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企业要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转变观念,真正意义上认识会计电算化,要同时重视人才和电算化,要意识到会计电算化不单是核算工具和方法的改变,也是对会计本身一次重大的革命,这次革命不仅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企业的管理工作,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从而促进企业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单位都需要统筹安排、全面规划。首先,应确定设计系统目标,一般有单项会计业务电算化、主要会计业务电算化、全部会计业务电算化、核算与管理全面实施电算化。系统目标设计近期、中期和长期三类,并制定相应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基本实施步骤、时间安排、资金预算、软硬件配置和人员配置等。 4.3 软硬件的配置与系统的维护 4.3.1 系统软件的配置
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研究会计软件必须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才能运行。支持会计软件运行的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编程的计算机语言等。若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则其工作平台、编程语言和数
9
据库系统已经确定,用户只能选用相应的系统软件。若自行开发电算化系统,则系统软件的选择非常重要,需在进行电算化规划和系统需求分析时认真选择。 4.3.2 会计软件的配置
配置核算精确、功能完备、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的会计软件是企事业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之一。会计软件的取得一般有两种方式:定点开发和购置商品化会计软件。一般单位都采取后一种方式。各单位在购置会计软件时要根据本单位电算化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目标,选择合适的会计软件。选购软件时主要考虑合法性、通用性、方便性、安全可靠性、售后服务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4.3.3 硬件的配置
计算机硬件设备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石,计算机硬件设备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计算机硬件设备有多种构成模式,要合理选择硬件配置,首相必须合理选择硬件的构成模式。硬件构成模式包括单机系统、多用户系统、和网络系统,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模式配置。在确定了硬件构成模式后,硬件配置的下一步是选择具体的硬件设备。选购时主要考虑CPU、内存和硬盘等,以及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空气调节器、网络设备和电源设备等其他硬件来满足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需要。
10
4.3.4 系统的维护
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是指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工作,它贯穿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整个使用过程。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考虑,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软件维护和数据维护三个方面,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必须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会计数据管理制度。 4.4 管理体系
制定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成功的基础;做好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工作,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成功的重要保障。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工具与程序、会计数据与信息的表现形式、会计档案的保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包括制定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等;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是指企业在建立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后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立新的职能部门、对原有部门的调整和制定完备的用户组的管理策略等。 管理体系应具有全面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还应具有规范化的计基础工作要有健全的会计制度、规范的核算规程和完整准确的数据,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是以已具备的处理方法为基础,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会计电算化工作。不搞好会计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对无规律、不规范的会
11
计数据进行处理,电算化工作将无法顺利展开。在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管理人员要具有现代化管理意识,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的计划和实施工作,调整企业的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内部也应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章,结合单位的实际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人员的任职资格应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对操作流程、操作权限、操作记录等制定操作管理制度,对数据管理和系统维护也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4.5 会计电算化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不仅需要会计、计算机专门才人,也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涉及到财会部门和人员,还有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可见搞好会计电算化人才工作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一直以来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人才培养问题已受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会计电算化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的成败。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除了算工作外,也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配备满足企业的电算化人才,有两种办法可行:引入高素质电算化人才和对会计人员进行电算化培训。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可分为三个层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