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以让我们知道大概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而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最精确——原子钟】
12、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13、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 ★★14、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5、要想把摆钟调快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上升;要想把摆钟调慢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下降。★17、最先发现了摆的秘密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伽利略。
★2、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
答: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滴漏流出水的快慢有关。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与孔的大小和水的多少有关。孔大,水滴漏出得快;孔小,水滴漏出得慢;水多,水滴漏出得快;水少,水滴漏出得慢。 3、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P57)
答: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4、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P62)
答:不一样。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地球的运动
1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2、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
9 / 10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
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13、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14、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
15、在地球的同一地点,夏至时的太阳高度比冬至时大。 16、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18、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 4、哪些证据能说明地球在自转?(P78)
答:①“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②太阳、月亮和星星每天都东升西落的现象;③地球上南北方向水平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西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7、对于北极星“不动”,我们如何解释?(P82)答:这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假想的地轴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所以看上去北极星好像“不动”。
8、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P87)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性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造成了气温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11、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因为地球在自转而且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0 /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