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优秀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8:43: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优秀教案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正面、侧面和背面)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辨认从不同位置(正面、左侧面、上面)观察一个简单的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在已有的观察物体经验的基础上用推理解决问题。学生无论选择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并且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1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玩具熊猫。

1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教师讲一讲“盲人摸象”的故事。

提问:故事中的三个盲人为什么对大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呢?

师说明:因为他们摸的地方不同,所以得到了三个不同的结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探究新知】

1.从一个位置观察。

师:(出示玩具熊猫)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熊猫的生活习性吗?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的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的熊猫图片。)

师:你看到的和屏幕上的哪张图片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师:请学生交换座位再观察,说说自己在新座位上看到的熊猫的形状。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前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师: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因为我们的位置都改变了。

师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师:这是老师绕着熊猫转一圈拍摄到的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熊猫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2

3.情感交流。

师:看过之后,你想对熊猫说些什么?

师:你们知不知道现在由于自然的原因,熊猫数量很少了,而且还有另一些动物也快要灭绝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思想教育。)

【巩固应用】

摆一摆。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指名回答。)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为了能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师准备了许多实物作为教学教具,以此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标。上课伊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都被老师手中的各式各样的物体吸引,积极回答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也发现有些学生不能理解把自己当成观察者,站在观察者的角度看物体的形状,反复思索着课上发生的一切。遇到这种情况时应鼓励学生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3

第2课时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要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重难点】

重点:了解判断一个立体图形,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难点:理解不同立体图形的一个侧面可能相同。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地辨认从不同位置上看到的物体形状了。

练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每组三名同学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课件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检查例2认知情况,为下面的知识呈现做铺垫。

师:说一说你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同一个立体图形让多名同学观察,并说一说。)

师:那我们可以只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形状来确定它是什么物体吗?如

4

果我们看到了物体的一个面是正方形,你知道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将一个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盒子放在讲桌上,用桌布盖起来,只露出一个是正方形的面。

师:猜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受限于新学的知识,很容易猜成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所有面都是正方形。)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师:只有正方体的面可能是正方体么?还可能是什么?

联系刚刚完成的例2,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思考并回答。(可能是正方体、长方体。)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并上台展示给大家看自己的发现。

总结:判断一个立体图形,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巩固应用】

1.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1~3题。 做一做,说一说。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进行正确地判断。

2.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第5题。

师:谁来猜一猜,他们摆的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让学生猜测并回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在观察物体时,只观察物体的一部分,对物体的认识就不全面。今天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那么我们眼中的世界会更清晰、精彩。

【教学反思】

5

在这节课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火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几何体的模型,并且让物体动起来,这样学生不再是只看到静止的模型,而是从多个方向观察它,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体会到观察一个物体要全面地、多角度地、透彻地观察,这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6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qtds5xrk55gf8x599ez10e609m8f001b7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