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8课《老家的树》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18:10: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18课 老家的树

【文本导读】

作者从50年代的《黄河的怀念》到60年代的《山》,再到80年代的《我想念你,北方》,表现出对古老的中华大地的深情怀念,在“我想念你,北方”的热烈呼唤中透示出游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的恋土情结、挚爱家乡的文化乡愁,尽在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呼唤中。

《老家的树》怀想的是儿时的家乡情境,用四季中的四种树来象征组织篇章,构成四个连贯、变化有致的意蕴单元,就像一首曲子中的四个乐章。

【作者卡片】

郭枫,生于1933年,原籍江苏徐州。1949年到台湾,是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出版家。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

作品有散文集《早春的花束》《九月的眸光》《老家的树》《永恒的岛》《海之歌》等,诗集《郭枫诗选》《第一次信仰》,论文集《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懵懂( ) ②吞噬( ) ③寒碜( ) ...④辗转( ) ⑤堤堰( ) ⑥阴翳( ) ...⑦攒聚( ) ⑧无稽( ) ⑨簇锦( ) ...⑩臃肿( ) ?硕大( ) ?豆荚( ) ...?炙人( ) ?黍稷(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辗? ??浑? ??堰? ???① ② ③? ?碾? ??混? ??偃? ??拂? ??瑟? ??撼? ?④? ⑤? ⑥? 佛? ?琵? ?憾? ?????槛? ?⑦?

?栅? ?

?靛? ⑧?淀?

?绽?

? ? ?

?溢? ? ⑨? ?隘? ?

?隅? ??? 渝? ??

?肆? ??冽? ?

⑩? ?? 肄? ?洌? ???3.近义词辨析 ①黯淡·暗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迷离·迷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肃穆·庄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开头的“序曲”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拨 开篇呈现了一个情绪背景,即此时此地的漂泊无根之感。这个漂泊无根之感又反向推动了对已经失落的根基的找寻,他重复地说:“我的根仍扎在那儿”,那儿就是故乡——黄淮大平原“母亲般的土地”。以此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

2.如何理解“春柳,美丽与哀愁”这一标题?

点拨 春柳的美丽和儿童的天真相映成趣,呈现了柔美的一面;但战争和灾荒又使这片土地“沉沦在比严冬更冷的春荒中”。所以题为“春柳,美丽与哀愁”。这是整篇文章的基本情感结构。

3.作者为什么把第二章的标题定为“榆树,一季燃烧的岁月”。 点拨 榆树平实朴素,却能帮助穷苦人熬过饥荒。夏季来临,麦收场面一片火热,其他庄稼也正当其时,大地和人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正像榆树,根深叶茂,不畏苦难。所以题为“榆树,一季燃烧的岁月”。

4.“秋风萧萧,高歌的白杨”这一标题如何理解?

点拨 随处渲染秋季的肃杀景象。在这个背景中,却有秋收后人们抗敌的激情:“咱们是硬汉子,冻死,也要迎风站!饿死,也要挺直腰!”这正像白杨树“饮着秋风,扬起更高昂的声调,金属一般的音响,在静肃的旷野中,传得好远好远……”所以题为“秋风萧萧,高歌的白杨”。

5.“严冬,荒野,松柏”又如何理解?

点拨 写松柏傲视严寒的象征意义,是为了赞颂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的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本章主要是托物言志、提升情感和意向,以便结篇,实事较少。

6.如何理解《老家的树》中的恋土情结?

点拨 恋土寻根,是人本性中的至情至性。郭枫客居祖国台湾岛数十载,总是想念他徐州铜山县的“老家”;无时无刻不在梦呓中亲吻着那片黄土地,亲吻着家乡的一草一木。

《老家的树》就是抒写他这种魂兮归来的恋土情结。

文章开头那部分就坦白地叙说:“在隔着千山万水的北方,在夐辽无边的黄淮大平原上,我的根仍扎在那儿”,“天空以明明亮亮的碧蓝,大地以苍苍莽莽的土黄,人们以迟迟钝钝的浑厚,从小哺育着我。”

7.全文是如何围绕着“老家的树”抒发作者思乡的游子之情的?

点拨 春柳,使作者忆起故土上一派春色,每家每户难挨的春荒与春愁,每到春天,灾荒与饥饿“便像瘟疫般侵袭着农村”。榆树,使他忆起人们以“榆钱”及榆树皮充饥而迎来小麦收割的情景,想起从小暑到大暑大豆长荚、高粱起一派青纱帐的壮观。白杨,使他忆起老家斑斑驳驳的成熟的秋天,仿佛一夜之间大地就变成了“各种红和黄颜料泼成的世界”。松柏,使他忆起养息他的那片土地,变成风和雪撒野的世界,可恶的风无情地摧残着“单薄而破蔽的冬衣”的穷苦人,难以度过漫漫冬夜……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作者通过对老家的春柳、榆树、白杨、松柏的深情回忆,表达了对故乡深深地眷恋之情。

二、结构图解

?榆树?老家的树?恋土情结 ?白杨

?松柏?

三、写作特色

长于新奇精巧的构思,常发人所未及的新见解,又有盎然的诗风,善于开拓幽美的意境;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有丰富的想象,语言含蓄凝炼,晓畅自然、风格多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讲究结构,文字畅达自然,但也多有点睛之笔。像“天空以明明亮亮的碧蓝,大地以苍苍莽莽的土黄,人们以迟迟钝钝的浑厚,从小哺育了我”,如古韵一般,气势蕴含,令人咏叹不止。他把炽热的感情,融于质朴的叙述之中,从头到尾,文章萦绕着和谐的乡思。

本文粗犷、阳刚,有北方气质。

【文苑天地】

1.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唐·白居易《松树》

2.愿君作长松,慎勿作桃李。 ——唐·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春柳

【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8课《老家的树》精品导学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pr900wvrw34ka295j7z7yqpo85se700d5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