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2、《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3、“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 )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曹雪芹 D、罗贯中
4、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 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春)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秋) 5、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 )
A、浪淘沙 B、水调歌头 C、天净沙 D、西江月 6、《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
A、海明威 B、马克·吐温 C、杰克·伦敦 D、狄更斯 7、“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 )
A、曹操 B、刘备 C、谢安 D、孔子 8、“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寒食节 10、“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11、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
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 E、舞蹈
12、\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 )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D、宝钗 13、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14、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与哪个人物有关( )
A、刘邦 B、张良 C、韩信 D、樊哙 15、下列诗人被称为诗佛的一个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D、津津有味
D、散文
16、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
A、风烟望五津 B、后遂无问津者 C、天津 A、诗歌
B、音乐
C、小说
17、“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 18、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9、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20、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
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 21、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岁 22、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
C、桃园三结义 D、三打祝家庄
D、五种 D、乐不思蜀
2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 )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24、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一个成语是( )
A、朝三暮四
B、耳濡目染
25、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新华字典》 D、《尔雅》 26、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指( )
A、信的内容
B、写信人的谦称 C、代指后面的敬礼D、礼貌用语
27、“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 )
C、望梅止渴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汾河
28、世界著名通讯社与所在国家搭配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新华社—中国 B、合众社—英国 C、美联社—美国 D、法新社—法国 29、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A、李白 B、屈原 C、 曹操 D、杜甫
30、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奥瑟罗》、《麦克白》,
还有一部是( )
A、《哈姆莱特》 B、《威尼斯商人》 C、《罗密欧与朱丽叶》 31、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32、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33、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34、《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 ) A、皇帝 B、诸侯王 C、贵族 D、重臣
35、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
A、木兰诗 B、木兰辞 C、琵琶行 36、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37、“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 “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
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38、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 ) A、青衣 B、花旦 C、彩旦
39、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40、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哪一种动物?( )
A、马 B、乌鸦 C、野鸭 D、老鹰
二、趣味成语(25分)
41、数字猜成语(6分)
12345609( ) 1256789( ) 333 555( )
1+2+3 ( ) 5 10 ( ) 9寸+1寸=1尺( ) 42、成语填空(11分)
( )服( )服 ( )讹( )讹 ( )牙( )牙 ( )老( )老
( )计( )计 神( )( )神 微( )( )微 ( )欺欺( ) 精( )( )精 痛( )( )痛 日( )( )日 43、成语接龙(8分)
(笑口常开—— —— —— —— ) (望穿秋水—— —— —— —— ) 三、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7分) 44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 45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46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47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48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49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50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四、文学常识填空 (28分)
5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 、 .
5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54、四书五经”中,“四书”指的是、 、 、 、 ;“五经”指的是 、 、 、 、
55、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在谈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他引用了杜甫《望岳》中
的名句“ , ”来喻示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56、《核舟记》中“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7、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诗句是
, 。
58、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59、杜甫的《春望》中描写诗人因忧国忧家而变得苍老的诗句是:
, 。 60、初唐四杰指的是 、 、 、 。
52“唐宋八大家” 、 、 、 、 、
答案: 1 2 C B 3 B 4 A 5 C 6 A 7 C 8 B 9 D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A B C D C 17 18 19 20 B C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C D C C B A A B B A C B 33 34 35 36 C B A B 37 38 39 40 D B A C 41、 12345609( 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1+2+3( 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 5 10(一五一十 ) 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42 (心)服(口)服 (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将)计(就)计 神(乎)(其)神 微(乎)(其)微 自欺欺人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日(复)(一)日 43、略
44、主心骨 45、智多星 46、东道主 47、阶下囚 48、铁公鸡 49、门外汉 50、糊涂虫 51、《诗经》
52、苏轼、苏洵、苏辙、柳宗元、王安石、韩愈、曾巩、欧阳修 53、《史记》
54、《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5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6、盖大苏泛游赤壁云
5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0、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相关推荐: