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历史九下考点复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1:41: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历史九下考点复习 考点一:自然科学革命 一 近代自然科学

1原因A自然科学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

B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和技术(17世纪开始) 2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 3核心内容:理性原则 二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1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研究力学 2主要成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 3意义: ①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②牛顿的研究成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达尔文(英国) 1成就(代表作):《物种起源》 2观点:生物进化论

3提出生物近代的基本规律: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4意义:①生物进化论推翻了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②《物种起源》的出版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 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20世纪 ) 1是伟大的物理学家

2成就: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3内容

4相对论提出的意义 ① 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 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 ③ 对现代自然科学乃至人文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5爱因斯坦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终结者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

第五课

一战影响→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统治

工兵代表苏维埃(无产阶级) 两个政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

1时间1917.11(俄历10月) 2领导人:列宁 3地点:彼得格勒 4意义①②③④⑤

5结果:推翻了临时政府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区分

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

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农业:余粮征集制

工业:大中小企业归国有

商业:取消一切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第六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一 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2时间:1921列宁

3目的: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4内容 ① 农业:固定粮食税 ② 工业:重要企业→国有 中小企业→资本家(国内外) ③ 商业:允许商店自由买卖,废除实物配给制 5特点(新在哪里):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6地位:是苏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开始标志 7作用(意义) ① 从本国国情出发,促进工业农业发展 ② 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二苏联的成立 1时间:1922年

2加盟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 3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

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2使苏联有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3苏联综和国力显著提高 四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特点: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 表现:经济上高度集中 政治上高度集权

文化上高度化一

2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① 实行单一的全名所有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 ② 实行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 ③ 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五斯大林模式 1特点:高度集中 2评价: ① 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巨大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 存在着种种弊端,制约着劳动者积极性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是苏联解体 ③ 建国初期,我国长期沿用这一模式,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改变 斯大林模式积极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第八课 境界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 30年代的经济危机 1时间;1929—1933年

2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价格暴跌“黑色星期四” 3范围:从美国开始,迅速波及世界各国 4受害最重的国家:美国和德国 5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危害大 6危害(影响) ① 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人们生活恶化,销毁商品,生产破坏 ② 对世界局势的影响:经济危机引起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 7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8经济危机爆发后,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措施:

①德国和日本 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最终导致二战 ②美国 采取了罗斯福新政,解决了经济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⑴30年代的经济危机沉重的打击了美国 ㈡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时间:1933

3目的:直接目的:摆脱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4特点(新在哪里?):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5内容(措施) ①淘汰小银行 ①财政:整顿银行 ②扶持大银行 ③担保银行信用

②工业:产业复兴法

⑴制定公平竞争法 (目的:防止生产过剩) ⑵调整劳资关系,工人可组织工会

⑶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目的:增加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 ③ 农业:缩减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补偿农民损失 6中心措施(最主要反危机措施):工业上—产业复兴法 7最能体现民生观:以工代赈

8最能缓和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兴建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水库) 9相对措施

领域 危机表现 新政主要措施

金融 银行倒闭 政府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誉 工业 企业破产 产业复兴 就和业 工人失业 兴办公共工程

社会救济 政府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农业 农产品价格猛跌 稳定农产品价格以复兴农业 10作用(影响,评价)

积极:⑴是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 ⑵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消极影响

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注资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免新的危机。 12启示

新政是一次创新,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13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启示(借鉴) ① 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 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从实经出发。 ③ 改革创新

搜索更多关于: 历史九下考点复习 的文档
历史九下考点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q1iu7q6ua3h0qq03o5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