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对学生一付慈母心肠,正是我们一中教师光辉形象的映射。
高三学生返校后,为了讲好每一节课,对学生负责,备课组老师们经常在一起进行教学研究,体现了集体意识、团队精神。特别是高三文综备课组的曲现龙、陈光远、童连仁、马春、王彦林及政治课教研组长隋莉老师,针对文综试题知识交叉多、开放性强、灵活度大的实际,经常研究,走班讲课,群策群力,发挥了集体的智慧。马春老师一人承担多种任务,从来也没有说过苦、叫过累。
高三学生复课后,备考工作已到了冲刺阶段,在这最后的两周时间内,为了确保距“非典”于校门之外,为了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呵护,学校建议高三任课的教师搬到学校与学生同吃同住。在此,高三的老师们表现了很强的责任
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克服种种困难,一人不落全部搬进了学校。本来对有特殊情况的老师,学校是允许不搬来的。象李墨、裴光宇老师,夫妻双双在高三,孩子才十来个月,总得留一个人晚上在家照顾孩子吧。但他们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学生的利益,做通老人工作、把孩子留给了老人,别家离子,二人都住进了学校。涂新峰老师、郭伟老师、郝丽芳老师、孙景海老师孩子都是一个人带孩子。张丽霞老师、高雪梅老师孩子才两、三岁,还很难离开妈妈,但她们都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为了照顾学生,苦了自己的孩子。老师们这些高尚的行为、可贵的精神,不正是我校优良传统的发扬广大,不正是新时期主人翁精神、集体主义的最好拴释吗
二、无私奉献的协作精神 5月23日下午,学生复课后模拟考试的最后一科理综考试,一直到17:30才结束。为了不影响第二天讲评,高雪
梅、刘姝昱、孟丽、赵利华、梁宁、王辉、张志刚老师从下午6:00一直奋战到深夜1:30才改完1500余份试卷,并统计好分数,中间肖校长过去看到他们有的人站着阅卷,就请他们坐下,他们说坐下怕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为了赶在上课前把试卷发到学生手中,理综组的潘丽杰、李元湘、杨冰、付颖、张迎红、刘现林、何海虹、刘鹏、王红瑛、郭伟、马平江、曹江涛、马红梅、郭振庆、郭瑞珠、王子明等老师相约6点钟到办公室拆、分试卷。微机室的老师也是连夜加班,保证了答题卡及时阅发。他们当中有高三的老师,也有不是高三的老师,但为了一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充分体现了全校工作一盘棋,人人主动协作,个个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特别是高三实行“小班教学”以来,教师人手不够,需要高一、高二老师辅导自习,需要抽调高一、高二部分教师到高三任课。无论抽调到谁,大
家二话不说,抓紧备课,按要求上岗。特别是陈书兴老师主动跟高三教师一起封闭在校。这种团结起来的力量,这种无私奉献的协作精神,不正是我校的光荣传统,不正是需要他们进一步发挥广大的精神吗
为了保证高三复课后“非典”不进校,为了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我校成立了八个小分队,户书记、银主席、崔校长、肖校长、郑江云主任、李永忠主任分别任队长,队员全部由高一、高二的老师们和行政教辅部门抽调,有的同志身兼数职,但都能做到尽职尽责,样样事情没有落空。有的同志没有安排其它事情,主动找到学校领导请战,积极要求分配任务,承担艰苦工作。为了录制好“空中课堂”,向全市人民展示邯郸市一中教师的风采,高三各备课组集体研究,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讲课老师的每一份教案,无不包含着集体的智慧,协作的结晶。老
师们、同志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就是我校的传统,就是邯郸市一中的精神,就是我校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三、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当我们的视线从抗击“非典”第一线、高三教学第一线转移到图书馆、办公室时,我们几乎天天看到孟进等老师伏案备课的身影。在李春婷主任的协调下,高一理科实验班的孟进、宋光杰老师每五、六时间就为学生准备一套学习资料、阶段性试题。高一、高二的备课组长、班主任在不干扰高三工作、学生无法返校的情况下,精心准备了试题,到校外找地方与部分学生见面,交换学习资料、答疑、叮嘱。贾书珍老师利用这段难得的时间,苦练电脑技术;微机组的老师们在组长郭宏伟的带领下,几乎天天晚上在办公室研究教学。在全省首次进行信息技术课会考,缺少相关资料,甚至连一本权威性的教材都没有的
情况下,主动探索,为学生编写了一套又一套练习题、模拟题;为师生突击制作了2000余张胸卡。教务处的张秀芳老师为适应高三复课后教学的需要,一天一排课表,从未嫌过麻烦、出过差错。具体负责食堂管理的张利民同志、李学书师傅更是兢兢业业,想方设法调剂师生的口味,保证饭菜的质量、卫生。因工作需要,办公室的路公主任、罗巍同志,深夜1:00从家里叫来,一直干到第二天早晨,接着又照常工作。刘庆春、王红英、杨朝政、李洁等老师为了保证“空中课堂”的录课质量,配合教育局电教馆的同志,经常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原在食堂工作的石海军师傅,在学生放假后,担任学生宿舍和家属区大面积消毒任务,十分辛苦,但没有半句怨言。学生复课后,白照昆、张瑞海等老师抽调到消毒队工作,他们穿着不透气的防护衣,一场消毒下来,汗水湿透了衣服,但工作总是那样地认真、到位,
表现出了对工作精益求精的高尚的敬业精神。
在防治“非典”备考高考这一特殊时期,老师们、同志们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是数不胜数的。贾春平、杜仲爱、高娟、刘海、李琳、李卫霞、袁杰、杨丹、张周红、张艺峰、张家禄、李国栋等同志,他们的主任或组长一再叮嘱我要好好地表扬他们。特别是各位年级主任、处室主任,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总结工作时,从没有人凭功摆好,总是想着年级的老师、处室的其它同志。就象童连仁老师在干部会所讲的:“把高三的班主任好好表扬表扬吧,他们太辛苦、太不容易了”。但我想今天的总结还很不全面,要表扬的好人好事也是挂一漏十,还没有说完。我们的同志们也不会因为这一次没有受到表扬而灰心丧气,不再努力工作。我想路遥知马力,板荡识忠臣,任何一个人的才华、任何一个人的奉献在邯郸市一中都不会
被埋没,都不会被否认。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事物的另一面,也就是通过这场防治“非典”备战高考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的队伍暴露出哪些问题,需要做哪些改进,以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部分学生自由散漫,学风不正,思想基础没有打好
高三学生复课以来,学校许多基本规范学生做不到。如穿校服、进出校门戴胸卡、宿舍卫生、按时作息等,总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在制约他们,给他们添烦,把学校、老师的良苦用心歪曲、逆反。有的学生为逃避每天叠被子、搞卫生、按时作息而从学校宿舍搬走,到校外租房,享受自由去了。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没有一点严谨精神的学生,怎么可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现在已经临近高考,这些问题我们没法再与学生计较、深究。但是,他们把问题带走了,不能不给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留下思考。俗话说:“教妇初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