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心声》微型课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3:51: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

《心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梳理作品情节。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概括人物形象。

3、在老师引导下换位思考,深刻体会“心声”的含义,培养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 学习重点:

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概括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体会“心声”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掌握生词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2.教师准备相关资料,便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语言尽量简洁,自然引入课文,并板书题目和作者。)

二、默读课文,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梳理作品的故事情节。

(一)公开课前,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程老师的拒绝。

(二)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书,回忆起了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三)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勇敢地指出了赵小桢朗读的不足之处,反遭到同学们嘲笑。 (四)公开课上,李京京在赵小桢因怯场而没有举手的情况下,勇敢地举手并饱含深情地读完课文,感动了老师和同学们。

(先确定四个时间点,再以“李京京……”的形式梳理情节,为概括人物形象做准备)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概括人物形象。

1. 心理描写是本文刻画主人公形象的重要描写方法,请举例说明,并谈谈其好处。 本文关于李晶晶的心理描写很多。如他有想读课文的愿望;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老师拒绝后的失望和无奈;他在小树林里读《万卡》时对爷爷和妮儿的思念和心里的难受;第二天赵小桢等同学在教室里练习读书时他心里痒痒的;在公开课上,赵小桢怯场没有举手使他想读书的念头再次涌现出来;他由于读书太投入而读过了头的懊悔等。

这些心理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路历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结合作品内容,谈一谈李京京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李京京是一个善良宽容、真诚勇敢、积极乐观、执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少年。 (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归纳总结)

四、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拓展延伸,深刻理解“心声”的含义。 1.假如你是李京京,你会对父母、爷爷、妮儿说些什么? 2.假如我们是作者,我们会对李京京和程老师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运用第一人称的诉说形式,使其深刻理解“心声”的含义,老师总结、归纳)

五、课堂小结

(言简意赅,紧扣作品主题。) 六、布置作业

请拿起自己的笔,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字,表达自己最想倾诉的心声。

六、板书设计

心 声

黄蓓佳

公开课前——回家路上——第二天放学后——公开课上

呼唤亲情友情 鼓励学生追求美好生活 呼吁老师关爱每个学生 渴望宣泄情感

七、教学反思

《心声》是一篇反映校园生活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我设计的是“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和他们一起走进文本,共同学习;在设计学习目标时,我紧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逐层加深;授课时,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默读课文、主动参与分角色朗读课文、梳理作品情节等活动;探讨“心声”的含义时,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进行拓展延伸,使其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板书设计力求简洁准确,清晰醒目。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作为老师,公开课应该上得实在,不能片面追求现场效果;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

通过反思,我觉得分角色朗读课文效果很好,但占用了不少时间,使后面教学步骤的进行稍有些紧张,我心里十分矛盾。今后,我仍将在微型课教学设计方面积极探索,力争有所突破,不断进步。

搜索更多关于: 《心声》微型课教案 的文档
《心声》微型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po1801vyz47hq710eg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