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7:58: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实验解答题(共36分,23~25、29、33题各2分,27、28、30~32题各3分,26题5分,34题6分)

23. 如图12所示,电能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kW·h。 24. 如

图13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 F kW?h A 70 B 19667 单相电度表

220V 10(20)A 50Hz 2500r/kW?h 60 O

图12 图14 图13

25. 如

图14所示,OA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A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AB⊥OB。则线段______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AB”或“OB”)

26. 如图15甲所示,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开关、符合实验要求的滑

动变阻器、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待测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用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测量电阻待测R的阻值。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P R 1

S

甲 乙 丙 图15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5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最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处,电压表及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5 乙、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 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 (4)计算得出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Ω。

27. 小林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

位置保持不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____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0cm刻度线处,小林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______看到烛焰的像。(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5

0 c m 10 20 30 40 50 图16

60 70 80 90 100

28. 图17为小铁块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过程中的频闪照片

A 示意图,即通过频繁开启闪光灯,在同一张照相底片上得到小

铁块运动到不同位置的照片,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 B 同,且第一次闪光时小铁块恰好从A点开始运动。请根据照片分析:

(1)小铁块做的是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 C 线”)

图17

(2)小铁块在______点动能最大;(选填“A”、“B”或“C”)

(3)小铁块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的功______在BC段做的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9. 图18所示为一个可调节小灯泡亮度的实验电路。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b为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后,将导线夹子在电阻丝上滑动时,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请你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a b

图18

30. 为了比较豆浆和牛奶的吸热能力,小明进行了如下

实验:如图19甲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豆浆和牛奶,两瓶中各装有一支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两个塑料瓶同时浸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

甲 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9 (1)要使牛奶和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应该对 ______加热的时间长些。这说明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豆浆吸收的热量比牛奶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_(选填“多”或“少”)。 (2)小明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豆浆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9乙所示,则图线______代表豆浆。(选填“A”或“B”)

31. 在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中有一件展品名为“静电滚球”,如图20所示。展台

左侧是一个透明罩,罩内展台的中央为半球形的中心电极,罩内四周是环形金属板,环形金属板接地,罩内台面上放置着一些金属小球;展台右侧是一个转轮,转轮上有转动手柄。请将“静电小球”中金属小球的滚动原理补充完整: 环形金属板

中心电极

金属小球 6

图20

转轮

金属小球的滚动原理是:当转动转轮时,中心电极带正电,由于静电感应,每个金属小球内部的电荷会重新排布,小球靠近中心电极一侧带负电荷、远离中心电极的一侧带等量的正电荷。由于每个小球的负电荷离中心电极距离近、正电荷离中心电极距离远,所以中心电极对负电荷的吸引力大于对正电荷的排斥力,因此,金属小球就会向____________滚动;当金属小球与中心电极碰撞时,金属小球带上正电荷。由于中心电极与金属小球都带有正电荷,小球受到中心电极______力的作用而远离。当金属小球与接地的金属板碰撞时,正电荷被中和,此时金属小球______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如此循环往复,小球会在中心电极和环形金属板之间不停地滚来滚去。

32. 小明利用石块、细线、纸巾、天平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测量装在烧杯中的适量的未知

液体的密度。以下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1,并记录在表格中;

(2)石块用细线拴好,使石块浸没在天平左盘上的烧杯内的水中,石块不接触烧杯,在天平右盘添加适当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2,并记录在表格中;

(3)用天平称出装有适量未知液体的烧杯的总质量m3,并记录在表格中;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当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4,并记录在表格中;

(5)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水计算未知液体的密度?=______ ,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3. 小明按图21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通过实验证明“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

比”,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电流表和电压表调零,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电阻箱

R R调到适当阻值,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

当位置; A V ②读出电阻箱R的阻值,用电流表测量通过R的电流I,并S 将R、I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并记下电压表示数;

图21

③断开开关S,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重复步骤②; ④仿照步骤③再做4次。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针对小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

34. 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带滑槽的轨道,体积相等、质量不等的金属球A和B,可在

轨道上滑动的物块C,如图22所示;还有刻度尺。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请回答如下问题:

(1)设计该实验中,小球刚刚运动到水平滑轨的速度不容易测量,可以将其转化为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球刚刚运动到水平轨道的动能也不容易测量,可以将其转化为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3)画出该实验数据记录表。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阅读《桔槔》回答第35题。

A B C 图22

桔槔

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相当普遍,而且延续了几千年,是中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器具。这种提水工具虽简单,但它可以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

桔槔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如图23所示,上端的横长杆相当于硬棒,横长杆的中间一点由支架支撑起来,相当于支点。横长杆的一端绑上重石,另一端用绳子与汲器(提水的容器)相连。

当不提水时,横长杆的绑重石端位置较低,横长杆的汲器端位置较高;当要提水时,人则用力将汲器往下压,使汲图23 器下降到水面下并让水流入汲器(同时捆绑重石的那端位置上升),当汲器装满水后,人向上拉动绳子,就可让绑重石端的位置下降,同时将汲器中的水提升。

这种提水工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主要灌溉机械。

物理学中,为便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经常把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理想化,突出强调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忽略其次要特征。这种方法称为理想模型法。为研究桔槔,我们可为桔槔建立这样一个模型:假设横长杆为一个笔直的轻质杠杆,绳子与横长杆的连接点到支点的距离为L1,重石的重心到支点的距离为L2,未装水的汲器的重力为G0,汲器装满水后的重力为G1,重石的重力为G2。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事实证明,理想模型法是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35.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桔槔提水时,能够省力,____________省功。(选填“也能”或“不能”)

(2)根据桔槔的理想模型分析,为实现不提水时,桔槔的重石端位置较低(接触地面),应满足的条件是:G2 L2______G0 L1。(选填“大于”或“小于”)

(3)根据桔槔的理想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人匀速向上提装满水的汲器,借用桔槔提和直接用手提相比省多少力?

五、计算题(共6分,36题3分、37题3分)

36. 如图2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电阻R2的

阻值为2Ω。求:

(1)只闭合S1时,电流表的示数I。

R1 R2 (2)同时闭合S1和S2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 S2 A S1 图24

37. 图25是某建筑工地利用滑轮组和卷扬机提起重物的示意图。

8

卷扬机 图25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pxiu18o8v9epjx24qwd4i6jo0x1m7012a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