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和《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以及有关规范性文件。建立湖北省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专业技术机构,提高全省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健全和完善尾矿库安全和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消除尾矿库重大隐患,有效监控运行状况;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尾矿库安全和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切实使尾矿库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安全生产条件和环境保护水平得到明显改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得到有效遏制。
二、主要原则
1、安全生产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从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科技和安全文化等方面入手,强化尾矿库安全监管工作。
2、尾矿库是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该领域的重大危险源之一,作为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
流危险源,其一旦发生事故,将会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建立、健全湖北省各级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专业技术机构,为企业尾矿库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服务。
3、完善尾矿库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人员责任。成立尾矿库应急救援管理中心和事故应急抢救队伍,完善各级尾矿库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加强尾矿库监督管理技术装备,建立湖北省尾矿库GPS检测系统,配备相关技术检测车辆、仪器仪表。对全省尾矿库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尾矿库运行和尾矿库安全状态。
5、开展尾矿库安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尾矿库安全监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短期集中培训形式,开展市、县(市、区)、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尾矿库安全技术培训,尾矿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尾矿库特种工培训。购买《国内外尾矿库事故案例选编》、《尾矿库基础理论培训教材》、《尾矿库隐患排查和治理技术》、《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手册》、《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管理人员手册》等资料。
6、培育尾矿库安全标准化示范项目,以冶金、有色、
化工等不同行业典型尾矿库为示范对象,建成3个尾矿库安全标准化示范项目,为各地安全监管部门推动尾矿库安全标准化提供参考,接待全省各行业团体、学生及企业参观学习,引导和推动尾矿库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7、尾矿库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开展与提高我省尾矿库安全生产科技研究,鼓励企业采用尾矿充填、干式排尾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尾矿排放和堆存,降低尾矿库风险。
第五章 拟采取的技术及设备
一、监管能力装备建设
省、市、州、县(市、区)各级各级安全监管理部门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和聘请尾矿库技术人员成立专家组。拟定省安全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中心建立尾矿库GPS检测系统平台,购置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检测车辆。拟定湖北省黄石市等17个市州安监局及江夏区、大冶市、阳新县、鄂城区、红安县、团风县、武穴市、黄梅县、大悟县、随县、曾都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夷陵区、猇亭区、宜都市、长阳县、兴山县、钟祥市、保康县、建始县、嘉鱼县、崇阳县、通城县等26个尾矿库重点县(市、区)的安全监管局配置尾矿库安全监管车辆和相应的技术监测设备设施。
二、尾矿库安全教育培训能力建设
建立尾矿库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组织机构,配备教育器材、设备设施。聘请尾矿库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教授,针对尾矿库基本知识等开展尾矿库安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尾矿库安全监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3-7天短期集中培训形式,开展市、县(市、区)、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尾矿库安全技术培训,尾矿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尾矿库特殊工种培训,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模拟演练等,计划共培训人员1200人;购买《国内外尾矿库事故案例选编》、《尾矿库基础理论培训教材》、《尾矿库隐患排查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