一、名词解释 1.超敏反应2.变应原3.Ⅰ型超敏反应 4.Ⅱ型超敏反应5.类Arthus反应 二、填空题 6.Graves病属_____________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属_______________型超敏反应。 7.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类抗体。 8.无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超敏反应。 9.IgE是引起__________________超敏反应的抗体,易

于与肥大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_结合。 丙种球蛋白 D.IL-2 E.抗淋巴细胞丙种球蛋白 10.Ⅱ型超敏反应常见的疾病有__________ 、25.下列哪项属于Ⅲ型超敏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溶血性贫血B.接触性皮炎C.荨麻疹 11.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D.类风湿性关节炎 E.异种皮肤排斥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免疫复合物所致基底膜损伤主要由下列何种物质引三、选择题A型题 起 12.下列哪项不是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A.溶酶体酶 B.淋巴毒素 A.发生快,消退也快 B.需要IgE和补体的参与 C.链激酶 D.溶血素 E.IL-1 C.多无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 D.与遗传有关 E.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13.Ⅰ型超敏反应主要是哪一类抗体介导产生的 A.IgG B.IgE C.IgA D.IgD E.IgM 14.以下哪种成分不是来源于肥大细胞 A.组织胺 B.缓激肽 C.血小板活化因子 D.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白三烯 15.易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5 D.IL-3 E.IL-4 16.用特异性变应原进行减敏治疗,诱导机体产生的封闭抗体主要是 A.IgA B.IgM C.IgG D.IgE E.SIgA 17.脱敏疗法适用于 A.青霉素过敏者 B.抗毒素过敏,而又必须使用者 C.食物过敏者 D.可以避免接触变应原者 E.以上均不可 18.与IgE合成无关的因素是 A.变应原的种类 B. IL-4,IL-13 C.IgE Fc受体 D.肥大细胞 E.CD4+ Th2细胞 19.与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是 A.变应原 B.个体差异性 C.FcγRⅠ D.嗜碱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 20.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成份主要是 A.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致敏淋巴细胞 B.抗原、TDTH和Mφ C.抗原、抗体、补体及Mφ D.抗体、抗原及抗原抗体复合物 E.以上均不对 11.青霉素引发的溶血性贫血的机制是 A.青霉素吸附至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B.红细胞膜上出现补体受体C.青霉素吸附至红细胞后直接活化补体D.吸附到红细胞上的补体结合青霉素所致E.抗体的直接溶血作用 22.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多发生于 A.Rh—母亲所生Rh—胎儿 B.Rh+母亲所生Rh+胎儿 C.Rh—母亲所生Rh+胎儿 D.Rh+母亲所生Rh—胎儿 E.上均不可 23.ABO血型不符输血后引起的溶血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不属于超敏反应 24.预防因母婴Rh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可于产后72小时内注射 A.抗Rh免疫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血清27.类风湿因子 A.是自身变性的IgG分子B.是抗变性IgG分子的抗体 C.是自身变性的IgM分子 D.是抗变性IgM分子的抗体 E.大多数为IgG类抗体 28.与Ⅲ型超敏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错误的是 A.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 B.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 C.C3a、C5a及组胺等炎性介质的作用D.炎症细胞聚集及溶酶体酶的释放 E.以上都不是 29.Ⅲ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为 A.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巨噬细胞浸润 B.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中粒粒细胞浸润C.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单核细胞浸润D.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嗜碱性粒细胞浸润E.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 30.病人反复局部注射胰岛素,引起局部红肿、出血和坏死与哪型超敏反应有关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均不是 31.Ⅳ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为 A.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B.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C.中性粒细胞浸润 D.淋巴细胞浸润 E.以上都不对 32.以下哪一项特点不属于Ⅳ型超敏反应 A.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 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C.在接触抗原24小时后发生D.最终效应细胞是活化的单个核细胞 E.可通过致敏的淋巴细胞被动转移 33.迟发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哪些物质有关 A.抗体、补体及淋巴因子 B.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及嗜中性粒细胞C.抗原、Th1(TDTH )、Mφ及细胞因子 D.IgE抗体、抗原和肥大细胞E.抗原、补体及巨噬细胞 34.无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是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 35.下列关于青霉素引起超敏反应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可引起Ⅰ、Ⅱ,Ⅲ或Ⅳ型超敏反应 B.皮试阳性者可采用脱敏注射C.初次注射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D.个体差异明显 E.青霉噻唑和青霉烯酸为半抗原 B型题 (36~41)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非超敏反

36.Arthus反应属于

37.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 38.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 39.结核菌素试验属于

40.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属于 41.过敏性哮喘属于 (42~45) A.单核-巨噬细胞,Th1(TDTH ) B.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IgE D.中性粒细胞、免疫复合物沉积

E.免疫复合物沉积、IgE、巨噬细胞 42.与Ⅰ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 43.与Ⅱ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 44.与Ⅲ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 45.与Ⅳ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 四、问答题 1.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和吸入花粉引起的哮喘属哪一类型的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和防治原则有哪些? 2.简述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3.简述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常见疾病。

4.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中,其参与因素有何异同?举例说明。

5.以结核杆菌感染为例,试述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与其他三型有何不同?

第十四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名词解释

1.自身免疫2.自身免疫病 二、填空。

5.一个抗原的抗原表位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 6.自身免疫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针对__________发生免疫应答,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7.由抗细胞表面受体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8.微生物感染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典型例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0.典型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______________。 11.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______和________的临床特征。12.链球菌感染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3.柯萨奇病毒感染激发的免疫应答可攻击______________,引发______________。

14.Fas/FasL表达异常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三、选择题 A型题

15.下列关于自身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身抗体只存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 B.自身抗体均为IgM类抗体C.自身抗体均为器官特异性抗体 D.自身抗体均为全身性抗体 E.自身抗体大量、持续产生可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16.下列关于自身免疫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能力B.一旦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就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C.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D.健康者体内可测出多种自身抗体 E.生理性的自身免疫有助于维持机体的自稳 17.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A.桥本甲状腺炎 B.IDDM C.突眼性甲状腺肿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8.不属于免疫隔离部位的是

A.胸腺 B.眼球的晶状体 C.玻璃体 D.睾丸 E.脑

19.下列哪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表位扩展无关?

A.SLE B.IDDM C.强直性脊柱炎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多发性硬化

20.与人体肾小球基底膜和心肌内膜有交叉抗原成分的是

A.结肠粘膜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的胞膜成分 D.大肠杆菌O脂多糖 E.衣原体 21.主要是由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A.重症肌无力 B.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突眼性甲状腺肿

22.超抗原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是 A.可激发某些对自身抗原处于耐受状态的T细胞活化 B.可诱导MHCⅡ类分子异常表达 C.可诱导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 D.可诱导自身抗原发生改变 E.可诱导细胞表面MHC-I类分子表达异常 23.能与类风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是

A.自身变性的IgA B.自身变性的IgG C.自身变性的IgM D.自身变性的IgE E.自身变性的IgD 24.下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检出抗核抗体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B.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链球菌感染后的风湿性心脏病 D.重症肌无力 E.类风湿性关节炎

25.属于抗Ⅳ胶原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C.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 D.重症肌无力 E.突眼性甲状腺肿

26.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细胞表面受体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A.突眼性甲状腺肿 B.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C.重症肌无力D.胰岛素耐受性糖尿病 E.以上疾病都不属于

27.药物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是 C.选择性IgE缺陷 D.选择性IgG亚类缺陷 A.导致免疫隔离部位抗原释放B.出现了多克隆刺 E.IgM升高的IgG和IgA缺陷 激剂 C.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导致自身免疫 D.使红细胞13.与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不符的是 的自身抗原成分改变 E.导致MHCⅡ类分子异常表达 A.又称Bruton病 B.只在男性患儿发病 28.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的抗体主要是 C.患儿T细胞数较低 D.患儿反复发生化脓性感 A.抗促甲状腺素抗体 B.抗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染 E.患儿血清Ig水平很低,甚至测不出 C.抗甲状腺细胞微粒体抗体 D.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14.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病一般不包括 E.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自身抗体 29.下列哪种情况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无关? A.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 B.分子模拟 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D.免疫忽视状态的打破 E.多克隆激活 30.环孢菌素A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是 A.促进T细胞表达CTLA -4 B.促进T细胞表达FasL C.抑制激活IL-2基因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T细胞分化增殖 D.抑制APC表达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E.抑制IFN-γ基因转录,使IFN-γ表达受阻 B型题 (31~35) A.变性的自身IgG抗体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C.胰岛素受体 D.乙酰胆碱受体 E.细胞核成分 31.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原是 32.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身抗原是 33.引发胰岛素耐受性糖尿病的自身抗原是 34.引发重症肌无力的自身抗原是 35.引发突眼性甲状腺肿的自身抗原是 四、问答题 1.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 2.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3.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 第十五章 免疫缺陷病 一、名词解释 1.免疫缺陷病2.AIDS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4.获得性免疫缺陷病5.联合免疫缺陷病 二、填空题 6.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____________感染引起的,主要破坏_____________细胞。 8.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免疫缺陷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免疫缺陷病按其发病原因分为______和_________。 11.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病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基因突变引起的。 三、选择题 12.选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不包括 A.选择性IgA缺陷B.选择性IgM缺陷 A.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B.X-性连锁重症联合C.MHCⅡ类分子缺陷 D.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E.伴湿疹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 15.DiGeoge综合征的病因是 A.先天性补体缺陷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C.先天性骨髓发育不良 D.先天性白细胞缺陷 E.先天性吞噬细胞缺陷 16.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病因是 A.胸腺发育不全 B.C3缺乏 C.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系统基因缺陷 D.IL-2受体γ链基因突变 E.整合素β2亚单位基因突变 17.整合素β2亚单位基因突变可以引起 A.慢性肉芽肿 B.白细胞粘附缺陷 C.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 D.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E.性联高IgM综合征 18.CD40L基因突变可以引起 A.性联无丙球蛋白血症 B.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C.T细胞信号传导缺陷 D.性联高IgM综合征 E.慢性肉芽肿病 19.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病因是 A.MHCⅠ类分子缺乏B.NADH/NADPH缺乏 C.MHCⅡ类分子缺乏 D.ClINH基因突变 E.衰变加速因子基因突变 20.属于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是 A.DiGeoge综合征 B.慢性肉芽肿病 C.X-性联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D.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E.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病 21.关于DiGeoge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T细胞信号转导缺陷B.患者易发生病毒、真菌和细胞内寄生菌 C.患者B淋巴细胞数目正常 D.胚胎胸腺移植治疗有效 E.患者外周血T细胞减少或缺失 22.接种卡介苗、麻疹等减毒活疫苗后,可使接种者发生严重感染甚至死亡的原因是 A.B细胞缺陷 B.T细胞缺陷C.补体固有成分缺陷 D.吞噬细胞缺陷E.补体受体缺陷 23.HIV的受体是 A.CD2分子 B.CD3分子 C.CD4分子 D.CDl9分子 E.CD8分子 24.临床反复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的6~9月龄患儿很可能患有 A.选择性IgA缺陷 B.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C.补

搜索更多关于: 医免题 的文档
医免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pj0d9zahf4n25q6n2bm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