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易经基础知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9:55: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故有“伴君如伴虎”之险。因此,四爻其功用在于柔和守中,旨在慎求无咎,不利于有远大作为;三爻处下卦之极,爻位属阳性,性好动,如是阴爻处三爻位,则位不正,如阳爻处三爻位,则刚烈冲动,故三爻多有凶危;二爻处下卦之中,得中,如阴爻处二爻位,当位得中,中正,如阳爻处二爻位,则柔中有刚,为吉位,多有美誉;初爻处下卦之始,是事物发生的初端,主潜藏勿用,因为将来如何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故较难预知。综上所述,对各爻义的基本理解可简要概之:初难知,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惧,五多功,上易知。

九、卦辞释义 1、大、小、往、来

《易经》中的大和小是和阴、阳相对应的,阳刚为大,阴柔为小。

从时间静态说,往,指以往,来,指未来。从空间动态说,往,指从卦位由下而上、由内向外谓之往,来,从卦位由上而下、由外向内谓之来,即上往(去)下来。如泰卦 卦辞说“小往大来”,指地坤由下向上,由内向外而往,成为上卦,而天乾由上而下,由外向内而来,成为下卦,谓通泰之时阳者盛(大)而来,阴者衰(小)而往。在上阴气下沉,在下阳气上升,天地阴阳交合,谓之泰,为大吉。又如否卦 卦辞说“大往小来”,这里“大往”为表意之往,实为不往,因为阳气具上升之性,它不会向下。而“小来”亦为表意之来,实为不来,因为阴气具下沉之性,它不能向上。故否卦天地阴阳之气不能交合,谓之否,否,即否难,为凶。当然,泰、否两卦均为极卦,物极必反,谓之“泰极否至”、“否极泰来”,凶吉不是绝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显然,“小往大来”比“大往小来”要好。

2、元、亨、利、贞

元,始也。元者,事物始生之初也。天地之德美先于此,有纯、正之义。于时,谓之春,于人,谓之仁,于物,谓之纯,为众美之长也。

亨,通也。亨者,畅通,顺利,生物之通,物至于此,莫不佳美。于时,谓之夏,于人,谓之礼,于物,谓之通,为众美之会也。

利,和也。利者,有益,适宜,生物之遂,物各得宜,和谐共处,不相妨害。于时,谓之秋,于人,谓之义,于物,谓之得,为众美之和也。

贞,正也。贞者,纯正守道也,生物之成,行事之规,成事之道,为人之本也。于时,谓之冬,于人,谓之智,于物,谓之立,为众美之魂也。贞,出现在当位之爻,为继续保持正固,出现在失位之爻,为努力守贞固正。 3、吉、凶、无咎、悔、吝、厉

吉:吉祥,嘉好,是最佳的结果。经文中言“吉”有144处。 凶:凶险,有危难,是最坏的结果。经文中言“凶”有57处。 无咎:咎,是过失或灾难,无咎,即没有过失或灾难。

悔:是反悔、懊悔、后悔、悔恨、忧悔。经文中言“悔”有2处,言“有悔”有4处,言“悔亡”有19处,言“无悔”有7处。

吝(音lìn):是困辱、羞辱、难行。经文中言“吝”有13处。 厉:是危难的意思。经文中涉及“厉”有22处。

《系辞传》说到,吉、凶说明处事或得或失;无咎说明善于或可以补救过失;悔、吝说明处事稍有弊病。辨别吉、凶的象征在于卦、爻辞;忧念悔、吝的象征在于因疏忽而出现的弊端或瑕疵;震惧无咎的象征在于内心悔悟。经文中吉、凶等预测未来结果的判断,大都是有条件的,一定要注意所限条件,方能作出正确的断卦。

道: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泛指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或规律、原理。经文言“道”共有4处:“反复其道”、“复自道”、“履道坦坦”、“有孚在道”。《系辞传》进一步明确指出:一阴一阳的矛盾变化叫做“道”,从而提纲挈领地把“道”摆上了关乎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的位置。《説卦传》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就将天道、地道、人道一以贯之地串合起来,并赋予《周易》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的特殊的哲学色彩。 德:德是行道的品质和功能,据道而行便是德。《礼经》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周易》对“德”有一系列的论述,极力提倡“君子进德修业”及“君子以成德为行”。认为天之德为健:“刚健中正”;地之德为顺:“承天而时行”;而对人来说,“与天地合其德”者,才能成“大人”。《文言传》首先将元、亨、利、贞定为四德,使之与体仁、合礼、干事贯通起来。《系辞传》还提出了人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即,履卦(小心履行)是树立道德的初基;谦卦(行为谦虚)是施行道德的柯柄;复卦(回复正道)是遵循道德的根本;恒卦(恒守正道)是巩固道德的前提;损卦(舍损自己)是修美道德的途径;益卦(施益于人)是充裕道德的方法;困卦(遭困守操)是检验道德的准绳;井卦(井养不穷)是居守道德的处所;巽卦(因顺申命)是展示道德的规范。

4、消息卦

消息卦,又称十二消息卦,十二辟卦、十二月卦,十二侯卦。是汉代阴阳灾异说大师孟喜根据《周易》阴阳消长的规律,提出的八卦与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阴阳相合规律的学说。他取乾坤二宫各前六卦(京房八宫排列法)共十二卦,分别对应一年十二个月的每一个月,并代表这个月,以阐释八卦与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阴阳消长向吻合的关系,从而揭示消息卦与天候节气、与事理与人生相对应的规律。是占卜预测灾异、吉凶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之一。

孟喜首先取后天八卦中的四正卦:震、离、兑、坎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时二十四节气的阴阳消长,震卦 主春,六爻主春分到芒种六个节气,初九春分、六二清明、六三谷雨、九四立夏、六五小满、上六芒种。离卦 主夏,六爻主夏至到白露六个节气,初九夏至、六二小暑、九三大暑、九四立秋、六五处暑、上九白露。兑卦 主秋,六爻主秋分到大雪六个节气,初九秋分、九二寒露、六三霜降、九四立冬、九五小雪、上六大雪。坎卦 主冬,六爻主冬至到惊蛰六个节气,初六冬至、九二小寒、六三大寒、六四立春、九五雨水、上六惊蛰。

孟喜接着以乾坤二宫阴阳消长的十二卦分别代表一年寒暑变化,将十二卦共七十二爻代表七十二侯,五天为一侯,一爻为五天。易理强调“天人合一”,人生存于天地之间,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从生到死如同其它事物生命周期一样,不可避免地携带天地阴阳讯息,并与天地相应相依,不可违背。如,冬天,阴气沉积,天气寒冷,人为了适应冬天,就要穿衣戴帽,自然界动物为了适应冬季,要进入冬眠。到了夏天,阳气积聚,天气炎热,人为了适应夏天,只着单衣遮羞,并采用各种清凉的办法消暑,动物也一样,也多找阴凉的处所避暑。依据消息卦原理,利用事理人生所处相对应的消息卦讯息,进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应该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消息卦以阴阳喻示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阴阳消长的规律如下:

十二个月中阳爻递生共六个卦: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阴爻递生共六个卦:姤卦、遁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

复卦 代表阴历十一月,即子月。十一月为冬至节气,复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三十天。冬至一阳生,复卦初爻为阳,虽然这个阳爻所处爻位低下,被上五阴所压,但它毕竟标志阳气已至,气候从此为阴消阳长。故十一月建子,表示生命的种子已经接受到一阳复回的讯息,新的生命开始孕育。时处复卦,生存环境严酷,且事物还未发端,宜藏匿,保存好生命的种子。

临卦 代表十二月,即丑月。十二月为大寒节气,临卦代表小寒至立春的三十天。十二月虽有二阳已至,但仍有四阴在上,阴气为了阻止阳气的上升,与阳气展开激烈奋搏,阴气仍处在强盛的态势,表现为最后的疯狂,故表现为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此时新的生命已经在母体孕育,种子的内核正在向萌芽发育。时处临卦,生存环境更加严酷,事物正在孕育发端,更宜深藏,含而不露。

泰卦 代表正月,即寅月。正月为立春节气,泰卦代表立春到惊蛰的三十天。正月已有三阳而至,阴阳二气处均衡状态,所谓“三阳开泰”天地均衡交合,且阳气处上升态势,犹如一场大的战役,战局从此逆转,阳盛阴衰已成定局趋势。但此时阴气仍有三爻在上,所以,初春仍然寒冷。此时生命已经出土萌芽,生命体处在非常脆弱状态。时处泰卦,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故乾卦说“潜龙勿用”,即生命还处在幼小的时候,即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是不可有大的作为的,需要低调为人行事,积蓄力量,以图成长壮大。

大壮卦 代表二月,即卯月。二月为春分节气,大壮卦代表惊蛰至清明的三十天。二月已有四阳而至,阳气占强盛优势,阴气居消退趋势。此时草木蓬勃生长,动物已经苏醒,人们开始忙于春耕劳作,天地一派生机。喻人处青年时期,喻事处小成阶段。时处大壮卦,主抓取机遇,锐意进取,以图壮大。

夬卦 代表三月,即辰月。三月为谷雨节气,夬卦代表清明至立夏的三十天。三月已有五阳而至,阳气占绝对优势,阴气只余一爻。此时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草木葱郁,人们祭祀祖先宗庙,祈求一年丰收、六畜兴旺、阖家平安。此时喻人处壮年时期,喻事处大成阶段,该是大成的决断时机。夬卦有决断之义,时处夬卦,应取天时、地利、人和之利,谋求大的发展。但此时仍有一阴小人负隅顽抗,以不与为敌为宜,因一阴小人

已是强弩之末,不战将自行消亡。

乾卦 代表四月,即巳月。四月为小满节气,乾卦代表立夏至芒种的三十天。四月已六阳全至,阴气退尽,天气已经没有一丝寒意,草木生长已至鼎盛,四月是农忙季节,是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午季农作物已丰收在望,植物已经结籽。此时喻人为中年时期,喻事为鼎盛阶段。时处乾卦,应效法天之刚健恒常,大功告成不可有贪念,要知道自损益于他人,方对自身有利,因为时值日在中天,即将西下,要顺时而行。

姤卦 代表五月,即午月。五月为夏至节气,姤卦代表芒种至小暑的三十天。五月已进入阴长的起始阶段,自夏至之日,阳气全至逼退阴气,也从此日开始,阴气复生,即“夏至一阴生”。此时阳气正处强大之势,虽有一阴复生,天气却没有一丝凉意,万物正在巩固成熟果实。此时喻人为中年向老年转化阶段,喻事为成功后的巩固阶段。姤卦卦辞曰:“姤,女壮,勿用取女”,因阳代表男,阴代表女,姤,乃相遇、偶遇之义,姤卦为五男与一女相姤之状。这里的“女壮”是指阴长的趋势,虽然此时一阴爻处在初爻弱小且不当位,但她终究要取代阳爻。“勿用取女”,取,即娶,此女来者不善,目的不是与你相姤,而是要取代你。再言之,男人值中年后期,家业已成,此时再与其他女人相姤,于道于理皆不相宜。时至姤卦,事理人生皆宜谨慎小心,千万不可因小失大。 遁卦 代表六月,即未月。六月为大暑节气,遁卦代表小暑至立秋的三十天。六月二阴已至,但阳气为了保证自己的强势,与阴气奋力搏击,仍处强劲时期,故此时天气酷热难耐。万物果实已经成熟,生长已进入衰退期。此时喻人初入老年时期,喻事进入成功后衰退期。遁,乃隐退、逃遁之义,时至遁卦,于时,宜避暑躲藏,于人,宜功成身退。

否卦 代表七月,即申月。七月为处暑节气,否卦代表立秋至白露的三十天。七月三阴已至,阴阳势均力敌,但趋于阴逼阳退之势。否卦乾卦在上,乾阳具上升之性,坤卦在下,坤阴具下沉之性,阴阳二气相背,天地之气不能交合。诸象皆显不顺,草木被太阳烤灼焦黄枯死,人在夏秋之交容易生病。为了避免否难,古人有在七月十五日祭祀鬼神,祈求保佑之习俗。此时喻人为更年期阶段,喻事进入不可言状的不顺阶段。否,有危难之义,时至否卦,要静心静气,找出症结所在,细心调理,方能免难。要树立信心,因为会“否极泰来”,切不可鲁莽从事。

观卦 代表八月,即酉(音yǒu)月。八月为秋分节气,观卦代表白露至寒露的三十天。八月四阴已至,阴气处上升态势,阳气已退剩二爻,随着阳消,秋寒已至,草木枯黄,枫叶已红,果实橙黄,秋高气爽,一片金色,为收获的季节。喻人,为老年持重阶段,喻事,为总结善后阶段。观,为观察、观望、三思而行之义。时至观卦,要总结得失,启示后人。

剥卦 代表九月,即戌(音xū)月。九月为霜降节气,剥卦代表寒露至立冬的三十天。九月已是五阴而至,阴气处上升绝对优势,阳气已退余一爻。随着阴长,天气已值深秋,万物生机锐减,草木凋零,落叶纷飞,秋风肃杀,

万物的生气被剥夺。剥卦喻人为终老,喻事为终结。戌,为灭、息之义。时至剥卦,

喻气数已尽,无力回天,以求善终为上。

坤卦 代表十月,即亥(音hài)月。十月为小雪节气,坤卦代表立冬至大雪的三十天。十月阳气退尽,卦象六爻纯阴,为阴气鼎盛时节,地表草以枯死,树木叶已落尽,种子已归土深藏,动物已进入洞穴冬眠。天地从春、夏、秋的荣枯喧闹回归到一片萧瑟安宁。坤卦喻人为一生终了,回归大地,喻事为旧事已了新事未端。亥,即核、骸,喻种子入核归土,人终老入土归安之义。坤,代表柔、顺,坤卦在消息卦中虽代表终了,但又代表为新生命的孕育准备好了一切。因为阴阳总是相随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气鼎盛至极之日就是阳气复归之时,孕育着无限希望的未来。

这里所要提醒大家的是,消息卦所说的正月到十二月,并非完全与阴历十二个月日期吻合,而是指与每一消息卦所指的两个节气的大约三十天相吻合。

十、五行

五行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是人们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现象长期的观察与体验,概括总结出来的对自然认知的理论,是我国古老哲学的基本范畴,在哲学、中医学、占卜学等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解读《易经》的重要辅助学科。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五行学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的,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生、克、合、害等制化关系,致使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鼎盛、衰退、消亡以致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左传》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即:水与火,是人们的生活资料,金、木、土是人们的生产资料,五行是人们所必须的物质资源。 1、五行的属性

五行属性是指根据自然界物质相类性特点,将自然界形形色色多样多种事物分属归类到木、火、土、金、水五行基本物质要素上去。

木的属性:木代表树木等植物一类的物质。因树木具有向上、向空间升发的特性,树干粗大而直立向上,树干又生出众多枝桠,枝桠又生出众多枝叶向上、向周围空间延伸,越生越多,越发越细,从而形成枝繁叶茂、曲直不等、条理疏畅通达的“木”的形象。凡向上、向空间延伸特性的事物皆属木性,也就是说,木,代表这一类物质或事物。 火的属性:火具有炎热、光亮、动态向上的特性。《黄帝内经.素问》曰:“其性速,其用燔(音fán)灼,其化蕃茂,其类火,其政明耀”。火具有附着性,火必须附着燃烧物才能燃烧,没有无名之火。凡发热、发光特性的物质皆属火,皆归类于火。

土的属性:土有滋养万物的功能,“万物土中生”。土具有藏水湿润的功能,湿郁之久,则雾雨霜露施布,而万物始化、始长、始成也。土具有在下承载的功能,具有柔顺可塑的特性,由土构成地。凡类似土的特性、功能的物质或事物,皆属土性,皆归类于土。

金的属性:金具有坚敛、清肃、收杀、平定之性。应秋燥之气,金气郁久之发,则天洁地明,风轻气澈,燥气以行。所谓秋风肃杀,黄叶飘零,雁鸣凄凄,天清地明,水

搜索更多关于: 易经基础知识 的文档
易经基础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pyv20r5lz0a0pl1tyxb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