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信息技术答辩题及答案(9.21)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答辩问题大概分为基础信息类、专业知识类、工作实践类以及教育评价与反思类。
[信息技术学科答辩题]
[示例一]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答辩题
第一题
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能说出计算机的常见硬件组成部件。能够进行开关机和常见的鼠标基本操作。
2.在进行计算机桌面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对计算机的认识,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计算机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激发学习和探索计算机的兴趣和欲望。 第二题
你如何设立你的教学重难点的? 【参考答案】
因为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组成缺乏概念性知识,因此我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的组成。认识了计算机的组成部件之后,对如何操作计算机还是没有方法。因此我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设置为:开关机操作,桌面的认识以及鼠标的单双击操作。
第三题
你认为在课堂上怎样评价学生? 【参考答案】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重要手段,恰当把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有效的激励应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情感投入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
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2.要有针对性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不要进行无效评价。要具有辨证性,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努力的目标,也会感到被关怀后的温暖。
3.讲究语言机智
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多给机会,重视评价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在形成终结性评价之前,教师会给学生指导、帮助,并给以再次改正、修正的机会。敏锐地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第四题
你在教学如何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将枯燥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信息技术课程,他们对电脑特别感兴趣。并且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特别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是他们的自控力不强,缺乏一定的耐心和毅力,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不强,因此在在教学中应尽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做成学生喜欢动flash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理解和学习生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采用游戏连线,或者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强化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题
请说明鼠标的单击和双击操作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
鼠标操作是能够使计算机执行命令的基本操作,分为单击操作和双击操作。 单击某个对象是选中对象,之后可以对对象进行移动、复制、粘贴操作,再次单击已经选中的对象则是取消选中的状态。
双击分为连续双击和不连续双击,连续双击是打开或执行某个对象或是应用程序。不连续双击则是重命名操作。
第六题
请你谈谈如何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观念。 【参考答案】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是一个非常便捷的日常工具,不仅可以日常办公,还可以进行游戏娱乐。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求知欲强,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是极度的缺乏自控力,很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扰,不能将计算机进行合理的利用。
因此在教学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强调,计算机是一个能够进行很多功能的工具而不单单只是可以游戏娱乐。并且在做操作时要尽量采用任务驱动法,避免学生盲目的操作计算机找不到头绪,丧失对计算机的信心。
在学校平时要多举办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技能竞赛,比如制作电子板报,制作班级分数的表格。难一点的可以举办编程赛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更过功能深入探讨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监督孩子不要老是沉迷于电脑游戏,对于沉迷于网络甚至是游戏的现象要及时制止,并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疏导。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初中信息技术《双分支结构》答辩题
第一题
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知道分支结构的程序特点,学会if...then语句的基本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大量实际的操作过程,知道控件的属性以及属性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程序,生活中的实例可以用程序进行书写,信息技术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对信息技术的热爱。
第二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你这样设置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程序模块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比较重要并且比较枯燥的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很容易和之前学习的顺序结构混淆,只有先掌握好每种结构的程序特点和基本的语句,才能学好本节课,所以本节课我设置的重点是分支结构的程序特点,学会if...then语句的基本使用方法。
2.本节课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分课时进行讲解,学生刚刚接触程序在书写时一定会按照一定的语句模板进行套写,但学生能够熟练的应用并快速书写程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本节课设置的难点为熟练应用双分支条件语句。
【重点】分支结构的程序特点,if...then语句的基本使用方法。 【难点】熟练应用双分支条件语句。 第三题
如果你在上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突然之间有同学说:老师,你的板书写错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你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我在授课的时候突然之间板书写错了,学生指出来,我一定要积极的解决,决不能批评学生,我会从以下的方面进行入手:
1.首先,我会表扬这位学生,表扬他认真听课,只有认真听课了才能指出错误,同时他十分的勇敢,其他学生应该向这名学生学习。
2.其次,我会看自己的板书,如果板书真的是有问题,我一定会积极的改正,同时承认错误。并把书写错误的知识点重新讲解,直到学生掌握了为止。
3.最后,课下的时候进行反思,自己反思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备课不充分还是自己注意力不集中,面对自己的问题积极的改正,多多学习知识,向老教师进行请教。
第四题
双分支结构的流程图和相应的语句格式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五题
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的培养。因此21世纪的教育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道德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高尚的人格素养。
首先,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来体现的。具体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其次,教师的专业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其中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是“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怎么教的问题。
最后,教师的人格素养,教师作为育人主体,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作为一个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所以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备平易近人、没有偏见、关心同学、态度认真、要求严格、具有耐心、言行一致、朴素大方、品德高尚等。
第六题
多分支结构的流程图是什么样子的,并画出具体的流程图? 【参考答案】
(来源于网络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