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汽车零部件冷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系(部、院): ******* 学院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2012年 * 月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前完成,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2. 学生应按照统一要求(从教务处网站下载开题报告标准格式电子文档)填写开题报告,其中:字体小4号宋体,行距20磅,日期的填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6年1月17日”或“2006-01-17”;
3. 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学生应查阅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不包括辞典、手册);
4. 完成后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2012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发展现状 1.本课题目的意义 目的: 通过对汽车零部件的冷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计算并校核冲压成型的工艺参数,制订较合理的冲压工艺流程,设计模具,确保模具寿命。针对题目使学生得到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模具设计、CAD/CAM等课程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在冲压模具工艺分析、模具总体结构方案论证与设计,模具零件结构设计与计算、查阅文献和二维、三维设计软件应用能力方面受到一次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冲压制品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资料查阅和灵活使用软件语言的能力。 意义: 冲压模具企业已能制造部分轿车的大型覆盖件模具,以及用于生产的电机定转子叠片、接插件、电子零件的精密复杂连续模。利用模具制造的零件,在机电产品中占60%~70%,在电子产品中占80%以上,在轻工产品中占85%以上。在汽车工业中,一个车型的轿车共需4000多套模具,价值2亿~3亿元人民币。在各种类型的汽车中,平均一个车型需要冲压模具2000套,其中大中型覆盖件模具300套。采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一致性好、节约原料和能源、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冷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对于汽车行业生产和模具设计都有一定的意义。 2.冲压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模具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模具技术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已能制造体现现代模具设计制造水平的大型、复杂、精密的模具,部分模具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在冲模方面,我国的模具企业已能制造部分轿车的大型覆盖件模具,以及用于生产电机定转子叠片、接插件、电子零件的精密复杂连续模。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他各类模具约占11%。其中冲模所占比重最大,所以说,提高冲模的水平及其在国际上所占的比重是极其重要的。 2001-2008年,中国冲压、钣金(厚度在3mm以下的薄钢板/带)行业年产值由2001年的1500亿元猛增到2008年的9000亿元,从业人员达380万人,年耗薄钢板/带材近1亿吨,新购设备费用300多亿元,新购冲压模具费用400多亿元。2011国际模具机械装备产业(广州)高峰论坛上,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论述了模具产业发展趋势,他表示,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模具行业要有组织,专业化。 美国冲压企业的模式是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日本冲压企业模式更适合中国企业现阶段学习。 中美冲压企业最大的不同点是在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上。美国企业模式表现在:一是闭环控制的自动化生产更加安全可靠,便于整条生产线运行的维护;二是安全意识高,压力机上都安装有安全光栅;三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
和生产效率,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MRPⅡ,原材料供应商所供应的材料都带有条形码;四是虽然企业的规模比较大,但是产品系列并不多,产品的生产批量很大。总的来看,日本冲压件生产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产品精度高,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系统化。基本上都有模具开发、设计和加工能力 国际模具资本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模具出口前景很好。由于我国模具特别是中、低档模具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较大的价格优势,有的模具价格甚至只有国际市场的几分之一,再加上我国有较低廉的优质劳动力资源及较好的技术基础和基础配套设施,因此近年来外商在我国模具行业的投资额一年比一年大,到我国采购模具的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去年日本经历地震之后经济需要发展,5到10年内在模具及零件方面都会有一定的需求,这对于我们中国的模具生产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都是很好的机遇,但是也有一点需要注意,日本的标准和要求与我国国内有区别,虽说我们的某些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但对于日本来说,不一定适合,所以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日本的标准以及他们的需求,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改进以生产出能出口日本并为之乐于接受的产品。 冲压在汽车零部件中的现状 车身覆盖件基本上是通过冲压的手段生产的金属薄板类零件,汽车车身的冲压类零件通常根据其装配关系可分为内、外覆盖件及骨架类结构件,其中车身部分约70~100个件,底盘部分约15 ~25个件。冲压成形技术是以大位移、大变形为特征的塑性变形过程,是依靠金属的塑性流动及硬化完成特定的产品形状及功能,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易于批量化生产的特点。冲压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改善和提高冲压的精度和质量以及冲压模具的寿命变得尤为重要。 冲压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冲压件制造企业的总体情况是规模都很小,制造设备落后,产品精度低,质量稳定性差,供货周期长,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很难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和个性化生产。目前仍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和提高: (1)、改进现有工艺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质量和供货要求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 (2)、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精密化、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制造水平,满足大批量和柔性生产的要求。 (3)、不断完善、提高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管理水平,不断降低自己的管理成本,真正做到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不断引进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还要重视
现有职工队伍的再教育和培训,保持其技术和管理水平与时代同步。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了解国内外行业水平,搜集重要行业情报,开阔决策领导层的视野,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和正确性。 (6)、树立全局观念,勇于向上游供应商提出问题,敢于向下游用户的不合理要求说不,建立合理的上下游供求关系。 (7)、引进、培养国际化人才,了解其它国家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语言文化,保证企业与国外企业无阻碍的沟通,提高合作成功率。 许多企业已应用了CAD/CAM/CAE一体化技术、三维设计技术、ERP和IM3等信息管理技术以及高速加工、快速成型、虚拟仿真及网络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不少企业已提出了“生产专业化、产品品牌化、企业现代化、市场国际化”等企业发展战略。 未来冲压、钣金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低碳、环保、节能节材的设计、生产和消费理念,生产必须向精密、高效发展,企业必须向专业化、规模化、全球化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