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混元太极拳与养生和健身讲座要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8:03: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明白了上述道理,并付诸实践,才能在练拳时逐渐做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周身一家。以心行气,使气不离丹田(开时气行周身,合时气归丹田,出肾入肾,任督相交),浑灏(hao水势大)流行,一气呵成。

(二)吴彬先生(北京市武协主席)在首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的讲话:

太极拳对人类健康非常好,陈式混元太极拳非常高超。“徐才先生(中华武协主席)讲:“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混元太极拳好,中国武术是肢体活动与意念活动。专家指出,生命在于运动,怎么运动?静达到身体内部的运动,人的身体出毛病在内脏。混元太极拳是更高级的拳术。

(三)冯志强先生在首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上授课:《练拳秘诀》:(根据记录整理)

怎样练好太极拳,练好功夫,向大家汇报,一起研究。根据两位老师的亲传,结合自己几十年练拳经验,讲一讲混元太极拳练习秘诀。

混元太极拳修炼方法:为什么突出混元太极,混元是太极之本象,太极本象是混元,混,取万物万象之意;元,为初始根本之意。通过练习、修炼心意混元功、混元太极拳,练就丹田一粒混元气,达到四两拨千斤,小力胜大力的效果。天地是太极,人身亦是太极,调节阴阳,平衡阴阳。为什么突出心意,心意是最高级的思想。混元太极拳,它既是阴阳,也是易理,是最高的力学原理。混元太极也符合人身的生理现象,身上气血流通也是混元,(中医理论指出:人身的气血沿着经络一天转50周,白天25周,夜晚25周,把营养输送全身。)任督二脉通了,周身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就都通了,身体就不会得病。

练拳要做到松柔圆活、安舒,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要足,周身气血流通,身上要放松,气血才能流通。不能用力,看似把人打出去,实际是把人松出去的。处处要虚灵、灵敏,气达到全身,反映更好、更快。一动就变,虚灵,即虚即灵,合时五心要吸,开时五心要呼。劲力才整,劲发一点,点点透骨。能量转化只有放松,气血才能通畅。必须要松净松透,腹内松净气腾然,松至脚,内气内劲才能起于脚,达于腿,施转于腰,传于臂膊,形于手指。

身心要泰和,只有泰和才能养我浩然正气,只有泰和才能长寿。越练越豁达,什么事不生气,不急躁,练拳过程是修身养性的过程,增加吸气量,提高用氧量,

9

气通血通,细胞不易死亡,延年益寿。要学会能容人、容事。

心意是做好任何事的前提,科技、发明、任何事情都由它创造。练拳练功以心意为指导,不能以力为指导。推手也是意到、气到、劲到,首先用心意去推,不丢不顶。头顶百会穴与会阴穴上下一线串,不然,身晃动,身歪斜,气行不正。要静中生动,做任何事都要静,睡眠、打坐、练拳、练内功、工作、学习,达到极好效果。要极静,对思考问题、练拳都有好处,达到混元一体。

做好单式基本功练习,达到出神入画,单式能多练,套路不能多练。单式子,可练几十遍,几百遍,上千遍,熟能生巧,拳打千遍自然熟,拳打万遍神灵现。混元气功非常简单,易学易练,气感强,功效快,要多练。要拳功结合练,今天没有时间,可以不练拳,功不能不练。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内气不充足,功效差。混元内功老、少、强、弱都要坚持练功,结合我自身的体会,提出练功很重要。推手也要注意练单式,练套路也要多练单式,也是练气的过程,百炼成钢。

生活要有规律,饮食基本吃素,肉吃多了对健康不好。注意修养,遇事不怒,坚持走路。要常坐,多坐。在空气好、环境优美、安静的地方练功。不要用力,要放松练。

下面谈谈混元太极拳练习秘诀:

1.慢练为养,快练为伤,快练气血跟不上,伤气伤身。

2.柔练为养,刚练为伤,每个式子不要用力,做到以意行气,以气领劲,意到、气到、劲到,用意不用力。 3.舒练为养,缩练为伤,缩练气血不流通。

4.圆练为养,方练为伤。练拳心意要静,动作要中正安舒,放松放慢,心意要静,用心想着练拳,开时气贯四梢,合时气归丹田,虚领顶劲,柔和舒展。

5.中正练为养,歪斜练为伤,练拳上下一线串。立身中正,方能支撑四面八方。

6.心静为养,身乱为伤,待心静了,用心想好了再练。 7.和练为养,怒练为伤。练拳要心平气和,心情愉快。

8.练意为养,练力为伤,意到、气到、劲自然到。练意不练气,练气不练力。做到形断气不断,气断意相连。贵在精、气、神,手眼身法步。

10

做到三不练:一.天气不好不练,如大雾、大风、大雨、电闪雷鸣等恶劣天气不在户外练;二.生气发怒时不练;容易逆气,胸口堵得慌;三.酒后、饭后、身体不适不练,饭后一小时再练。

(四)人体各部位姿势十二项要求:上海科体学院教授顾留馨

1.心静体松;2.中正安静;3.虚领顶劲;4.气沉丹田;5.含胸拔背;6.沉肩坠肘;7.坐腕松掌;8.松腰敛臀;9.尾闾中正;10.屈膝松胯(圆裆);11.步分虚实;12.上下一线。(严格要求,循序渐进,反复练习,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五)怎样练习太极拳

要在拳理指导下,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开合到位,规范准确,潜心钻研,练习太极拳。

(1) 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

1.太极十三势:冯先生讲:“打太极拳不可不明十三势,不明此即不明拳。”太极十三势即八种劲法和五种步法。 八种劲法:

【1】 棚:往上用劲即为棚。

【2】 捋:两手臂往回或往左右后方用劲为捋。 【3】 挤:两手或臂向外推为挤。 【4】 按:两手向下用劲即为按。 【5】 采:以手回抓突然顿挫为采。

【6】 挒:抓截对方反关节用弹抖力施之为挒。 【7】 肘:用肘向外靠击为肘。 【8】 靠:用肩、胯击对方为靠。 五种步法:

【1】 进:以气催身向前进步。 【2】 退:以气催身向后退步。 【3】 顾:左顾,以意行气向左闪转。 【4】 盼:右盼,以意行气向右闪转。

【5】 定:中定,要求气沉丹田,动中能定,动中有静,中定在虚实之中。

11

八门五步,以意练气,以气运劲,以劲为用的方法。其中,心意是十三势的统帅,混元气是十三势的根本,刚柔内劲是十三势的核心。

2.太极缠丝劲:陈氏第十六代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中指出:“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1】 什么是螺旋形的缠丝劲?缠丝劲即符合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力学原理,

又符合人的身体生理功能。陈照奎先生讲:“太极是棚劲,动作走螺旋;”王长海老师讲:“太及是圆劲,动作均缠丝。”陈照丕先生在理论十三篇中明确指出:“缠丝劲分顺缠、逆缠、上缠、下缠、左缠、右缠、大缠、小缠、正缠、倒缠以及百般缠法,都是结合中气运行的”。陈正雷老师在《陈氏太极》一书中指出:“通过旋踝转膝,旋胯转腰,旋腕转肩以及胸腹折叠运化之劲的引导,形成其根在足,行于腿,主宰於腰,贯穿於手指的空间曲线螺旋运动,进而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如棉花裹鐡,外柔内刚,这种内劲就叫缠丝劲’’。如天地日月的运行;枪、炮弹发射飞行的路线;洗衣机和搅拌机的旋转;螺杆螺帽等。 【2】 缠丝劲的方法分:

1)手臂的顺缠、逆缠、大指领劲,往外开为逆缠,小指领劲,往里合为顺缠;两手臂往上开为双逆缠丝,往下合为双顺缠丝;加上五对方位缠丝,即左右缠丝、上下缠丝、里外缠丝、进退缠丝、大小缠丝。

2)腰部缠丝,平转顺逆缠丝;腰往两侧折迭顺逆缠丝;腰往前后折迭顺逆缠丝;

3)脚、腿的顺逆缠丝,脚、膝往里转为逆缠,往外转为顺缠。结合混元缠丝功练习。

3.阴阳、内气(中气):

【1】阴阳:天地日月是大阴阳,人体是小阴阳,人体小阴阳要合于天地的大阴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身、腰以上为阳,腰以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手臂外面为阳,里面为阴;腿前面外面为阳,里面后面为阴。腹内,气为阳,血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心脏为阳,肾脏为阴。

12

搜索更多关于: 混元太极拳与养生和健身讲座要点 的文档
混元太极拳与养生和健身讲座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pq3g4w2kb4n7xz5ebch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