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码:B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C)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A、6月9日 B、6月19日 C、6月29日
2.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A)。 A、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B、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 C、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A)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 B、许可 C、安全
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C)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班组级 B、车间级 C、专门
5.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工伤保险费应由(B)缴纳。
A、从业人员 B、生产经营单位 C、地方财政拨款
6.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C)责任,有关负责人应负管理责任。 A、领导 B、管理 C、直接 7.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B)。
A、特殊社会保障 B、特殊劳动保护 C、特殊劳动保险 8.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B )。
A.纯棉工作服 B.化纤工作服 C.防静电工作服 9.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 B )。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平挂平用
10.下列哪个字母代表劳动防护用品具有防静电的性能?( B ) A.fh B.jd C.ny
11.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 B )是错误的。 A.护发帽 B.手套 C.防异物伤害护目镜
12.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 C )处理。
A.病假 B.事假 C.正常出勤
13.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不能到( C )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 B.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
C.用人单位所在地和劳动者本人居住地以外职业病诊断医疗机构
14.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可以停工留薪,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 C )个月。 A.6 B.10 C.12
15.人长时间在( A )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就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120 B.100 C.80
16.《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 B )。 A.意外伤害 B.工伤 C.突发事件
17.《工伤保险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 )、各种用工( B )的劳动者。 A.方式 合同 B.形式 期限 C.协议 年限 18.皮肤上溅有腐蚀性液体时应( B )。 A.用干布抹去 B.用大量清水冲洗 C.用绷带包扎患处,请医生治疗
19.有异物刺入头部或胸部时,以下哪项急救方法不正确?( C ) A.快速送往医院救治
B.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C.马上拔出,进行止血 20.“一班三检”是指( A )。 A.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
B.在早、中、晚进行巡回检查 C.每天进行三次安全检查。 2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C )。 A、分管安全生产地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D、出资人
2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 A、当班主要负责人 B、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公安部门 23、《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D、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24、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指:矿级、工区(车间)级及(B ) A、总公司级 B、班组级 C、领导级
25、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A )。 A、工艺、设备 B、替代产品 C、本质安全的原材料
26、生产经营单位对新录用和老员工,要制定详实的教育和培训计划,经费由(A )安排。
A、生产经营单位 B、县安全生产管理局 C、从业人员 D、政府财政部门
27、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苗头,应立即向( A)报告并撤出不安全的现场。
A、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B、公安部门 C、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保卫人员
28、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权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 C)和强令冒险作业。
A、违章作业 B、工作安排 C、违章指挥 D、合理的工作安排
29、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A )人员,给予奖励。
A、有关 B、有功 C、主要 D、当事人
30、制定《矿山安全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促进矿山安全生产,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的( D),促进采矿业的发展。
A、就业机会 B、财产安全 C、身体健康 D、人身安全
31、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C )。 A、生产 B、使用 C、生产和使用
32、职业性安全健康监护体检,一线工人周期为( C )一次。 A、3年 B、2年 C、1年
33、职工被确定诊断职业病之日起,用人单位应在(A)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30 B、60 C、90 D、120 34、职工被确诊职业病的,应当(B)
A、 找企业负责人解决 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C、自己去医院治疗 D、向法院起诉
35、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 B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 B、警示标识 C、安全标语 D、宣传口号 36、矽肺是由于吸入(C)粉尘引起的。
A、煤尘 B、石棉 C、游离二氧化硅 D、苯 37、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
A、主要负责人 B、劳动者 C、医疗机构 D、国家 38、(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 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职业病病人 D、工伤职工 39、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C)。 A 、用灭火器 B 、报警 C 、切断电源 40、“三违”行为是指(B)。
A、违反作业规程、违反上级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B、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C、违反技术标准、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 不得分)
1.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ABCD )。 A、登记建档 B、定期检测评估 C、监控 D、制定应急预案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哪些列职责(ABCD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C、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包括(ABD )。 A、各级领导的安全职责 B、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