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学桥11月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共计60分)
1.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下列原始人类中,懂得使用天然漆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曾经在城濮大战中大败楚国,做了中原霸主的是( ) A. 齐桓公 B. 宋襄公 C. 秦穆公 D. 晋文公
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釆取的治国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 B. 建立郡县 C. 削弱侯国 D. 实行分封
4.汉武帝时期发明的新的播种工具是( )
A.犁壁 B.耧车 C.水排 D.提花机 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该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光武中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废除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科举制存在时间是( )
A. 唐朝一清朝 B. 隋朝一清朝 C. 隋朝一中华民国 D. 三国一清朝
7.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
8.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的标志是( )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 天京事变
9.一个外国资本家来到中国开办工厂,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10.《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 A. 赔款4.5亿两白银 B. 拆毁大沽炮台
C.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1.下列属于洋务派在后期开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轮船招商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
.
12.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以下各项中,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是(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13.新文化运动中,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需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的代表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鲁迅
14.1927年4月,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了( )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国民党左派的利益
C.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5.红军长征中发生的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渡赤水河 ②夺取遵义 ③翻越大雪山 ④飞夺泸定桥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①② D. ①③④②
16.1945年9月发行的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大幅特写的蒋介石意气风发,而此时的他正在重庆与毛泽东进行一场难以实现和平的谈判。这场谈判难以实现和平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双方没能制定有效的谈判方案 B. 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C. “双十协定”不符合人民的利益 D. 内战在谈判时已全面爆发
17.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相同点是
①日本蓄谋已久而发动的侵华事件 ②日本制造借口挑起事端
③中国军队未作任何抵抗 ④蒋介石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卖国条约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8.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
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 A. 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B. 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 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D. 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19.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 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 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D. 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20.我国将南京大屠杀惨案开始的日子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是( )
;.
.
A.9月18日 B.12月13日 C.9月3日 D.9月9日
二、综合题(每题15分,共2题,共计3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2001年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
材料二、从“唐蕃会盟碑”到“民族团结宝鼎”,历史就此跨越了一千多年。人们在历史中见证了汉藏人们团结友好的事实,同时也见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不容置疑与更改的事实。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说唐与吐蕃交往的重要史实。(4分)
(2) 举出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重大措施。(7分)
(3) 透过汉藏关系史,并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4
分)
22.读下列材料
12月16日,国民政府颁布讨伐令:“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统帅;业经衤亻虎 (剥夺)本兼各职,……乃犹不自悔悟,……反将所部集中西安,负隅抗命,……本国人民,国深愤慨。政府不得不命令讨伐,着讨逆军司令何应钦迅速指挥国民,扫荡叛逆,以靖凶氛,而维国本。” ——1936年12月17日南京《中央日报》 回答问题
;.
.
(1)“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统帅”是什么历史事件?其目的是什么?(4分)
(2)这一事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4分)
(3)这一事件处理结果怎样?有何意义?(7分)
二、综合题(每题30分,共3题,选作2题,共计60分) 23.秦汉文化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意义?
25.中共敌后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根据地建设?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