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市部分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 在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大量防护和消毒用品投入使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 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的消毒原理相同 B. 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为生产防护服的主要原料,二者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真丝织品和棉纺织品可代替无纺布生产防护口罩,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渗透 D. 保持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可减少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滋生
2. 下列关于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来干燥HCl B. 少量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 C. 食盐是氯碱工业的基础原料
D. 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3. 下列除杂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NO中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B. 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C. Cl2中有少量的HC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D. CO2中混有少量的SO2气体:通过饱和NaHSO3溶液洗气
4. 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 降低压强能提高反应速率 C. 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D.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5. 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所示,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
差(Δm左?Δm右)为a克,则a值为( )
A. 14.4 B. 10.4 C. 12.4
第1页,共13页
D. 14.0
现有0.1 mol·L?1的NH4HCO3溶液,pH=7.8。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6. 常温下,
衡时某种微粒的浓度占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32A. NH4HCO3溶液中存在关系:c(H2CO3)+c(CO2?)<1
3
c(NH?HO)
B. 通过分析可知,常温下Kb(NH3·H2O)>Ka1(H2CO3)
?7C. 据图分析可知,常温下水解平衡常数Kh(HCO?3)的数量级为10
+2?D. 当溶液的pH=9时,溶液中存在关系:c(HCO?3)>c(NH4)>c(NH3?H2O)>c(CO3)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0分)
7. 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中先制备次氯酸钠,再用次氯酸钠溶
液和氨反应制备肼并验证肼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l2(g)+2NaOH(aq)?????NaClO(aq)+NaCl(aq)+H2O(g) ΔH<0。当温度超过40°时,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2)为控制D装置中的反应温度,除用冷水浴外,还需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第2页,共13页
(3)当三颈烧瓶中出现黄绿色气体时立即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移去酒精灯、关闭K1。此时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
(4)将D装置水槽中的冷水换为热水,把三颈烧瓶中黄绿色气体赶走后,打开K2,通入NH3使其与NaClO溶液反应制取肼。理论上通入三颈烧瓶的Cl2和NH3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5)请从提供的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试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验证肼的还原性________ (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
①淀粉?KI溶液 ②稀硫酸(酚酞) ③NaHCO3 ④AgCl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0分)
8. X、Y、Z、W、M、N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常温下,六种元素的常见单质
中三种为气体,三种为固体.X与M,W与N分别同主族,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且X能与Y、Z、W分别形成电子数相等的三种分子,Z、W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M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Y的氢化物稳定性______W的氢化物稳定性(填“>”“<”或“=”)
(2)X、Z 形成的含18电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
(3)由X、Z、W、N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已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写出A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X和W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填化学式),此化合物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9. 比鲁卡胺(分子结构为
中一条合成路线如下:
),是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药物分子,其
第3页,共1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