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61??bij6j?1i?1iji?166 , j?1,2,?,6
得到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0.6720;1.3937;1.3236;0.8133;0.9101;0.8873。农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和其他运输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小于1,表示影响力低于各部门的平均水平;工业和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表示影响力超过各部门的平均水平,说明它们是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对整个经济有重要的牵引作用。
(2)同理,利用感应度系数计算公式,得第2部门的感应度系数:
6?2?(3)?ft?b1??bij6i?1j?1ijj?166?1.2528
??I?A??qt?(259.5,2.3,0,?12.0,?9.5,?13.0)?,即农业、工业的最终产品分
别增加259.5和2.3亿元,运输邮电业、商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最终产品分别减少12.0、9.5和13亿元,建筑业保持不变,GDP增加227.28亿元。
(4)?p(2)??p1??b41??0.0669??0.005598??????????pb0.49340.041289?2??42??p??0.1??4???p3???b43???0.8877????0.074285? ????1?b44??1.195??0.10580.008854?pb?5??45???????????p??b??0.2391??0.020008??6??46?即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产品价格将分别提高0.56%、4.13%、7.43%、0.89%和2.0%。
4-20 给出某期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和系数资料如下: 中 间 使 用 甲 乙 丙 200 450 甲 (吨) 中间300 400 250 乙 (件) 投200 丙 (箱) 入 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元) 其他部分(元) 500 160 1125 275 2000 600 最终 产品 350 1550 800 总产出 1000 2500 1000 ?00.080.45??1.14070.10860.5405?????A*??0.30.160.25?,(I?A*)?1??0.47531.23570.5228?
?0.2?0.22810.02171.1081?00?????要求:根据上表资料分别计算三个部门的产品价格。(提示:可利用解答:依据价格决定方程(产品价格模型),各部门的产品价格为:
?) p?[(I?A*)?1]?y?1.14070.10860.5405???0.66??1.61????0.47531.23570.5228??0.56???0.82? p?[(I?A*)?1]?y???????0.22810.02171.1081??2.60??3.53???????即:三个部门的产品价格分别为1.61、0.82和3.53元。
4-21 已知基期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
0??0.200.10??A0??0.200.400.29?
?00.110.12???利用RAS法对直接消耗系数进行修订,通过迭代,得各次行乘数和列乘数如下:
?0.9853??0.9053??0.9896???????r1??1.1011?,r2??0.9987?,r3??0.9276?
?1.0092??0.9659??1.0162????????1.0984??1.0025?????s1??0.9876?,s2??0.9911?
?0.9699??0.9987?????根据以上资料,试求总的替代乘数和制造乘数,以及经过修订的核算期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t。 解答:依据RAS-1法,总的替代乘数和制造乘数,以及经过修订的计算期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分别为:
0??0.8827 ??1.1011 ??0.19440.0864?????0s???0.22460.39940.2865? r??1.0201 ?,s??0.9788 ?,At?rA???0.9906 ??0.9686 ??00.10670.1151???????4-22 根据本章正文中有关RAS-1法举例的数据资料,以及下面给出的基期中间流量矩阵,试改用RAS-2法修订投入产出表的各项基本数据,并与RAS-1法给出的结果比较,说明两者有何异同。
?501000???X0??305020?
?205030???解答:如对本题资料运用RAS-2法,得到:
?1.119??0.811?????r??1.488?,s??1.025??1.140??1.201?????0??44.8113.6?0s???36.577.137.1?Xt?rX
???18.759.342.9???0??0.22400.2840?0q?t?1s???0.18250.19280.1237?At?rX???0.09350.14830.1430???比较表明,两种RAS法计算的替代乘数和制造乘数不同,其他结果相同:
RAS-1RAS-24-23
?0.884??1.025??1.119??0.811????????? r??1.177?,s??0.974?r??1.488?,s??1.025??0.902??1.054??1.140??1.201?????????(t)假定在上题中,已知核算期的x21?40,其他情况不变。试用RAS-1法修订原投入产出表
(t)的各项基本数据,并与本章正文中采用普通RAS-1法得到的结果相比较,看看有无明显改进。 解答:在开始迭代之前,先从基础矩阵和行列控制数中扣除已知的x21行、列乘数;将x21(t)?40,再运用普通RAS法计算
?40植入最后得到的中间流量矩阵,得到:
0??42.7117.3??改进的RAS法:Xt??4073.736.3??17.359.043.7? ??0??44.8113.6??简单的RAS法:Xt??36.577.137.1??18.759.342.9???显然,两者的差异非常突出。一般说,改进的RAS法优于普通RAS法。
4-24 给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如下,其中部分元素未知:
?0.15a0.17??0.2650.2990.316?????A??0.200.100.20?,B??0.3180.2620.352?
?0.050.250.13??b0.3800.269?????试用适当方法分别求出矩阵中的a和b。
解答:依据(I?A)?1?B?I,两边同乘列昂节夫矩阵,整理后得到:
B?A?BA?A?AB,bij?aij??bikakj
k?1nb31?a31?b31a11?b32a21?b33a31?b31?从而有:
a31?b32a21?b33a31?0.1641?a11 b12?b12a22?b13a32?0.1501?b12b12?a12?b11a12?b12a22?b13a32?a12?
第5章 资金流量核算
5-1
什么叫经济交易?它有哪些基本分类?
5-1解答:经济交易是指实际发生在机构单位之间或机构单位内部的各种经济活动。国民经济核算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经济交易进行分类。(1)根据经济交易的发生是否伴随货币流量可以分为货币交易和非货币交易。(2)根据经济交易的对象性质不同分为货物与服务交易、分配和资本转移交易、金融交易和其他积累交易四类;或者,经常交易与积累交易、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以及资本交易与金融交易。
5-2
资金流量核算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模式?
5-2解答:资金流量核算(又称资金循环核算)是以整个社会的资金运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围绕收入分配、消费支出、非金融投资和资金融通等经济
交易,考察社会资金的流向、流量、余缺及其调剂平衡等问题。
资金流量核算模式有三种:即金融交易核算模式、全部积累交易核算模式和积累交易与经常交易综合核算模式。
5-3
什么是收入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5-3解答:收入初次分配是指生产过程创造的增加值在参与生产过程各要素之间进行的分配和因生产而向政府做出的支付。初次分配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财产收入。
(1)劳动者报酬,在SNA中称为雇员报酬,是指劳动者运用其劳动力参与生产过程、直接提供生产服务而获得的收入,包括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的报酬。
(2)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是政府向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可以看作是一种负生产税。
(3)固定资本消耗是指有关企业或部门对投入生产过程而被损耗掉的那一部分固定资产提取的补偿基金(折旧基金)。
(4)营业盈余不是一个独立的分配项目,而是收入初次分配第一阶段的剩余项或平衡项。
(5)财产收入是指机构单位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金融资产、土地和地下资源等有形非生产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应获得的收入。在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财产收入简单地分为利息、红利和土地租金三类。
5-4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转移是指什么?它有哪些分类?
5-4解答: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转移是指一个机构单位(或部门)向另一个机构单位提供货物、服务或资产,而同时又不从后者那里收取任何货物、服务或资产作为相应回报的交易。
转移有两种基本分类:一是根据转移的目的和性质不同,转移可以分为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二是根据转移的内容不同,转移可以分为现金转移和实物转移。
5-5
什么是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如何区别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
5-5解答:经常转移亦称为现期转移,是指经常地和有规律地发生并会影响转移双方现期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无偿转移。
资本转移是指以资产所有权被转让造成转移双方资产增减为前提而不涉及现期收入的转移支付。 区别资本转移和经常转移的主要标准有两个:一是转移额的使用目的,是积累还是消费;二是转移的频率是否具有经常性和规律性。如果转移的目的是增加接受方的投资和积累,不增加其现期收入,而且不是经常发生,那么这种转移就是资本转移,否则就是经常转移。
5-6
简述再分配收入的基本形式。
5-6解答:再分配收入的基本形式有收入税、社会缴款与社会福利,以及其他经常转移。 (1)收入税也称直接税,是指对各种初次分配收入(如工资、奖金、利润、分红等)、有关财产项目以及其他对象来征收的税赋。它由纳税人实际负担,通常不能转嫁。收入税通常分为所得睡、财产税和其他所得税三种。
(2)社会缴款是住户部门为保证在未来某个时期能获得社会福利,而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险计划或各单位建立的基金所缴纳的款项。在新SNA中,社会缴款主要分为雇主的实际社会缴款、雇员社会缴款、和自我雇佣者的社会缴款。
社会福利是居民从政府及其他部门获得的经常转移,形成住户部门的转移性收入,政府和其他部门的转移性支出。具体形式有社会保险(保障)福利和社会救济福利。
(3)其他经常转移是指除了上述转移之外的各种经常性转移。如提供的援助、捐赠、缴纳的会费等。
5-7
什么是收入支配?收入支配核算应注意什么问题?
5-7解答:收入支配就是指有关部门获得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满足最终消费需要和储蓄的一种活动。 收入支配核算应注意以下六个问题:(1)居民消费应该包括一般耐用消费品的内容;(2)居民消费应该包括自有住房的虚拟服务价值;(3)居民消费应该包括自产自用产品和实物劳动报酬;(4)居民消费还应该包括他们支付的金融中介服务和保险服务等费用;(5)政府部门和私人非营利机构的服务产出在使用上都属于消费;(6)由政府部门或私人非营利服务部门付款购买、然后直接提供给住户的货物和服务,都应作为政府部门或私人非营利服务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