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案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化教学的研究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23:19: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GJKGH

登记号

甘井子区教育科学规划

专项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

(2017版)

专 项 类 别 名优带教工作室专项课题 课 题 名 称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化教学的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所 在 单 位

填 表 日 期 2017年5月12日

甘井子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7年5月

二、课题设计论证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生活资源和课程资源离学生越近,越容易产生亲近感和接受感,运用生活资源和课程资源恰当的进行教育,更容易内化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在生活中所参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性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思想素质的关键。“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离开了学生真实的体验,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律令无异于纸上谈兵。学生能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真正体现了“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 所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的典型事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化教学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运用“活动化教学”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构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同步感悟性和德育实效性。 本课题有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新问题。本研究力求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理论,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比任何学科更关注人的生成过程,从而最终在教学领域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注重人的生成的动态过程。它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发展提供新鲜的资源。 目前,“活动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对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化教学还存在许多困惑和困难,如:教师需要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应当怎样有效组织活动?如何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开展活动?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要求和实际的教学实践看,都需要我们对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性问题进行研究。 2.我们在多年来的课堂实际教学中发现,在开展活动化教学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活动形式上看似热热闹闹,但实际并没有什么有用的教育价值;有些活动的组织是无序和凌乱的,实际教学效益比较低;有的活动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从课堂的时效性和学生的实际获益上来说,都需要我们对活动的必要性、层次性及可行性进行研究。 鉴于此种种情况,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托,研究新一轮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化教学非常有必要。 课题界定 相关研究述评 研究目标 ⒈ 科研目标: 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研究教材本身蕴含的活动教学因素,探究生活中可以充分利用的各种资源,探索活动化教学的基本模式。 ⒉ 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⒊ 工作目标: 提高教师对新一轮课改理念的认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增强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⒈ 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 ⒉ 研究教材本身蕴含的活动化教学因素和生活中的活动化资源 ⒊ 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化教学的课堂基本模式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学习过程中存的问题,同时了解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期待,掌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以及学生的基本需求。 责任人 预期阶段成果 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7年5月中旬---7月初 ⒈ 学习相关理论与经验,撰写《理论综述》; ⒉ 搜集资料,分析教学现状,查找教学的问题与差距,制定《研究方案》; ⒊ 开展现状调查,撰写《研前调查报告》; 4.提出课题申请,参加课题论证活动。 制定问卷调查表写出调查报告 实施阶段2017年8月初---2018年5月 1.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 的专题研究 2.开展“教材本身蕴含的活动教学因素”及“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的专题研究 3.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活动研究法:教师通过对教材和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进行精心设计,进行反思研究,通过研究学生的课堂表现,从而得出理性的思考和认识,并以此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经验总结法。在本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重视经验的积累,总结研究的得失,以了解本课题研究的成效,提炼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模式以及评价体系。围绕本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有意识、有目的地搜集各种个案材料,加以归纳,不断进行分析与总结,最终完成优秀教学设计的修订和整理。 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随笔 整理出教学模式 总结阶段2018年5月---2019年5月 ⒈整理研究资料,编撰《终端成果文集》; ⒉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终端研究报告》; ⒊提出课题申请,参加课题验收工作。 撰写研究总报告

三、研究阶段及预期研究成果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3项,其中必含课题研究总报告 ) 序号 1 2 3 完成时间 2017年7月 2018年5月 2019年5月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问卷调查表 教学论文 研究总报告 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 负 责 人 案例,随笔 报告

[案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化教学的研究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r59589ec51lh1d7s0l19lpyv23wwc008m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