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一、编船篮;二、动物书签;三编网袋;四、中国结——鞭炮结;五、中国结——吉祥结;六、中国结——平结;七、小蒸架;八、心锁环;九、衣架;十、旗杆模型;十一、丝网花;十二、桌面垃圾桶。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乡土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2、学生分析:
本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劳动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学生上课不认真,比较随便,影响了上课,这学期对这些学生要加强教育。 二、教学目标
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6、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7、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8、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 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40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期末复习、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四、教学进度(17课时) 编船蓝 动物书签 编网带 中国结---鞭炮结 中国结---吉祥结 中国结---平结 小蒸架 心锁环 衣架 旗杆模型 丝网花 桌面垃圾桶 机动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2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
编船蓝 序号:01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巩固挑压编织技法,学习小船篮的编制方法,编成小船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编船篮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和互助合作精神。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情感价值目标: 启发学生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制作小船篮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引导观赏、讨论:船篮的形状、特点?可以用哪些材料编织?是用什么编织法编织成的? 二、学习编船篮。 1.带着下列问题观看教学录像。 2.小组讨论: ⑴编船篮需要的材料、工具有哪些? ⑵从编织材料、方法上比较:编船篮与编小凉席(或小扇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⑶自学教材图示,编船篮的编制步骤有哪些? 3.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思维拓展。 (1) 如果经、纬线的长度不一样,船篮会是什么样子? (2) 如果经、纬线的根数不一样多,船篮又是什么样? (3) 设法装饰一下编好的船篮,使它更好看、更能派上用场。 四、学习评价。
3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
动物书签 序号:02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学习小辫编织的方法,用小辫编织法编织一只活泼的小鹿。 2、在编小鹿的基础引导思考设计编织其它形态的小动物。 3、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在制作中细心、严谨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编小鹿的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 一、运用电教手段教学五股辫的编织方法。 1、学习编小鹿。 2、编织材料的处理。 3、发挥“小先生”的作用,让先完成的小学生当“小先生”,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取得成功。 二、设计创新,开展课外活动。 学习评价。 三、及时评价,加强学习反馈(约8分钟) 1、请同学自我推荐的作品 2、小组评选:色彩最好看的,做工最细致的,外形最美观的作品送给哪扎 3、(课件:哪扎感谢大家,并表示下次想请小老师来教) 师:那你可还要有新的本领哦! 四、拓展延伸,促使学习迁移 学生:欣赏课本上别的中国结 教后记:
4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
编网带 序号:03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小网袋成品,编织示意图或投影片,广口玻璃瓶、罐或大词典、厚书等便于固定袋口绳的教具。 教学准备: 编织网带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 展示提问,导入课题 1、展示小网袋作品。 2、提问:网袋有什么用处?它啊是如何编织成功的?(引入绳结编织法) 3、编网袋需要哪些材料、工具?(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 二、演示讲解,动手操作 1、学生自学图示,了解编织过程,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 2、借助投影或实物演示一步步讨论,明确编织过程: 3、思考尝试:你可以改变程序,或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编织。如: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评比 1、依据教材中的评比标准,自评、互评,填上“☆”。 2、请得“☆”多的同学展示他们编织的网袋,大家议一议这些网袋好在哪里,并请他们说说编网袋的收获、体会。 四、 拓展活动 1、想一想:网袋大小取决于什么?怎样掌握网袋眼的大小? 2、课余收集一些不同质地的线绳,根据需要编结不同式样的网袋。 教后记: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