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育课堂教学艺术的特点与运用
作者:闫信
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9期
体育教学艺术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技巧和风格,是遵循教学原则、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创造性运用,是教师获得最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教学时间,系统地采用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既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又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具有导演的组织素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乐学的体育课堂,从而使学生进入奥妙无穷的体育世界,获取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 一、把握教学初始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大方的举止、慈祥的表情、信任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安定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迅速制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令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训练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生动、形象、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由此维持学生的注意,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语应是由教师精心设计,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语言,应力求生动形象、简洁明了、活泼有趣。导语应注重联系已知、温故导新、激情起趣、因势利导、设疑布阵、造成悬念、补充材料、搭桥铺路等。 二、教学训练过程
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仅靠起始环节的组织教学是不够的。集中起来的注意,要得到稳定,还要靠整整一堂课组织教学训练。 1.环环紧扣,循序渐进
课堂教学训练起承转合的每一细节,教师都应缜密思考,精心设计。这样,才能把一堂课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教师组织教学课训练,要注意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来组织,使“教”的活动能适应“学”的活动,以求同步发展。学生掌握知识技术的认识过程一般表现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这四个序列性阶段。教师在组织各个阶段教学训练过程中,注意环环相扣,严格要求,并结合教学训练,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快慢适宜,疏密相间
因为教学训练内容有难有易,有重点和非重点。所以,教师组织教学训练时,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忌平均使用力量。这就要求教师将内容安排得错落有致、快慢适宜,突出重点、难点,一般内容则交代清楚并做适当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层次清楚、分明。另外,为了有效地调节学生的疲劳,教学信息的密度合理。因为构成教学训练节奏的疏和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将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只有疏密相间适当,才能使学生的心理感受有张有弛,形成有规律的节奏。密而不疏,显示长时间训练,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情绪过于松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只有疏密相间地安排想象力内容、安排教学训练内容,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动静结合,练逸有序
教师教学训练方式的间隔变换,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疲劳,保持注意力。教师组织教学时,要巧于安排教学训练的方式方法,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果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等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按照科学顺序有机地组织搭配起来,就能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 4.艺术讲解,正确示范
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要重视语言的应用。体育教师应擅于把握时机,用生动、形象、准确、简洁的语言,说明动作要领、方法和要求,吸引、启发学生,使其领会要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工作。首先,体育教师应善于应用准确、精练的语言,针对某一动作的重点和难点加以讲解,言明细节,讲清要求,使学生明确要求、解除疑惑。惟有如此,方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其次,应把握讲解时机,以求事半功倍。学生做练习,特别是静止用力时,教师不宜多讲,但可用单字口令形式予以及时提示。最后,应注意反馈性,即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学生,注意学生反应,及时控制讲解内容;否则,讲解便达不到预期目的。 技术动作的示范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方法。它是具体的动作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娴熟、准确、优美的示范,能在学生中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且能给学生一种艺术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的一切条件,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美的形象,全面完成教学任务。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技术动作、合理严密的教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而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黄金工业学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