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38: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1.术前医师准备工作:

1.1主管医师应熟悉并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术前必需检查,完成相关医疗文书书写,手术者术前应亲自查看患者。

1.2二级以上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

1.3术前了解患者及家属社会、心理状况;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查房,共同商讨患者病情。进行体格检查;积极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及某些特殊检查,尽可能在术前得出正确诊断。

1.4手术者应为患者制定手术治疗计划并亲自与患者或授权委托人术前谈话,介绍拟进行的手术方案、存在的风险和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替代治疗方案等,取得患方同意,并与患方共同完成《手术知情及手术同意书》签字。

1.5麻醉医师应于手术前一日亲自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术前准备状况,再决定麻醉方式,如发现手术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麻醉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方法、麻醉风险、注意事项等,在保证患者及家属能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完成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1.6估计需要输血的患者应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必要时备血。采取措施纠正患者全身欠佳状况,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对术中拟用药品有需要作过敏试验的,术前均应按要求做好过敏试验。

1.7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于手术前1-2天送达手术室,急症手术需提前电话通知手术室,及时发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择期手术按照急症手术通知手术室,手术室护士长有权拒绝安排。特殊感染患者递交手术通知单时应特别注明,以便手术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术前护理准备工作:

2.1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情况,向患者作入院宣教,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2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皮肤及胃肠道准备、备血及交叉配血、药物过敏试验、手术前和手术当日的准备等。

2.3患者入手术间前,病房护士应为患者换上病员服,不得将污染物带入手

术间。

3.手术部位标示,手术前为患者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4.手术患者交接 4.1术前交接

手术室人员接病人时,病区责任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确认患者身份、用药、物品、病历、手术部位标识等,核对无误后,与手术室人员进行交接,分别在手术交接单上签字。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将患者接入指定手术间。

4.2术后交接

4.2.1手术室提前电话通知病区责任护士做好接手术准备。

4.2.2由手术室人员、麻醉医师和/或手术医师护送患者至病区,与病区责任护士共同核对患者的所有信息并签字。

5.手术中医疗、护理工作要求

5.1当日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器械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麻醉前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发生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执行。

5.2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5.3术中若遇到疑难或意外情况时,术者无法解决,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进行术中会诊,并向医务部报告。手术中若需变更原手术方案或临时决定使用高值耗材等情况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委托授权人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5.4手术期间麻醉医师应坚守工作岗位,加强麻醉期间的观察与处理,不得随意离开手术间,不得一人监管多台手术,对出现的异常生命参数及时分析处理,并通知手术者,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如手术麻醉效果不好,不能达到手术要求时,麻醉医师应向其上级医师报告,由上级麻醉医师及时处理。手术更改麻醉方式必须与手术医师协商。

5.5由手术医师自行实施的局麻手术,术者应掌握所用麻醉药物的药理特性、使用剂量、浓度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注意患者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6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应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缝合前、手术结束缝合后共同清点核对手术所用的无菌包及各种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确认数量无

误后如实记录。对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应即时记录。如部分手术无需安排器械护士,应由巡回护士配合术者清点手术器械和敷料,保证数量准确无误。

5.7巡回护士术前应准备好所有物品,应充分考虑手术需要及意外情况,术中不得离开手术室。特殊情况需要离开者,需有同级别护士接替巡回。

5.8术中如需输血时,由巡回护士负责督促各环节在最短时间内将血送到手术间,输血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备血。术中如需自体血回输时,严格执行《临床输血管理办法》。

5.9术后需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有效期等,条形码应贴在手术清点记录单的背面。

5.10 所有手术切除的组织脏器标本均须及时进行病理检查。原则上,手术切除标本由手术者或第一助手向患者委托授权人展示、讲解,由手术室安排专人送至病理科,做好交接登记,防止标本污损、差错或遗失。

5.11凡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各项医疗技术操作常规,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 6.术后医疗、护理工作

6.1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医师决定是否送患者到麻醉恢复室。患者出麻醉恢复室或出手术室后的流向由恢复室医师决定。

6.2手术医师应在术后及时下达术后医嘱,并向科内值班医护人员交班,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中输液、出血、输血、用药情况、术后应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6.3主管医师根据诊断、施行的手术制定缜密的术后诊疗计划,包括监测方法、止痛、抗菌药物应用等。

6.4术后应加强护理,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根据手术情况按常规监测生命体征、伤口和各种引流情况,并详细记录;协助患者翻身、鼓励患者排痰;指导和协助患者做好相关护理(如肢体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进行术后康复教育。

6.5手术医师应严格按照《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书写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等医疗文书。

6.6手术当晚值班医师要主动巡视手术患者,对于危重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必要时要及时联系手术医师、请示上级医师或请有关科室会诊协助处理。

6.7注意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如出血、发热、低体温、感染、切口裂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加强术后感染预防和处理,术后根据病情、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6.8术后麻醉医师应在术后24小时内至少随访患者一次,并书写访视记录。 6.9术后主管医师应向家属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包括术后禁食、禁水时间等),并做好术后病程记录。

7.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严格按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搜索更多关于: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的文档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qg6w027a7507xn0vyr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