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课 童 年
教学内容:
一、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 二、表演《摇啊摇》《小酒窝》 三、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犹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在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三、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四、流畅地唱好《摇阿摇》《小酒窝》,有感情地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重点:
一、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三、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难点:听辨音的高低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投影仪、教学光盘
课时准备: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复习学过的知识,复习学过的歌曲。
教学目的:巩固上学期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对上学期学习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难点:
1.调整学生的声音状况,使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2.巩固已学旧知、检查掌握情况。 教具准备:琴、录音机、磁带、粉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1.提示坐姿、情绪
2.长音练习 (1=C-D lu)
要求:各母音的口形要正确, 律上行打开嘴巴,下行注意气息支持。 三、复习旧歌
1.<<粉刷匠>> 边唱边表演。
(1)请同学们说说歌曲的情绪。(诙谐 欢快) (2)集体用正确的情绪表演唱一遍。 2.<<小燕子>>
(1)请几位同学说说歌曲的情绪(优美地)。 (2)集体有感情地演唱一遍。 3.<<小小牵牛>>
(1)教师提示歌曲情绪。
1
(2)集体跟音乐表演唱一遍。 四、复习旧知 1.音阶
(1)请一位学生说说音阶排列的顺序。 (2)大家一起跟琴唱一唱。
(3)看老师在音乐小台阶上写出音阶。
(4)集体看黑板上五线谱中的音符:认一认 并唱一唱。 2.音乐符号与记号
(1)小节 小节线 终止线 (2)反复记号 反复跳跃记号
(3)延长音记号 连线 (延音线.圆滑线) 五、介绍本学期学习内容 1.翻看目录
老师介绍本学期学习的歌曲,欣赏等内容。 2.提出本学期的学习总目标和要求。
(1)提高整体音色、整齐程度,认真进行发声练习。 (2)加强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独立视唱能力。 (3)学会正确使用竖笛,并掌握基本演奏方法。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多种手段表现歌曲内容。 3.自由翻阅课本。 六、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童年的回忆》 二、表演《摇啊摇》 教学目标: 一、《童年的回忆》《摇啊摇》等作品,犹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在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一、听音乐,进行表演,来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二、通过编创与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具准备:琴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长音练习 (l=C-D lu) 2.弹性练习 (I=C-F Iu)
要求:双手扶小腹部,感受腹部用力的感受,声音短促有弹跳感。 3.母音练习 (I=C-E a.o.i.u)
2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 1.初听歌曲一遍。(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学生将听觉与视觉合二为一,从图形谱中了解旋律进行的状态。
3、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从中感受音乐进行速度的快慢与欢快、甜美的关系。
4、生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自己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5、从小白兔、乌龟的行走速度对比中讲解速度记号的“快”与“慢”,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兔、龟比较,引出“中速”。
6、再听音乐,由学生自己完成音乐的排序号及填空(速度、情绪)的书面作业。 三、表演《摇啊摇》
1、边看书上的插图,边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 2、教师范唱,学生试着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3、四小节一句跟琴模唱曲调,要求唱得连贯流畅,象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 4、跟教师的伴奏,学生试着把歌词填进曲中。 5、听录音。(进行即兴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自由选择两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用滚动式敲击三角铁,即用金属棒在三角铁内滚动。 按强拍打击三角铁,让学生在实践中自由选择。
也可两者兼有之地演奏,如在长音处用。 。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小酒窝》
二、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三、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我们多么幸福》《小酒窝》等作品,犹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三、流畅地唱好《小酒窝》,有感情地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重难点:准确听辨音的高低,进行编创活动,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力。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长音练习 (I=C-D Iu) 2.顿音练习 (I=C-F Ii Ia) 3.母音练习 (I=C-D a.o.i.u) 二、表演《小酒窝》
1.教师范唱,学生感受。
3
2.听范唱录音伴奏,老师演唱。
提问:请大家仔细听,我唱的两句歌有什么不同(教师范唱a、b两句,各4小节)?适时提示:歌词、节奏、曲调。听老师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个音吗? 3、学生模唱曲调。 4、歌词跟唱。
5、学生基本唱熟,请相邻两同学在“呀子喂”处相互按节奏拍拍手“ ”以加强节奏感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来表达喜悦的情景。 6、排练表演唱《小酒窝》,进一步激发学生演唱的兴趣,强化审美情趣。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听音乐。
2. 教师简介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3.复听。
(1)分别请两位同学朗读歌词。 (2)集体跟琴默唱歌词。
(3)请同学们轻声哼唱歌曲。
4、问: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1)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2)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3)生活在21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 5、 编创与活动
再次聆听,要求学生:当你听到歌曲高潮时(兴高采烈)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希望学生独立思考,认真聆听,切勿人云亦云。 四、听辨练习活动
1、这个练习为下节课学习“3、5、6、”音高作听觉铺垫。 2、本练习是二年级听辨音高的复习与提高。
3、不要求学生唱唱名,而是用lu进行听辨模唱,以提高学生对音高的听辨记忆。 4、教师在“3、5、6”三个音中作两个音的旋律音程听辨训练,如“3 5;5 3;5 6;6 5;3 6;6 3等。 五、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草 原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听音乐,编舞蹈,故事,发挥想象力。 能力目标:边聆听音乐,边从中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感受草原的魅力。 教学内容: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
教学重难点:边聆听音乐,边从中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