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好事多
课题_阅读教师:幼儿园里的故事阅读教师:幼儿园里的故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1、课题缘起今年八月接教育局调令初到暨北幼儿园,那一刻内心无比忐忑和不安。
浣江幼儿园十五年教师生活,用心教书,一心爱孩子,突然之间时间、地点、角色的重新定位,让我徨徨不可终日。
作为一个一直站在最一线的教师,我深深知道幼儿教师的种种苦。 翻翻杂志、报纸,铺天盖地的都是对教师的专业要求、道德要求,老师需要蹲下身来倾听孩子、需要要观察记录分析反思??,而教师们内心在想些什么,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些要求的,他们面对这些要求时都想了些什么,他们对社会有哪些需求等等,所有这一切,却很少有人关心。
在所有的教师群体中,幼儿教师又是特殊的一群。
他们的收入没有小学教师高,他们的社会声望更没有中学、大学老师高,他们通常被称为孩子王,是带着孩子玩的高级保姆。 她们的实际工作量、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所要掌握的教育技能都是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所无法比拟的,可比起她们的付出,社会回报于他们的实在少之又少。
作为社会职业群体中的一类,幼儿教师们更需要关怀。
今天当我成为幼儿园园长的时候,我该如何解读这个角色,我将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老师面前?我将以怎样的方式与她们友好相处?
我又将如何在先进理念的高要求和教师的幸福指数的夹缝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接下来的日子我在奔跑中度过,走访城关、乡镇在任或前任园长,讨教经验,旁听实验幼儿园的园务会议。 俗话说得好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
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如何形成具有暨北风格的人文环境,是横亘在眼前的难题。
2、幼儿教师现状呈现我每天要提一个问题,每星期要写一篇观察周记,每个月要做一个案例;我要从早上7点半跟班到下午4点半;我要制作课件;我要备课写反思;我要写出每一个孩子的发育情况??我天天写,利用中午写,利用晚上写;我要抽时间陪 孩子,照顾家,还要自学。
我只知道忙,忙,还是忙。 可我在忙什么呢?我自己也不知道。
工作,只能一次一次地偷工减料; 孩子哭,丈夫闹,家里乱糟糟;考试成绩不及格,只好再重考。
这则案例摘自朱家雄教授《给幼儿教师松松绑》一文。 幼儿教师的辛苦,没有人会怀疑。
但是,透过辛苦的表象,也不难发现,许多人的辛苦并没有换来教育境界的提高。
幼儿教师的付出是巨大的,每天加班加点,她们的敬业精神很感人,紧跟专家不放松,言必听,计必从,盲目跟风,无所适从,结果
书越教越不会教。
大多数幼儿教师与年逐增的只是年龄和教龄,而不是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她们每天疲于应付,却又碌碌无所得。 应该说,谁都不会喜欢累。
如果让教师没完没了地累,莫名其妙地累,到头来只能让教师感到心烦,感到无奈,感到厌倦。
有个教师在网上这样写道:现在到家就关起房门,为一堆计划、观察、反思而奋笔疾书,在家平均每天说不上几句话,累了一天,实在没时间没力气说话了?? 在这种状态下,许多人视学习、研究为一种负担,而不是业务的一部分,从而自觉地远离了学习。
做为幼儿园的管理层,我们是否可以理性地让教师少累或者不再很累了。
换言之,如果我们能让教师去做他们该做的事,不做或少做不该做的事,教师就完全可以少累或者不再很累。
让孩子快乐学习,就要让老师有好心情,让她们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做教师。
我们要关注、保护并珍惜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初识暨北教师初进幼儿园,虽然老师对我非常礼貌与客气,但透过尊重和客套,我也能感觉到明显的疏远和暗地的打量。
一声声园长让人觉得毛骨悚然,尽管我一再申明;叫我老师,但收效甚微。
把一个头衔贯在人名上,总让人觉得有距离。
在第一次会议上,我很郑重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管我在哪个岗位,老师是我最本真的角色,至始至终我都是一个老师,所以请你叫我名字,如果你实在太尊重我了请叫我‘杨老师’。
开学排班,马上就出现了新问题:老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 浣江大家是抢着做主任,这里却不情不愿大家推诿。
好说歹说,终于说服应老师,好不容易凑齐班主任,开学不到两周,应老师却哭着说身体不好不想当。
私下和多位老师沟通,老师们普遍觉得当班主任压力太重、活太多,现任的班主任都有想卸任的想法。
直到三星期后的家长会,让我决定找老师好好谈谈。
家长会上班主任坐在教室前面发言,长篇大论,副班主任更像是一个局外人在教室后面管理为数不多的孩子。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班主任的累在哪里,对配班我有一种心里生疼的感觉。
第二天,我私下约谈了两位配班老师,一位年纪比较大,她说她年纪大了,恐怕没有当班主任的机会了,其实她也很想当班主任,不过没办法,以前就是这样她这样年纪的人是不能当的。
另一位方老师以前是班主任现在自愿做配班,我开门见山的和她交流:你做过班主任也做了配班,你最有资格发言,你觉得哪个更好些?她毫不犹豫地说:做配班。
为什么?班主任压力大,班里的事都是她的事。 可是我看到你刚才明明在做墙饰。
因为我以前做过班主任,知道做班主任的苦,所以我会主动帮忙做。
做配班,也有配班的难处吧?方老师半天没说话。
从班主任到配班,会不会有一种失落感?大概问到了痛处,她的眼泪刷得流下来了。
班主任不敢将活分配给副班主任感,配班不敢多干,怕越权,归根到底还是缺少交流。
这天我召集所有配班老师谈心,默认的定位、她们所处的尴尬角色,她们一方面想有话语权,另一方面又觉得班级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如何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给每个老师一种归属感,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办好幼儿园。
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一种责任感迫使我将阅读教师,解读内心作为自己这一年工作的方向。
二、研究的设计(一)研究目标经过一年阅读教师,心的解读,以期达到以下目标:1、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形成和谐氛围,为幼儿教师创造一种舒心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宽容、被接纳、被理解的心理氛围。
2、阅读教师的本质就在于支持教师,鼓励教师的创新行为,提升教师的人生境界,促使教师自身的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