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套精选试卷合集】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9:05: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5.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首先,从很多人对生活品质的错误理解说起;接着, ▲ ;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摆事实、讲道理展开论证;最后, ▲ 。

16.细读第⑤节,你会发现“现代社会名牌泛滥”有一个渐次发展的原因,请根据该段内容用简洁语言分点概括。每点不超过10字。(4分)

▲ ▲ 17.周国平在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提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

材料二:“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请围绕“有品质的生活”的主题,结合文中观点,对少女或青年画家略作评析。(4分) . ▲ ▲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栀子花,旧庭院

许冬林

①我很喜欢开白花的灌木类花树,像茉莉、木槿、栀子……开起花来,一朵朵都是心思简静,悠然芬芳。

②童年时,我家有一棵单瓣栀子,大伯家有一棵重瓣栀子,都是姑姑出嫁前栽的。花树长大了,开花了,我和堂姐刚好到了戴花的年龄。

③那时候,每天早晨,母亲已经将带露盛开的栀子花掐回来,就给我梳辫子戴花。我坐在窗台边的椅子上,闻着花香,觉得晨晓潮凉的空气都有殷勤待我的情意。我戴着洁白的栀子花,穿着杏黄色的连衣裙,背着小书包,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觉得整个世界都很美。觉得自己是一只白色的蝴蝶,幻作了人形,来人间游览,处处都有新奇和感动。多少年过去,我一直觉得那一段时光最有人间的美意。

④少年时读过一首古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读过就喜欢得要命。成家后,住公寓楼,住在楼上,养花不易。幸运的是住一楼的邻居家有个庭院,院子里栽有栀子花。我就有福气了,时常傍在阳台边,享受那摇荡蓬勃的花香,领受那饱满甜蜜的情意。后来,又贪心,终于抱回一大盆的栀子花,养在家里,一养多年。养到后来,就像养了一个女儿,一边欢喜一边念念放不下。花开时节,一朵一朵的白蝴蝶落在绿叶里,灿然开放。我们枕着花香入睡,浮游在花香里饮食起居,世事悠然,无哀无忧。

⑤有一年,在北京的一处广场边,看到人卖花,其中就有栀子花。那花枝叶稀疏,花开胆怯,眉目之间甚是楚楚可怜。可能还是气候和水土的原因,养得不够丰润有神采。我彼时离家已有些日子,再见栀子花,如遇流落在此的故人,又感动又心酸。身边有一位西北长大的朋友,我问他,知道那是什么花吗?他....一脸懵懂茫然。他说他们那边没有栀子花,也没有莲藕,没有菱角……我听了,替他遗憾半天。我一直以为,有家的地方,就有栀子花,有村庄的地方就有栀子花。人总要在水气和花气里长大。

⑥我奶奶年轻时守寡,她自觉是个不幸的人,自此穿衣再不穿艳色,连从前的绣花鞋子也摁进了箱底。

但是,却一辈子保持着戴栀子花的习惯。初夏的浓荫下,坐着一位身穿藏青色斜襟褂子的老人,她头发绕在脑后,绕成一个扁圆的髻,髻边斜插一朵栀子花。她颤颤走动在树荫下,一阵一阵的香气软软袭来。戴花的奶奶,有着观音一样的慈悲温和的美。

⑦栀子花,开在南方多雨的庭院里,开在简洁庸常的平民生活里。她多像一个素色的女子,没有遗世独立,也不轻易伤感。她只以一种温婉清美的姿态,将一种小格局的生活撑得格外饱满,撑得别具情味。

(选编自《散文》刊,有删改)

18.通读全文,说说南方的栀子花有哪些特点?请从色、味、神等角度加以概括。(4分) (1)色: ▲ (2)味: ▲ (3)神: ▲ 、 ▲

19.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第④小节引用古诗有什么用意?(3分)

▲ ▲ (2)“花开时节,一朵一朵的白蝴蝶落在绿叶里,灿然开放。”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该句。(2分) ▲ ▲ 20.细读第⑤小节,分析加点词语“感动”“心酸”的原因。(4分)

感动: ▲ 心酸: ▲ 21.课文《童年的朋友》中的外祖母乐观坚毅,引导你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月迹》中的奶奶童心未泯,有生活热情,带领你走进高尚的境地。请简要分析本文中奶奶的形象并写出她对你的启示。(80—100字,5分)

100 三、作文(60+3分) 22. 以“余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释义】①余留的气味、味道;②留下的耐人回味的意味。

要求:

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⑵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⑷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初三语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2分)

1.(2分)B。A中的“噎”读yē ,“逮”读dài;C中的“逆”读nì,“跹读”xiān;D中的“靥”读yè,“翘”读qiáo。

2.(2分)D。A中的“毫发不爽”形容丝毫不差。望文生义。B中的“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对象不当。C中的“活灵活现”形容描写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不合语境。D中的“鞭辟入里”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中要害。

3.(2分)D。A中动宾搭配不当,“降低”的只能是“学习效率”,不能是“思考状态”;B. 项指代不明,“否认”内容不明,到底是否认收门票,还是否认不收门票;C中主语不对。 4.(2分)B。B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5.(3分)C。《秋词》表现的不是刘禹锡“被贬的抑郁”,而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6.(4分)誉、虔、怆、撼(各1分)

7.(9分)(1)山岳潜形;(2)会挽雕弓如满月;(3)惟吾德馨;(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5)烟波江上使人愁;(6)非学无以广才;(7)人情练达即文章;(8)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评分要点及说明】每空1分,共9分。错、添、漏一字,该小题不得分。 (1)(2分)示例:朗读亭,让朗读回归生活。朗读亭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评分要点及说明】根据要求酌情给分,超过字数扣1分。

(2)①体现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②不仅在全社会掀起阅读、朗读的热潮,同时引起了更多人重新审视读书的乐趣和价值;③唤起了观众的读书热情,让朗读等重新回归现代人的视野,也使很多人重新爱上了朗读;④文化类节目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节目创作方向,但当追捧文化类节目反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恰恰是悲哀的。因为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优质文化内容真正进入到大家心里。(2分,写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得分。)

(3)(1分)寿镜吾(写先生或老师也算对,但写错别字不得分。)

(1分)《五猖会》(写错别字不得分,没用书名号亦可。)

(4)(2分)我要去东关看五猖会,父亲却强迫“我”背《鉴略》;我对《鉴略》中的内容并不懂,完全死记硬背,这些让我感到痛苦、无奈。(1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9.(1)(2分)示例:慷慨从军、大义报国、视死如归

【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意思正确即可,不是四字不得分。

(2)(4分)B句,A句侧重表达归家无望的悲苦,画线句与“黄沙”句则都洋溢着舍身报国的豪迈。 【评分要点及说明】判断1分,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判断错,分析有可取之处亦可,但最多得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10.(4分)⑴庐:结庐,建造房屋;⑵期:约定; ⑶阖关上; ⑷卒:死。 【评分要点及说明】各1分,若答案与

参考答案是同义词、近义词,只要讲得通,亦可。

11.(2分)D。【评分要点及说明】原句和D的意义均是“连词,表修饰”。A.表转折;B.表承接;C.表并列。 12.(6分)⑴(2分)太守李齐物见到他(如翻译成“太守李齐察看他”也算对),认为他很奇特,把书送给他。

【评分要点及说明】“异”的意动用法,“授以书”状语后置句,如果译成“送给他书”则不得分。 ⑵(2分)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评分要点及说明】翻译时要注意“并提”,即要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如果没有注意语序,则不得分。“素湍”和“潭”,需翻译到位。

⑶(2分)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评分要点及说明】“所以”“动心忍性”“曾益”“能”,需翻译到位。 13.(3分)(1)个性张狂;(2)相貌丑陋;(3)信实守约;(4)不慕功名利禄; (5)虽口吃却善辩;(6)率性而为;(7)不拘礼法

【评分要点及说明】每点1分,写出3点,即可得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陆羽,字鸿渐。天宝年间,太守李齐物见到他,认为他很奇特,把书送给他。于是陆羽就在火门山建造房屋居住。陆羽相貌丑陋,口吃却善辩。听说谁有什么优点,就像自己拥有一样,见人有了过失,就去恳切规劝,甚至触犯人家。朋友们在一起相处,他心里想到了什么东西,起身就走,以致人家怀疑他好生气。与人家有约定,即使下雨下雪,有虎有狼也一定赴约。上元初年,陆羽改名换姓隐居苕溪,自称桑苎翁,闭门著书。有时独行野外,一面诵诗一面敲击木板,徘徊不称心,有时又大哭而归,所以人们称他是当今的狂人接舆。后来,皇帝任他为太子文学,调任太常寺太祝,陆羽没有就职。贞元末年去世。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6分)

14.(4分)举例论证。举了工匠、农夫、穷人、家庭主妇的事例,具体论证了“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的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

【评分要点及说明】4分,论证方法1分,举了……例子1分,论证了中心论点1分,有说服力1分。 15.(4分)提出论点“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进一步论述如何拥有“真正的生活品质” 【评分要点及说明】4分,1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4分)失去求好的精神,失去生活品质的实相,失去生活品质的判断力,用名牌肯定生活品质。 【评分要点及说明】4分,1点1分。如字数超过则此点不得分。 17.(4分)

示例一:材料一中的少女在简陋的车厢里专心读书,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她能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生活,正如文中所说“能居陋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所以我认为少女的生活就是林清玄所说的有品质的生活。

示例二:材料二中的青年画家经济条件差,但节衣缩食自筹旅费,去看画展。追求自己的艺术,追求精神的满足,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生活,正如文中所说“能居陋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 【评分要点及说明】分析“少女或青年画家的生活”2分,结合文中的观点谈看法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18.(4分)色:洁白 味:悠然芬芳(摇荡蓬勃、饱满甜蜜)神:温婉清美 丰润有神(心思简静、灿然开放)(每点1分)

【评分要点及说明】每空1分。

19.(3分)(1)引用的古诗与第③节我的乡村生活意境相吻合;表达了作者对栀子花的喜爱,对家乡生活

【20套精选试卷合集】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prme0fqc24bptb11x4w7g2499iozz00ml8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