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测试(九) 化学实验
1.向盛有Cl2的六个集气瓶甲、乙、丙、丁、戊、己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丁、戊、己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
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水 ④淀粉-KI溶液 ⑤FeCl2与KSCN混合液 ⑥NaBr溶液
A.④①②⑥⑤③ B.⑥①③④②⑤ C.⑥③②④①⑤ D.②①③④⑥⑤ 答案 D
解析 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甲瓶中注入的是NaOH溶液;Cl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乙瓶中注入的是AgNO3 溶液;Cl2与水反应生成浅黄绿色的氯水,未反应的氯气在上方,丙瓶中注入的是水;Cl2与KI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碘单质可使淀粉溶液变蓝,丁瓶中注入的是淀粉-KI溶液;Cl2与NaBr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单质,溴单质溶于水呈橙黄色,戊瓶中注入的是NaBr溶液;Cl2与FeCl2溶液反应生成的三价铁离子与KSCN反应可使溶液呈红色,己瓶中注入的是FeCl2与KSCN混合液。
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①制备蒸馏水
B.用②蒸干MgCl2饱和溶液制备MgCl2晶体 C.用③配制100 mL 0.1000 mol·L K2Cr2O7溶液 D.用④分离Na2CO3溶液和C2H5OH 答案 A
解析 B项,Mg会水解MgCl2+2H2O
2+
-1
Mg(OH)2+2HCl,HCl易挥发,蒸干后得到的是
Mg(OH)2固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应在容量瓶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D项,乙醇溶于水,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Na2CO3溶液。
3.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A
解析 B项,盐酸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于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项,缺少锥形瓶和指示剂;D项,提纯混有MgCl2杂质的AlCl3溶液,用所提供的仪器、药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缺少过滤所需的仪器及一些药品。
4.下列有关装置或仪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有机物分离实验中,可选择Ⅰ冷凝馏分
B.Ⅱ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导出气体时扣去了液体所占体积,且能平衡气压 C.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时,选Ⅲ作为净化气体装置可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D.Ⅳ装置中盛装蒸馏水可吸收氯化氢、氨气、乙酸蒸气,且能防倒吸 答案 C
解析 Ⅰ是直形冷凝管,可在蒸馏过程中冷凝馏分,A项正确;Ⅱ中形成了恒压体系,可以平衡气压,排出的气体体积已扣除了液体所占体积,B项正确;氯气中混有水蒸气、氯化氢,Ⅲ装置中只有一个洗气瓶,只能除去一种杂质,不能得到纯净的氯气,C项错误;Ⅳ装置能防倒吸,即使是在液体(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中溶解度较大的气体,也可用此装置吸收,D项正确。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中含有葡萄糖时,要先加NaOH溶液中和用作催化剂的稀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否则稀硫酸能与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反应,A项错误;
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色,说明溶液中无Fe,即绿矾未因氧化而变质,B项正确;下层液体呈橙红色,说明有Br2生成,则发生反应:Cl2+2Br===2Cl+Br2,即氧化性:Cl2>Br2,C项正确;先生成的黑色沉淀为CuS,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为ZnS,说明CuS比ZnS更难溶,即
-
-
3+
Ksp(CuS) 6.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实验内容 结论 -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OH,而且一定是碱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0.84 g铁和50.00 mL 1.00 mol·L的稀硝酸反应 -1该气体一定是氯气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 2-D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和Fe 3+2+答案 D 解析 显碱性的盐溶液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如Na2CO3溶液,A错误;O3、NO2都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B错误;C项,若该溶液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加入盐酸也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C错误;由方程式3Fe +8HNO3===3Fe(NO3)2+2NO↑+4H2O和Fe+1nFe33+2 4HNO3===Fe(NO3)3+NO↑+2H2O可知,当<<时,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和Fe 4nHNO38 + ,n(Fe)= 0.84 g1nFe0.0153 =<,D正-1=0.015 mol,n(HNO3)=0.05 mol,由于< 56 g·mol4nHNO30.058 确。 7.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